很多人应该都在一些古诗当中看到过这样一个词“吴钩”,这个词的一般解释指的是一种兵器,而且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很多人都认同吴钩就是一种兵器。只是,这种吴钩到底长的是什么样子,一种钩是如何成为兵器的,当时的人会用钩上阵杀敌吗?吴钩又有什么样的含义,为什么后来会变成一种兵器的代称呢?
1.吴钩是什么
吴钩是春秋时期流行的一种弯刀,它以青铜铸成,是冷兵器里的典范,充满传奇色彩,后又被历代文人写入诗篇,成为驰骋疆场,励志报国的精神象征。
相传的“吴钩”,是刀身呈曲翘状(按其形状可总称为曲刀或弯刀),具有适合劈砍的构造。曲刀由刀首、刀身、护手(格)和刀柄所构成。单侧有刃,呈曲线状,没有锋刃的一侧,称之为刀背。柳叶刀即是曲刀的标准刀型。全长约1m,刀柄20cm左右。因刀刃形状似柳叶,故此得名柳叶刀。
刀的制作材料,刀刃部分使用经过硬化处理的优质铜,刀背部分用韧性好的金属制成。
刀的长度和重量,虽然根据使用者而定,但是也有一个大致的标准。长度是在持刀的手自然下垂,手握手柄,刀尖朝上状态下,以刀尖不过耳、刀重0.7kg以上为标准。
刀的一般使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一只手只使用一把刀的单刀式,另一中是把两把刀作为一组(副)的双刀式。单刀时,有时用另一只手使用盾、钩、拐等防御力较强的兵器。
刀的变化种类(即形态)有很多,这里很难一一介绍。但是变化较大的刀刃为锯齿状的锯齿刀和刀背栓铁环的环刀等。
2.吴钩真的是兵器吗
在出土的吴国、越国青铜器中,包括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农具、生活用具等,而又以兵器最多,反映吴越两国尚武的传统。在大量的兵器里,又有戈、矛、戟、剑和箭簇等,而没有一件是“钩”形状的兵器!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吴越春秋》中吴钩很常见,那为什么出土文物里没有一件钩状器具呢?于是有人主张,兵马俑一号坑出土的两件青铜器就是吴钩,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官网就持此观点。这种青铜器比较少见,形状像弯刀,由身柄两部分组成,长度65.2cm,宽2.2—3.5cm,柄长11.1cm,重1.045kg。但是,这两件所谓的“吴钩”既没有锋、也没有中脊这种剑的特征,无法达到钩杀人的效果。与其说是一件兵器,不如说只是一种工具。
总体来看,秦陵这两件青铜器称为“吴钩”还是大胆了点,那么,吴钩存在的证据确实就非常薄弱了。《吴越春秋》作为东汉越地野史小说,本身就有不少神话传说的内容,那么,这个故事是否就完全虚构呢?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但其实我们只要转变思路,就会很轻易探索出另一个更靠谱的答案,那就是:所谓的“吴钩”确实存在,但根本不是兵器,而是带钩!
带钩是什么?大家知道,管仲射中齐桓公带钩,齐桓公装死瞒过了管仲。这个带钩,相当于是今天的衣带扣、皮带扣,是把衣带系在腰间的生活用具,先秦文献中非常常见。比如《荀子·礼论》说:“缙绅而无钩带。”“钩带”明显就是衣带和衣钩。《庄子·胠篋》说:“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这句话也很有名,但大家是否有想过,为什么窃取“钩”会成为案例,难道偷窃兵器成了普遍现象?如果说盗窃的是一种日常用具,那就明显更有说服力。
实际上在《吴越春秋》里,也根本没有提到“金钩”是兵器,反而很像是某种生活用品,如双钩“俱飞着父之胸”,阖闾“举众钩以示之”“遂服而不离身”都不像是一种体积较大的物品。只不过,《阖闾内传》紧接双剑之后叙述双钩,也都带有一种神奇色彩,所以给读者的印象大概一类物品,而后世恰恰又有一种叫“钩”的兵器,所以误会就此产生!这种观点绝不只是在开脑洞,而是的确被考古证明了的。
吴王阖闾名光,大约阖闾是尊号,光是私名,而在青铜铭文里一般以“吴王光”称之。关于“吴王光”的带钩有很多,曹锦炎先生在《吴王光铜带钩小考》一文中公布了近年新建三件绍兴西施山出土的铜带钩,这三件铜带钩一件在绍兴越文化博物馆、一件在绍兴古越阁、一件在某收藏家手中,而三件铜带钩铭文完全一致,内容是:“工吾(吴)王光初得,其铸乍(作)用句(钩)。”很明显,这三件带钩,都是吴王阖闾的器物。
今天出土带钩的西施山,据说就是《越绝书》《吴越春秋》的土城,得名于勾践曾在此训练美女西施、郑旦。但考古发现西施山应该是一处越国青铜冶铸作坊遗址,1959年就出土过不少青铜农具、兵器,之后又出土不少青铜带钩,但大多都流入民间,仅绍兴博物馆一次征集就多达45件,这些带钩一般长2—8cm左右。绍兴是春秋越国都城,吴越两国是死敌,吴王阖闾、夫差父子先后丧命于越王勾践之手,期间勾践一度臣服于夫差过。
那么,这三件吴王阖闾的带钩,为什么会流入越国的手工作坊?从越国青铜器多有学习吴国看,这三件带钩应该不是越人为吴王生产的贡
品,而是越人制作带钩时参考的吴人样品。作为吴王阖闾的器具,夫差不太可能送给越人做样品,那么最有可能的还是勾践灭吴之后的战利品。其形制、铭文完全相同,可以印证“王钩甚多,形体相类”的说法。
3.历史与发展
所谓“吴钩”,意思是指刀刃为曲线形的刀。这种刀刃呈曲线状的曲刀,是春秋时代由吴王下令制造的。因其锋利无比,所以留下这个美称。据说,曲刀在青铜时代就已经出现了。由此可见,曲刀的历史悠久,很早以前就在中国的南方广为使用。这是南方的特殊环境所决定的。众所周知,中国南方山岳连绵,植物繁茂,还有很多适于舰船水战的江河湖泊,在这种地理环境下,曲刀还可以作为采伐和船上作业的工具。
在中国,曲刀的鼎盛时期是在唐代以后。当时一些唐朝的文人赋予曲刀一个雅称,称之为吴钩。这种吴钩是模仿宝物的吴钩制作而成,也是一种对名刀的文学表现。隋统一了南北朝,以及后来的唐朝,这种曲刀一直久盛不衰,为文人骚客广为歌咏,广为流传。
在唐代复兴起来的曲刀,到了宋朝就更加流行了。在宋代《武经总要》中,已经看不到直刀的图样,但是仍完整地保留着手刀这一曲刀的流派图形。虽然当时的军队也装备有直刀,但是,从《武经总要》的记述来看,曲刀的装备率仍占明显优势。由于宋朝的法律没有把这种曲刀列为民间禁用的兵器,所以,不仅军队,就是在民间也极为普遍。
从明末到清朝,虽然是日本刀的全盛时期,但是,传统的中国曲刀仍然被广泛使用着,特别是在民间和武术界,就更为盛行。即使在今天的武术界,说起刀,就是指这种中国传统的曲刀,或由曲刀所演变的各种刀。
在铭文里,并没有“带钩”“金钩”的称呼,只是一个简单的“句(钩)”字。可见,“钩”在当时就是带钩的普遍称呼,而作为兵器的“钩”此时根本还未出现。直到西汉时期出现了这种兵器“钩”,才与周代以来被称为“钩”的带钩产生混淆,于是“吴钩”也被大众误解成了一种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