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什么是小冰期?

      明朝灭亡的原因虽然是与满人的进攻、内部政治的混乱,农民起义频发等原因密不可分,但是还有一点原因同样不可被忽视,那就是此时的明朝已经进入了小冰河时期。

      有人或许会问进入小冰期时代为何就加速了明朝的灭亡呢?

      一、这里我们要先了解什么是小冰期?

      冰河时代大家都应该清楚,全球气温降低,大部分地区都被冰雪所覆盖,而每一次的冰河时代,都会造成一些物种的消失与灭绝。而这个小冰期其实就是冰河时代的缩小版,但是尽管只是缩小版,也并不代表它所产生的影响并不恶劣。

      相比起冰河时代的冰川活动,小冰期时代的特点就重点体现在它的冬天气温异常的寒冷,而夏天虽说没冬天那么冷,但气温也是大幅度降低。

      而在小冰期时期,长时间严寒的气候会直接造成全国各地在上百年的时间内农作物的收成骤降,导致灾荒不断。

      在农耕社会,不间断的灾荒势必会引发社会动荡,当社会动荡时刻,大明王朝离崩塌也就不远了。

      小冰期时间横跨明清两代,从1550年到1851年达三百年之久,所以又被称为“明清小冰期”。

      而之所以小冰期在明代造成了巨大危害,但在清代却没有产生较大危害是因为清初吏治稳定,统治者勤政,赈灾远比明朝来的更为到位,这也就使得清代在灾荒年代,依旧能够较好的稳定住社会秩序。

      二、那说了这么多,“明清小冰期”这段时间到底有多冷呢?

      我们先来对比下如今与那时候的情况就能够相当直观的得知。

      我想大家都知道我国南方的气候温和,就算是冬天温度也在二十度左右,但是在三百年前的明朝时期,连福建,广州等地都下起了一尺厚的大雪。

      在清朝时期,就有诗人曾写下了钱塘江冬天被冻结的场景。

      即:“大地气不温,重衾疑浸水。曾闻钱塘潮,冻结平如砥。”

      从诗句中,我们可以得知当时的钱塘江气候寒冷,穿上厚厚的皮衣,好像是在水里面泡了泡一样,钱塘江的湖面结冰,坚硬的就像地面一样。

      而除了钱塘江,长江也出现了结冰的现象,并且时间有一个月长。在浙江等地,河流冻结之后人们还能在上面行走。

      南方就这样了,更何况是北方地区呢?当时北方的温度甚至已经达到了零下四十度左右。

      零下四十度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差不多就是一杯热水倒到屋外,瞬间成冰,一个人如果长时间在屋外,保暖不佳,可能会在几个小时之内冻成冰块。

      总之,“明清小冰期”时代,在冬天是做到了真正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许多南方从来没有结过冰的河流也在寒冷的冬天纷纷结冰,导致那些需要依靠河流运输的船只能人工凿冰,一天下来也只能走几百米,结的冰不可谓不坚固。

      三、“明清小冰期”的危害并不仅仅局限于我们所看到的表面上的寒冷,主要在于天气格外的干旱。

      1、干旱所带来的危害(直接影响)

      众所周知,在我国大多数情况下,天气寒冷的同时也会带来干旱的天气,而由于“明清小冰期”时代天气整体气温下降,整体天气都以干旱为主,夏天也不例外。

      也就是说,连原本高温多雨的夏天,天气也异常干旱,居然也连续多年没有下雨。

      根据史料记载,在当初的全国各地,山东,河南,江西,全国的各个地方都有着不同情况下的灾情。较轻的大概是两三年不下雨,严重的甚至十年没有下雨。

      这就导致特别容易发生一些意外事故,比如在明朝的天启年间,甚至因为太过干旱,而发生了一场大爆炸,这场爆炸直接就造成了两万多人的死亡。

      除了容易成为意外事故的诱因之外。我们前面有简单提到,古代中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农耕社会,这个时候的百姓生存与自己田地里的粮食收获息息相关,但是因为生产技术的匮乏,农民是真的靠天吃饭。

      而长久干旱对于农民种植的植物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而这么干旱所造成的后果就是哀鸣遍野,荒民四处流窜,整个天下陷入了动乱之中。

      所有能吃的东西都被当时的饥民所吃,没有粮食吃饥民们就吃土,吃一切能吃的东西,甚至是易子而食。不过虽然平民比较悲惨,但有一些权贵还是相对较好的,能够度过饥荒的也大多是他们,他们因为有钱优势可以依赖从美洲引进的红薯土豆等高产量作物度过危机。

      2、干旱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间接影响)

      在干旱过后就是蝗灾,干旱后成群的蝗虫会开始四处寻找食物,农民们仅存的粮食作物也会遭受到严重的蝗虫危害。在明清时期的史料记载中,全国各地干旱记录不在少数,但记录更多的是蝗虫的灾害以及朝廷对蝗灾的赈灾记录。

      不仅如此,在粮食匮乏的情况下,人们会与老鼠争夺食物,于是又有染上鼠疫的危害。当时国内发生的数次鼠疫造成的影响就是上百万人的死去,甚至连守卫京都的士卒都被鼠疫所侵害,士卒们都跌三倒四,数十人防守的地方只有一人把守,鼠疫的危害不可谓不严重。

      除了这些,还有地震。在“明清小冰期”时期,明朝的地震发生次数在记载中的就有418次,平均八个月一次地震,而这些造成的后果就是部分地区粮食从欠收到绝收,使得百姓在恶性循环下生活更加困难。

      而这些一切的一切,都是小冰期干旱特征所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干旱这仅仅是“明清小冰期”的一个特征,但是这造成的后果却是不可估量的。

      根据统计,明朝末年,汉族的人口有一亿两千万人口,但是到了清朝初期稳定下来的时候,汉族只剩下了大概五千万人,人口直接减少了一大半。

      四、总结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明清小冰期”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天气带来的直接影响,还有在这方面的影响下,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总之接连不断的灾难发生,导致当时赤地千里,十室九空,众多的百姓成为了小冰河时期的牺牲品。

      而明朝的农民起义大部分都是因为农民生活困难,没有粮食可以吃,于是农民们为了活命,走向了起义的道路,连推翻了明朝的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也是因为朝廷为了应对小冰期,大量裁员,结果丢了工作活不下去了才开始造反的。所以总的来说,明清小冰期的危害对中国最大的影响就是导致了当时我国人口数量急剧减少。

      然而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当时小冰期时代的到来,即便是到了如今也没有一个清楚的解释,有的专家们认为是因为天体的运动而产生的影响,也有人认为小冰期是多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比如大气的透明度,大陆的运动以及空气中二氧化碳等的屏蔽作用等。

      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如今还没有明确定义。

      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所造成,随着我们如今科技的发展,当小冰期再次到来的时候,我们已经是能够沉着应对了。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5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4“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