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唐王朝的藩镇割据能用推恩令吗?

      推恩令是汉武帝时期,解决诸侯王割据问题,最重要的武器。发明这个武器的主父偃,那简直就是一个天才。推恩令的推行,有效地解决了诸侯王割据的问题,王国越分越小,那么就越有利于汉武帝的统治。

      唐王朝后期的藩镇割据,其实不是一样的情况。因为安史之乱过后,节度使们一个个拥兵自重,尤其是河朔地区的节度使,完全不把唐王朝放在眼里,这就造成了他们割据一方的局面产生。

      推恩令能否解决唐王朝藩镇割据的问题呢?这是一个千古谜题,因为唐朝的皇帝也没有用这一招,我们只能猜测一下,答案或许是不能。

      01推恩令的实施,让诸侯王们进退两难。

      主父偃原来是想要在各大诸侯王那里混饭吃的,可是人家都瞧不起他,又受到各地学者的排挤,所以主父偃无奈之下,只好前往长安。

      他对诸侯王是充满愤恨的,所以天天躲在小黑屋里研究整治诸侯王的方法,终于让他想到了推恩令。没错,千古传奇的推恩令就是这么带着仇恨诞生的。

      主父偃立刻上书汉武帝,第二天就接到了汉武帝传召的旨意。很难想象,当时的政治是多么的开明,一个穷书生写了封信给皇帝,第二天就能得到皇帝的召见,是皇帝太闲了吗?

      不管怎样,主父偃的推恩令赢得了汉武帝的夸赞。当年汉武帝的叔叔梁王曾经拥有比汉景帝还要高规格的出行待遇,府库里的钱财也比皇宫内的多,简直比天子还要出格。

      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史记》

      这一点引起了汉景帝的不满,但是没办法,诸侯王不仅拥有封地,而且还拥有一定的军权和赋税的权力,他们完全可以独立自主。

      所以主父偃告诉汉武帝,让诸侯王们的所有儿子,都有资格继承王位,将一个大诸侯平分成若干小诸侯国,这么传个几代下去,诸侯国就没了。

      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汉书》

      这一招实在是太狠了,比如说刘备的祖先中山靖王刘胜有一百多个儿子,将来他的诸侯国就要被平均分为一百多份,难怪到了刘备这一代的时候,只能靠卖草鞋过日子了。

      诸侯王们不敢反抗,也不能反抗。为什么呢?

      因为首先这是汉武帝下的命令,除非你要造反,否则就必须要照办。然而造反的下场,参考汉景帝时期的吴楚之乱了。

      其次,那些庶出的儿子们可都盯着呢!过去只能让嫡长子继承王位,现在不同了,庶子们都有合法的继承权了,除非诸侯王想要血洗子孙,否则就必须按照推恩令来做。

      真的是有苦说不出,诸侯王们只能按照推恩令的命令去均分自己的土地,结果诸侯王割据的问题果然被解决了。

      02唐王朝的藩镇割据,不适用推恩令。

      唐王朝到了唐玄宗这个败家子的时候,虽然一度达到了巅峰状态。可是唐玄宗喜欢儿媳妇儿杨玉怀,又找个了干儿子安禄山。

      最后安禄山以节度使的身份造反,差点把唐王朝给推翻了。后来在郭子仪、李光弼等人的努力之下,安史之乱虽然被平定了,可各地的节度使们也开始不愿意听从唐王朝的命令了。

      这些节度使大概分为三波人:

      第一波就是河朔节度使,他们拥有自己的军队、土地和赋税,完全就是独立的小王国,所以他们不用听从唐王朝的调遣也能活下去。

      第二波则是保持中立的节度使,他们虽然势力小一点,可是处于墙头草两边倒的近况。唐王朝他们不敢得罪,河朔节度使他们也不敢得罪。

      第三波那就是江南地区的节度使,他们是忠心于唐王朝的,因为他们手里没有多少兵权,也使得江南地区成为了唐王朝赋税的重要来源地。

      由此可见节度使虽然名义上听从唐王朝的号令,其实很多都各自为政。那些听话的节度使压根就不需要动,不听话的节度使你下达命令人家也不会理你,所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尴尬的事情。

      安、史乱天下,至肃宗大难略平,君臣皆幸安,故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护养孽萌,以成祸根。乱人乘之,遂擅署吏,以赋税自私,不朝献于廷。效战国,肱髀相依,以土地传子孙,胁百姓,加锯其颈,利怵逆污,遂使其人自视犹羌狄然。一寇死,一贼生,讫唐亡百馀年,卒不为王土。---《新唐书》

      推恩令的前提是,王朝中央拥有绝对的领导权,那他们下达的命令才有权威性。可是对河朔节度使们来说,唐王朝已经完全不是他们的对手了,他们何必再去听从唐王朝的调遣呢?推恩令就算下达下去,他们也绝对不会照办的。

      03黄巢起义过后,节度使们才彻底失去控制。

      其实唐朝中期的时候,节度使们还不敢太放肆,因为唐中期唐王朝还是有一定权威性的,至少控制着全国大部分的土地和军队。

      河朔节度使虽然牛,可是他们也只能在自己的地盘上横行霸道。一旦出了这个范围,他们依旧要受到唐王朝的牵制。

      而且他们表面上也要遵行唐王朝的法令,按照唐朝的规矩来办事。可是到了黄巢起义以后,事情就完全不同了。

      于是自唐、邓、许、汝、孟、洛、郑、汴、曹、濮、徐、兖数十州,毕罹其毒。贼围陈郡百日,关东仍岁无耕稼,人饿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旧唐书》

      全国各地的节度使们纷纷起来瓜分地盘和百姓,这些可都是最重要的资源。有了人和地,那么就有财富,有了财富就能养活军队,有了军队就可以成立独立的小王国。

      所以黄巢起义以后,唐王朝彻底失去了中央政权的权威性,全国各地到处都是节度使割据自立的局面。

      后来出现五代十国纷乱的局面,其实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唐王朝已经成为了傀儡,就更加别提什么推恩令了。

      每个诸侯都不说自己称王,可是每个诸侯都可以按照世袭制度把大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所以推恩令就算是发布下来,人家又不是诸侯王,只是朝廷的官员,怎么可能遵行呢?

      总结:推恩令的实施,是需要汉武帝这种强权人物做保障的。

      汉武帝为什么能够做出那么多伟大的功业?他实行的所有改革,基本上都是成功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汉武帝本人有绝对的权威性。

      推恩令如果换到明朝朱允炆身上,难道就能够顺利推行下去吗?当然不能,因为朱允炆名义上操控全国,可是实际上却无法调动他的那些叔叔,因为他没有足够的能力。

      汉武帝就不同了,他的任何命令,那都是铁板上钉钉的事情。说改革货币,那全国就可以改革货币,这种执行能力,一定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袖人物作为支撑才行。

      所以说推恩令在汉武帝时期,可以顺利实行,那是因为人家是汉武帝颁布的条例。到了唐朝之所以不能实行,那是因为唐朝中后期缺少汉武帝这么一位雷厉风行的皇帝罢了。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5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4“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