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步兵如何战胜骑兵?

      网上经常充斥着这样的言论:“宋朝军事羸弱是因为缺马,朱元璋打赢蒙古人是因为蒙古军队后期堕落了。”今天不讨论两宋“缺马”的原因,纯粹从战术的角度看汉、唐、明如何靠少量骑兵,步骑协同,逐步取得对少数民族的优势。实际上,中原政权战胜骑兵的案例很多,刘裕北伐中原的时候就曾大败北方骑兵。下面就与大家一同探讨。

      长城以内的战争

      如果中原政权从A城攻打B城,对方是骑兵。骑兵有优势,可以选择接战的时机,但却不能一直避战,因为骑兵不能脱离B城的补给,短期游移在外还行,长期就会饿死,而骑兵一旦退到城中守城就更没有优势。只要中原政权小心保护补给线,双方必定需要刚正面,这是避无可避的。

      如果接战,双方都需要列阵,也都不能乱、不能退。要知道中原政权虽然缺马,并不是没有骑兵,只是规模不大,一般放在侧翼或后方,用于追击和扫尾。别看步兵阵中的骑兵很少,但追击同样能够造成巨大的杀伤。骑兵正面很难打过步兵阵,如果不能冲破步兵阵,骑兵就没有速度优势,反而沦为待宰的羔羊。

      骑兵的优势是什么?战场的主动性和机动性,可以派少量骑兵游移战场找出步兵的弱点,从而一击致命。因此步兵要战胜骑兵,就是小心谨慎的推进,逼着对方应战,用步兵阵正面战胜骑兵,再派出自己的少量骑兵追击,扩大战果。

      在战场上,骑兵对步兵有优势,步兵不能犯错,所以古往今来,能指挥步兵大胜骑兵的都是名将,如卫青、刘裕、李靖、柴荣、岳飞、徐达等。只有这种旷世名将,才能清醒地在战场调度,让步兵有绝对的纪律,保证不出错误,从而战胜骑兵。

      先看徐达北伐。朱元璋本身就是战略天才,先派兵攻占潼关,阻挡蒙古六盘山的大军回防,保护侧翼,徐达则统大军沿大运河出兵。要知道明朝刚建立的时候,只有5万匹马,徐达统率的骑兵仅2万,虽然有少量火器应用,但不关键,主要是步兵。为什么明军能北伐成功?本质还是这只开国精锐军队敢于和蒙古骑兵刚正面,只要明军不冒进,一座座的城池拔过去,不给蒙古骑兵袭击后方粮草的机会,逼着对方正面对战,就必然胜利。

      再看赵光义的北伐。那支宋军不精锐吗?早期的宋军继承后周,曾在高平战胜了北汉与契丹的联军,南征北战之师,有潘美、杨业等名将。北伐初期,辽国也一直拿宋军没办法,因此一直等宋军犯错,结果终于等到了机会。赵光义没有派出军队阻击辽国援军,侧翼暴露在敌人的视野内,而面对幽州这种大城市,赵光义又急于求成,不断催促军队攻城,最终前后脱节,被辽国援军找到弱点,一击而败。

      这就是赵光义与李世民、朱元璋这种统帅型皇帝的差距。要么像李世民围洛阳一样,围点打援(同时干掉王世充和窦建德),断绝城中军民的希望;要么像朱元璋另遣军队阻截对方的援军,己方就能从容攻城。而按赵光义的布置,宋军围幽州的时候,辽国居然有一支援军在旁边虎视眈眈,不泄才怪。

      如果赵光义放手让潘美指挥会怎么样?不说一定攻破幽州,至少能够全身而退。但赵光义不敢,潘美可是柴荣手下大将,又为北宋灭了南方N个国家,如果让潘美统帅三军,一旦攻下幽州,是不是可能再演一出黄袍加身?刘裕就是北伐成功,回到建康就当了皇帝。本质上,宋朝不信任武将是主要原因。

      可以看到,长城以内,步兵是能够与骑兵战场争雄的,只是对将领的指挥才能要求和军队的纪律性要求较高。

      很多人说,骑兵打败可以跑。当然可以,我也没否认,但长城以内步兵是对着城池去的,你跑了,我就去攻城,没有城池,骑兵也是无根浮萍,骑兵长期靠农村的物资是不够的,除非跑到塞外,而且长城以内不是大草原,哪里都是路,骑兵能走的路和关隘就那么几条,一旦堵上就会被包饺子。

      还有人说骑兵骚扰粮道的问题,确实存在。所以徐达北伐是一座座的城池拔过去的,占A城才攻B城,不是长驱直进,这不是塞外。我方粮草放A城,守好,从A到B可能就几天路程,步兵有战车和辎重,带的物资多,然而骑兵出来一趟带不了多少粮食,虽然可以抢,如果不能迅速攻下A城,就得饿肚子,而且骑兵不能携带攻城器械。另外古代道路不多,A和B之间就那么一两条路,总要碰撞的。

      长城之外的战争

      和关内截然不同,草原民族没有必守的城池,整个草原都是补给地,所以步兵为主的军队在塞外基本没有胜算,必须配备大量骑兵,骑兵对骑兵,战胜对方,霍去病就是这种模式。

      综合看,步兵在长城以内完全能对付骑兵,攻敌必守,但步兵战胜骑兵的条件要求高,所以明君、名将缺一不可。赵光义是个治理内政还不错的皇帝,作为统帅则不合格,当他葬送北宋第一批精锐禁军之后,北宋就鲜有敢于在野外与骑兵对战的军队,只能守守城池,反正打退敌人就算赢。岳飞虽是名将,可惜得不到后方的有力支持,徒乎奈何!战争毕竟是政治的延续!

      简单说下宋夏战争,每次宋军都是前期优势,最后一波输回去,为什么?

      本质就是冒进,前期就是缓慢推进,逼西夏应战,骑兵正面打不过步兵,往往会撤,步兵一般是不能深追的。可是每当前期赢了几次,作为总指挥的脑残文官就会浮出轻敌心态,要求追击,最后一脱结,立马被打的全军覆没。宋朝这种脑残错误不要太多。

      两宋对西夏的每次胜果,基本都是慢慢耗出来的。范仲淹经略陕西的策略就是碉堡战术,一步步压缩西夏生存空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5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4“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