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焉支山是什么地方?

      两千多年前,北方匈奴曾经大军压境 ,将建立不久的大汉王朝压得抬不起头,但后来经过几代人的励精图治,休养生息,匈奴人发出了"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的千古被悲唱。为什么失去祁连山和焉支山的匈奴会发出如此悲鸣,对于他们来说,这两个地方究竟有多重要?

      01与匈奴的恩怨

      匈奴作为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一直盘踞在阴山以南包括河套平原在内的鄂尔多斯平原一带。早在战国时期,匈奴就在燕国、赵国和秦国的北部游牧,与中原各国也是频频发生冲突。

      赵国大将李牧打败匈奴后,使得匈奴的活动范围缩减到北方,不敢南下侵扰。到了战国后期,中原诸国相互征战,无暇顾及北方匈奴,于是匈奴也趁着中原之乱发展壮大。

      抗击匈奴路线图

      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混战的战国时期,开创大一统王朝,为了能够稳定国家局势,秦始皇派遣蒙恬北击匈奴,将匈奴赶出了河套平原。但匈奴是游牧民族居无定所,想要彻底铲除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为了能够防止匈奴来犯,秦朝在赵国、燕国的基础上修建了长城防御工事阻挡匈奴南下。

      秦朝末年,秦二世胡亥的暴政引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天下局势风起云涌,中原大乱给匈奴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这时候南下的匈奴再次占领了河套地区 。

      匈奴帝国疆域

      一番中原逐鹿过后,西汉王朝建立,这时候无人关注的匈奴也完成了自己的统一大业,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匈奴汗国。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御驾亲征,率先向匈奴发起攻击,结果在白登山被围困七天七夜,这就是著名的白登之战。

      02

      匈奴的乐土天堂

      匈奴帝国的疆域东至辽东半岛,往南是河西走廊,西边广阔的西域都是在其控制之下。单论疆域面积,丝毫不让刚完成统一的西汉王朝。而且当时的匈奴由于国力强盛还处在四处征战的阶段,对于刚刚建立起来的西汉政权,自然对其虎视眈眈。

      两大势力的碰撞必定还会上演,刚刚经历完大战的西汉无力再应对大规模的战争,为了能够使百姓安居乐业,汉朝决定对匈奴采取和亲的政策换取喘息的时间,尽快度过生存期瓶颈,为以后再谋取将来。

      丰饶的王庭所在地

      话说回来,匈奴由于地域面积大,因此分由单于王庭和左右贤王三部分进行管理。单于王庭管理中部,左右贤王分别管理东西两部。拥有大量绿洲,水草丰美的河西走廊就是右贤王的地盘,另外在他的管辖范围内,还有广褒的西域。

      祁连山脉

      河西走廊从地理位置上看,东起乌鞘岭,西到星星峡,南边是平均海拔高达四千米的祁连山脉,北面则是阿拉善高原,另外北边的地理环境极其恶劣。河西走廊占地长度大约在1000公里左右,虽然位于干旱的内陆西北地区,但是祁连山上的高山融雪为其补充大量的水源,因此在这片土地上神奇的出现了多达上千条河流。

      河西走廊地形图

      这众多的河流当中,其中有三条最为著名,分别是石羊河、黑河还有疏勒河。特别是流经张掖一带的黑河,是中国的第二大内陆河。在这三大水系的影响下,河西走廊才得以孕育出大片的绿洲,也正因如此,张掖、武威等地有"金张掖、银武威"的美誉。

      这一片水草丰美的绿洲正是让匈奴人民安居乐业的根本,能让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快乐的生活,毕竟这里比起来贫瘠寒冷的塞外荒漠,实在是好太多了。

      03

      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焉支山作为祁连山的一条支脉,在今天的张掖市山丹县外50公里处。焉支山东西长度为34公里,山的南北宽约20公里,平均海拔达到了3000多米。面积虽小,但是风景秀丽,就连李白在此游览后都留下了"虽居焉支山,不到溯雪寒。"的千古名句。

      焉支同胭脂谐音,更加巧妙的是在这山中还盛产一种紫红色的红蓝话,可以用来制作妇女所使用的胭脂。对于女人来说,爱美是她们的天性,但是在生死抉择面前,这并不能作为一个干扰项,因此"失我焉支山,妇女无颜色"并不是匈奴人发出悲鸣的原因。

      河西走廊为什么能够成为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其实用明朝著名大臣的一句话就能够概括:

      焉支山就是祁连山的关键所在。我们可以在地图上看到焉支山位于河西走廊最狭小的地方,南面与祁连山呼应,北接龙首山,焉支山正好就位于河西走廊中间,如果想通过此地,就必须拿下焉支山这只拦路虎。

      河西之战

      因此,这要能拿下焉支山,就扼住了河西走廊的咽喉,因此焉支山也有"甘凉咽喉"之称。

      04

      重要的地理位置

      不仅是这样,焉支山北面的龙首山挡住了由此经过的风沙和寒流,在南边又有水量丰富的黑河之流流经,使得这里拥有广阔的大草原。以骑兵为主的游牧民族在此发展出了世界上最大的养马场,也是历史最悠久的养马场——山丹军马场。

      山丹军马场的历史是从西汉时期霍去病拿下焉支山后开始的,在这之前,这里一直是匈奴的快乐天堂。

      汉朝以前的匈奴还是以部落的形式四处散落在各地,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权,而不断侵扰中原边境的也只是一小股部落所为,得手了就跑,就像是散兵游勇,但是自从匈奴帝国成立以后,这一现状就发生了质的改变。匈奴开始以国家的形式组织大规模的骑兵部队,战斗能力得到空前提高,对于农耕文明为主的中原政权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噩耗。

      因为谁掌握了战马,谁就赢得了战争的主导权,一千年以后的宋朝,就是因为缺少战马,被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打击至覆灭。

      结语:汉武帝时期,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声势浩大的匈奴反击战正式打响,在卫青、霍去病等人的带领下,不仅将河套平原收回,还将河西走廊牢牢把握在手中。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5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4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5“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