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古代养一支军队要多少钱?

      古代军费开销是一笔不可忽略的数字,虽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但也要保障士兵的基本生活,上了战场才会拼命。那古代一支军队的日常开销有多大呢?不少小伙伴都对这个问题感到好奇,那我们这次就以唐、宋两朝为例,跟大家讲讲当时的军费大致有多少。其实古代士兵条件好不好,跟朝廷经济是直接挂钩的,如果经济好各方面的条件自然就会好些,下面就一起了解看看吧。

      唐初军队乃是征兵、募兵并行,征发财力无虞的丁男作为府兵,蠲免其租税力役后,负责轮番进京宿卫或戍边打仗。不过府兵的目的主要是戍卫京师,因此唐朝对外作战时,仍常以临时招募的人员或边境异族做为主力。这种征募并行的兵制优点,在于国家可省下大笔经费。尤其是府兵,被要求“弓一,矢三十,胡禄、横刀、砺石、大觿、毡帽、毡装、行藤皆一,麦饭九斗,米二斗,皆自备”,并随着武器甲冑一同上缴入库,待出战时才会发放。而若是入京宿卫的话,朝廷就仅会发给弓矢与横刀。

      表面上看,唐朝府兵不必负担赋役,也都是家有田产的小康之户,要自费这样的装备似乎不甚困难。但实际上由于每个府兵的居所离长安京师远近不同,上京途中所有花费全得自行吸收;加上唐朝拓边日急,战事不断扩大,根本没法让军士们按时换班返乡。结果这么一耽误生产,府兵的家庭几乎都濒临破产,不得不逃亡躲避入伍。

      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曾下诏指明这弊端,害得府兵们“多惮劳以规避匿”,因此将服役年限从40年减为25年,并让长期征战的士兵只要服役10年即可:“今宜取年二十五以上,五十而免。屡征镇者,十年免之”。结果这政策仍没法切实执行,最后导致“府兵之法浸坏,番役更代多不以时,卫士稍稍亡匿,至是益耗散,宿卫不能给”的惨况,地方折冲府完全没有任何府兵可以上交,迫使朝廷改招募12万“长从宿卫”(后改称彉骑)护卫长安,武器衣装粮食全由国家提供,由此增添不少开销。

      此外,唐朝沿边设置十个节度使,每年得投入“衣赐则千二十万匹段,军食则百九十万石,大凡千二百一十万”的巨额军费。对比之前的府兵制,《旧唐书》不由得惋惜地写道:“开元已前,每年边用不过二百万”。但那其实是将国家军队本应负担的财政成本,全转嫁到府兵身上,也因此导致府兵制崩溃,根本不足称许。而且随着唐朝的衰乱,兵制日愈败坏,募来的彉骑与神策军几乎都是缺乏训练、贪图安逸的市井无赖,地方镇兵亦成了不时擅杀将帅的骄兵。这使得唐朝年年靡费大量钱财、却养出一批不堪战阵的士卒,显见国家资源不能有效配置与利用的窳政。

      宋朝则又是另个为兵政所扰的朝代,冗兵成了当时财用的无底洞。由于燕云十六州被石敬塘割让给辽,导致华北平原无险可守,加上运河被破坏严重,迫使北宋只能建都于有利漕运的汴京,并以重兵取代险固山河把守京师。尔后北宋又几度扩军,汴京汇聚的士兵遂愈来愈多,抗击辽与西夏的前线又另招募不少义勇兵,造成开销庞大得难以想象。

      坦白说,宋朝之所以在军费上开支浩大,是因为法令给予士兵的待遇颇为优渥,皇室每三年一次大祀时会有赐礼,每年寒食节、端午节、冬至也有特支钱可领。远戍岭南等极边之地的士兵,还另外有银钱与衣装的加给,皇帝还不时开府库赐钱慰劳孤苦将士。这种种支出,令三司使程琳不禁上疏给宋仁宗劝谏道:“合新旧兵所费,不啻千万缗。天地生财有限,而用无纪极,此国用所以日屈也”。

      若这样耗费巨资能养出精兵悍将,那倒也算值得。可是偏生这些美意往往落不到基层士兵身上,朝廷给军士的薪饷竟不时被官僚侵吞或挪用,逼得宋朝君主不时下诏禁止。比如宋仁宗检查军粮时,就发现提举常平司竟然囤积漕运物资经年后才发放,且上军才拿到足额,中下军仅得到八、九成,宋仁宗因此下旨警告“自今后当足数给之”。结果这问题仍没解决,连最精锐的禁军─殿前诸班都发生过喧哗请粮的事,其他地方的军士待遇便可想而知。

      宋徽宗即位后,也下诏说过“国家养兵,衣食丰足。近岁以来,官不守法,侵夺者多;若军司乞取及因事率敛,刻剥分数,反致不足”,但士兵被随意调发服役和粮饷被克扣的问题依旧存在。尽管不少大臣都想革除积弊,甚至美化唐朝府兵制,打算用以作为改革的模范,但仍难以将钱花在刀刃上,训练出一支善战的劲旅。

      譬如主持变法的王安石,虽然打算实行兵农合一的保甲法与将兵法,取代所费不赀又战力低落的募兵,但其完全忽略府兵制的实施背景,乃士兵本身得有恒产,因此光征民为兵却不保障其生产,只会激起民怨。宋神宗为此疑惑道:“民兵虽善,止是妨农事”,便一针见血地点明这现象,但王安石仍执意推动。

      结果不仅原本募来的军队没有裁汰,宋朝反而走向既募兵又征民兵的双重扩军之途,耗资更形巨大,完全脱离王安石原先富国强兵的构想。

      还有一个讽刺的现象,即王安石推行将兵法,力图改善将士训练不足的缺点,结果苏辙发现这竟造成“凡将下兵皆蚤晚两教,新募之士或终日不得休息……朝夕虐之以教阅,使无遗力以治生事,衣食殚尽”。士兵专职打仗,训练属其本分,但频繁训练竟造成宋军无暇兼差营生,不啻是个笑话!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宋朝的优厚薪饷根本没惠及基层,导致普通士兵不能致力戎务,反而得另谋他途餬口。

      试想,倘使士兵连温饱都成问题,岂有丝毫战力可言?但宋朝无力廓清军政乱象,只能继续花钱养出一批又一批无法战斗的士兵,徒靠庞大军容起到“壮国威而消敌谋”的表面工夫而已。连宋神宗也无奈地承认“边兵不足以守,徒费衣廪,然固边圉又不可悉减”,造成耗财养重兵、重兵不可靠、又不敢裁兵、只能继续招募更多士兵增势的恶性循环。至于宋朝这种养兵法,最后究竟收到多少实效,女真人发动的靖康之祸已给了惨烈又明确的答案。

      唐宋乃中国史上文化与经济都十分繁盛的盛世,但仍不免为兵费与战力苦恼。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5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4“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