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前半期,东亚地区出现重大变局,传统霸主明朝国运日衰,最终灭亡;而取代这一王朝的则是由关外建州女真所建立的清朝,这不仅在地缘政治上影响巨大,在思想上同样造成巨大的冲击,要知道古典时期,中国不仅是东亚地区的政治中心,同样也是文明中心,满清入关,神州陆沉给周边各国带来极大的震撼,这其中受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朝鲜王朝。
朝鲜半岛是受中原文明影响最深的周边地带,数千年来“慕华”之风盛行,
朝鲜王朝《宣祖实录》称:“我国自箕子受封之后,历代皆视为内服,汉时置四郡,唐增置扶余郡。至于大明,以八道郡县,皆隶于辽东,衣冠文物,一从华制,委国王御宝以治事”。朝鲜王朝徐居正作《东国通鉴》,称“衣冠制度,悉同乎中国,故曰诗书礼乐之邦,仁义之国也,而箕子始之,岂不信哉”。高丽仁宗曾下诏,要求国民“景行华夏之法,切禁丹狄之俗”。朝鲜王朝《成宗实录》称:“吾东方自箕子以来,教化大行,男有烈士之风,女有贞正之俗,史称小中华”。
注:箕子朝鲜,传说商朝灭亡后,商纣王叔叔箕子不愿服从周朝,带人远逃进朝鲜半岛建国,这是朝鲜半岛的文明之始,封建时期朝鲜半岛历代政权都秉承此历史观,不过近代随着民族主义盛行,加之此说无考古证据,朝鲜半岛南方双方皆否认此说
朝鲜与中原的宗藩关系历来相当稳固,到了明朝更是如此,朝鲜王朝秉承“事大主义”的基本外交策略,视明王朝为中华正统,对明朝恭敬异常,这不仅是对明朝超强实力的忌惮,也是对中华文明的敬畏。不仅如此,朝鲜王朝对于明王朝还有一份特殊的情感:1592年,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大举入侵朝鲜,朝鲜王朝兵败如山倒,几乎亡国,是明王朝履行了宗主国义务,派大军支援,才挽救了朝鲜,所以明朝对朝鲜可以说是要再造之恩。
数千年来,朝鲜“慕华”之风极重
于是,在建州女真兴起并叛明之时,朝鲜王朝最初是坚定站在明朝这边,也正是因此朝鲜受到了清朝的打击。
1627年,皇太极鉴于向西进攻受挫,决定派阿敏带领3万部队攻打朝鲜,并清剿败退到朝鲜的明将毛文龙,史称“丁卯胡乱”。虽然双方最后议和订立“兄弟国的盟约”,但朝鲜亲明的立场并没有改变。
丁卯战争之后,朝鲜虽与后金政权结盟,但仍旧保持着与明朝的关系,2月,皇太极遣使通报朝鲜,自己将由汗改称皇帝,国号“大清”,希望朝鲜参与劝进并向其跪拜朝贺,顿时朝鲜举国哗然,皆不承认清朝窃帝号而不受(朝鲜认为只有明朝君主才有资格称帝)。公元1636年,清太宗以朝鲜背弃1627年平壤盟约为由,率领十万军队入侵朝鲜,史称“丙子胡乱”,清军渡鸭绿江后,发挥其善于野战的特点,绕过坚固的城池不攻,长驱直入,十二天之后便抵达朝鲜京城汉阳城下,朝鲜仁祖出走南汉山城避难。翌年(1637年)正月三十日,在南汉山城被清兵围困数月之后,仁祖出城,前往汉江东岸的三田渡清营向清太宗投降,史称“丁丑下城”。经过此战,朝鲜成为清朝的藩属国,并彻底断绝了与原宗主国明朝的关系。
注:《南汉山城》,2017年上映的韩国历史片,将“丙子胡乱”时朝鲜王朝的愤懑与不甘展现地淋漓尽致,此片为近些年来东亚地区水准最高的历史片之一。
注:三田渡(今首尔松坡区三田渡)),朝鲜仁祖于公元1637年农历正月三十穿青衣出城投降,在此向清太宗行三跪九叩之礼。今日韩国人将此次事件看作国耻,称之为“三田渡之屈辱”,朝鲜被迫在1639年于三田渡建立颂扬清太宗的大清皇帝功德碑(此碑列为大韩民国指定史迹之一,编号为第101号,2007年2月3日,也就是丙子胡乱后的370年,三田渡碑遭到韩国民族主义者的破坏),此后又建立迎恩门来接待大清使者。图为朝鲜仁祖向清太宗皇太极行三跪九叩之礼
但,朝鲜王朝的屈服是被迫的,其对于清廷只有畏惧而无半分净重,本就不齿夷狄,又屡遭侵略,朝鲜王朝上下对于清廷是恨之入骨(清廷攻击朝鲜时,抢掠了大量人口、财物,使得朝鲜满目疮痍),在朝鲜王朝史书中,“胡虏”等敌对称呼比比皆是,朝鲜方面仅仅在外交上使用清朝年号,在国内则不使用,称为“某某王某某年”,例如“仁祖大王十二年”等等。不少士人反满崇明,甚至使用“崇祯”、“后崇祯”等年号,致使“崇祯”这个年号被朝鲜两班士大夫沿用数百年。
中华封建王朝也一样,视朝鲜为最亲密的藩邦
朝鲜王朝孝宗(李淏,1649年-1659年在位)年少时曾被扣留在盛京(沈阳)当人质,更是对清朝极为愤怒,甚至密谋起兵,联合日本江户幕府、南明势力反对满清,后来又计划响应三藩之乱和台湾明郑势力一共北伐。但北伐计划最终因财政困难而计划搁浅。
朝鲜王朝举国厌清,清廷自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察觉,但毕竟朝鲜成不了气候,外交面子上对清朝也过得去,至于朝鲜王朝内政,清朝也懒得管理,只是偶尔敲打敲打,希望朝鲜不要过于放肆。
朝鲜人本坚信“胡虏无百年之运”,认为清朝很快变会因内外交困而灭亡,但是事实并没有,清朝在初期挺了过去,平定“三藩之乱”后的清王朝国力反而蒸蒸日上,进入“康乾盛世”,公元1683年,康熙大帝攻灭明郑,清廷统一中华。
这同样给朝鲜王朝的士大夫们带来不小的思想冲击,继续“视清朝为蛮夷,不齿于交往,拒绝接受清朝文化”对于封闭的朝鲜来说无异于文化孤立,于是部分朝鲜知识分子开始转变立场,正视清廷,他们的学派被称为“北学派”。
“北学派”是朝鲜王朝“实学”的一个流派,所谓“实学”指的是17世纪至19世纪朝鲜王朝盛行的崇尚实际、实效、实用和实事求是的思想流派。彼时,经过壬辰倭乱和丙子胡乱,朝鲜国力受到很大的破坏,朝鲜文人对程朱理学的清谈空论进行了反省,研究强国济民的“有用之学”。实学思想力求“学以致用”,强调儒学思想中的“经世致用”、“利用厚生”和“实事求是”的思想,以此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改革方案。
既然是不喜空谈,强调实用,那相对而言,思想上的包袱就少一些,而此时一些朝鲜学者及使臣通过对清朝一段时期的观察,认识到清朝与他们所想像的“夷狄”统治下的国家完全不同,清朝的经济繁荣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他们重新审视起朝鲜国内对待中国的一些负面印象,在客观上肯定了满族统治者对中国的统治,在这个背景下,“北学派”应运而生。
洪大容,朝鲜天文学家、实学思想家、哲学家
“北学派”先驱是洪大容,他1731年出生于朝鲜汉阳,祖上世代贵族,由于朝鲜王朝中期党争异常激烈。洪大容几度科考应试未果,于是他“早自废举,绝意名利”。他厌恶党争,远离政界,潜心自然科学的研究,并自设“龙天阁”,研究天文历法。
研究自然科学,那自然相对务实,1765年,洪大容跟随叔父洪檍的使节团去了清朝北京,考察了当时正处于盛世的清朝。在北京期间,他结识了进京赶考的“古杭三才”严诚、潘庭筠和陆飞。洪大容与古杭三才多次切磋学问,并结下深厚友谊。“严洪友谊”曾一度在杭州传为佳话。
清王朝此时大一统的强盛景象也给洪大容留下相当深刻的印象,他在《湛轩燕记》中写道:“清主中国,尽有明朝旧地,西北至甘肃,西南至缅甸,东有瓦喇。船厂又其发迹之地。而在明朝一统之外,则幅员之广甲于历朝。藩夷之服贡者,琉球间岁一至,安南六岁再至,暹罗三岁,苏禄五岁,南掌十岁一至。西洋、缅甸贡献无常期。蒙古三十八部不服者二,其三十六部选士入学,选兵入卫,通关市、婚姻,商胡贸迁无限域,驰马交于关东,则与一统无甚异也。”
此时的清王朝已经一统中华,并建立起完善的“宗藩体制”,事实上就是中华王朝的继承者,朝鲜王朝必须面对这一现实
洪大荣原本也是具有相当的“尊明抑清”思想,但是经过对清王朝的实地考察,其对清朝也有了更客观的认识,为何会有如此巨大的改变呢?其根本原因实际是:清廷本来旧是遵循旧的儒家伦理的中国封建王朝,即使是有了“剃发易服”这一“倒行逆施”,其文化根本还是没有改变,洪大容就在“衣冠”“血统”“制度”三个层面,确定了清朝的 “中华内实”。
而洪大容本人在自然科学上的成就,也与其思想交相辉映,朝鲜王朝后期出现了不少持有地圆、地转观点的思想家比如李瀷、金锡文等(17世纪,汉译西学书籍不断通过中国输入朝鲜。宣祖三十六年(1603年),利玛窦制作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地图》传人朝鲜。新的地理知识使以中华为中心的世界观和传统的华夷观受到巨大冲击)。洪大容后来也持此观点:地球非宇宙中心。既然地球非宇宙中心,那中国自然也不一定是地球中心了?
“天圆地方说是”华夷有别、内外有别的儒学世界观的理论基础,传统的“华夷秩序”是:在方地的中心是中华,以中华为中心向外辐射,形成所谓的“中华——夷狄——禽兽”的层序。而洪大容的“地圆说”、“正界说”、“域外春秋”说等理论,推翻了这一思想结构的基石。他否定了程朱理学把夷狄从人类划分出去的观点,他认为华、夷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人不应该以种族、习俗、居住地分类,而应该以文化的贵贱区分。夷狄如果有文化,可以发生变化,也应该向其学习。
也就是说,朝鲜王朝应当正视清朝。也正因此,虽然洪大容本人从未提出过“北学”观点,但他 “华夷一也”的新华夷观使朝鲜从“小中华”意识的枷锁中解脱出来,为朝鲜学习世界先进文化、文明提供了理论前提。所以认为他是“北学派”先驱。继洪大容后,朴趾源、朴齐家等思想家继续发扬“北学派”的观点,主张积极学习中国和西方先进技术、文化,以达到强国富民的目的,给朝鲜半岛带来了相当深刻的影响。
该如何评价北学派呢?目前,东亚地区对北学派评价普遍很高,称之为“开化思想的源头”“资本主义的萌芽”“走向近代的开端”“自我意识的觉醒”等,北朝鲜官方更是大力赞扬:北学论同阻碍我国繁荣富强的封建制度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这是一种以自主的立场研究和吸取外国先进科学文化的爱国思想,在当时条件下有进步意义。北学派既不梦想贤明君主统治的理想社会,也不追求封建社会的改良与完善,而是具有近代文化意义的社会。
这其实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十八世纪中后期,朝鲜王朝在工矿业和商业发展的基础上货币经济也随之成长,它动摇了封建经济的基础,导致阶级关系发生变动,封建身份秩序开始瓦解,封建社会内部孕育、诞生的带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经济因素逐渐增长,城镇手工业比前一时期有进一步的发展,商品流通、货币经济及对外贸易也趋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北学派”实际就是代表着中小工商业者利益的流派。其根本思想就是:学习发达的产业技术,以强国富民。
洪良浩,“北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如:“北学派”代表人物洪良浩于1783年3月从北京回国后,告诉正祖北京和沈阳一带使用水车灌溉的情况。正祖当即命令工匠造出10辆,分送朝鲜各地推行。不久洪良浩再次上书,系统介绍了清朝的车制、砖窑烧制、驴羊畜牧等,正祖也都悉心学习。
不过,以朝鲜王朝当时的发展状况和思想背景,“北学派”的影响也只能到此为止了,其没有能力也不可能将朝鲜改革成近代化的社会,于是,朝鲜王朝总体上仍然浑浑噩噩地运行,一直到近代被西方殖民者和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人所打破,然而,后续主张“睁眼开始就”、向西方和日本学习的朝鲜“开化党”人,也正是继承了“北学派”之衣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