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期间无数的王朝兴衰交替,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是一个不断加强中央集权的过程,按照道理来看,王朝的政权应该越来越稳定才对,但事实上,越往后走,王朝的寿命反而越短,这是为什么呢?
从有着详细记载年份的时间开始,周朝是中国存续最久的王朝,传承30代37王,共计791年,但是在持续了275年的西周灭亡,经历过周郑交质的东周王室对于诸侯的影响已经是微乎其微,根本谈不上统一天下。
在周朝之后,延续最久的分别是554年的商朝,以及407年的汉朝,以及319年的唐朝,我们常说的持续时间最久影响中国最大的五个朝代唐宋元明清,除了宋朝之外,其他的没有一个超过300年的,而且中原王朝越往后走越短,相反日本和欧洲却能延续上千年,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首当其冲,是生产力的问题,古代封建统治者,普遍采取重农抑商的方针,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的一切财富,应该由中央掌控,商业的发展,必定会依赖资源开发和利用,而工商业的扩大,也会和农业争夺劳动力资源,“故民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贫民虽赐田,犹贱卖以贾。”但是对于传统的古老农耕文明,老天爷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明朝的农业税,是历史上最低的,根据记载崇祯年间明朝一年的财政收入只有区区400万两。
这一点钱很难应付前线辽东的战事,因此崇祯才想额外加收一笔征辽饷,但是当时的明朝处在小冰期,全国各地都爆发大旱,因此农民们不干了,纷纷揭竿而起,明朝就这样亡在了内忧外患之中,基本上中国每个朝代都发生过农民起义的事情,有的直接是被推翻,比如元朝和明朝,没有被推翻的也会元气大伤,汉朝和黄巾军,唐朝和黄巢,北宋和方腊,清朝和太平天国都是很好的例子。
中央集权模式下,皇帝作为最高的决策者很重要,一个朝代运气好的时候,或许能够出现数个守成之君或者是中心之主,然而运气不好,连续出上几个昏庸的皇帝,他们的决策对于朝廷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灾难,这也就是王朝为什么越来越短。
中央集权制的另外一个弊端,就是资源的高度集中,越来越多财富掌握在统治阶层的手上,过去的历史上,农民起义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吃不饱饭填不饱肚子,为何起义就能吃饱饭了呢?大量的粮食都被存在官府的粮仓里。
另外一个王朝不会延续太长的理由,这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观念,儒教虽然宣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支持嫡长子继承制,但是在血缘上并没有强调什么,对比其他的国家,例如日本的天皇,就很好地将自己的血脉和传统宗教神道教绑在了一起,他不但是日本的最高君主,还是创世之神天照大神的后裔,以至于能够“万世一系”,欧洲的哈布斯堡王朝,同样也是用通婚联姻的方式来维持自己的家族统治,然而中国古人们,很多怀揣的思想却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和“皇帝轮流做明天到我家”。这也造成了政权的不稳定。
当然凡事有例外,比如说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二度颠覆,皆缘外患,再比如说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共传承12个皇帝,期间的君主比如说道光、咸丰、光绪,虽然谈不上明君,但是也绝非暴虐昏庸之人,如果不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强力刺激,清朝能够延续更久也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