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春秋时期的外交方式是什么?

      不仅仅是现代社会有外交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这么一群人,但那时还未曾有“外交”一说,他们也仅仅被称为“说客”,不过神奇的是,手无缚鸡之力,只逞口舌的他们,仅凭两片薄唇,竟能比得上千军万马,看看这些说客是如何挥斥方遒的吧。

      一、晏子使楚、不辱王命

      春秋时期,周天子影响力不足,大国诸侯逐鹿中原,小国只得俯首称臣,暗自蓄力。自齐桓公首霸以来,诸侯之间对于霸主的地位可谓是摩拳擦掌,然而齐国自从齐桓公身亡后,却没能再出一个复兴霸业的国君,霸主的地位拱手让人不说,国内局势又时常动荡不安,仅仅能自保,逐鹿中原成了一个破灭的梦想。

      继齐桓公后又过了好几代,齐景公即位了,随着年龄不断增长,景公也基本成熟了,政治经验日益丰富,在一批忠贞之士簇拥下,齐景公为重复霸业,制定了“联楚抗晋”的策略,“晏子使楚”的经典故事便是就此开始的。

      所谓“弱国无外交”,为了抗衡晋国,晏婴受命出使楚国,但此时的齐国是桓公百年之后的齐国了,齐国称霸的盛世已过,而楚国作为新贵,自从庄王一鸣惊人以后,迅速跃居五霸之列,国力日强,骄横日甚。

      在楚强齐弱的态势下,晏子代表齐国使楚,受到楚王三番戏弄嘲讽,然而晏子面对楚国故意引他从狗洞入城、刁难齐国无人、故意找来一个犯了盗窃罪的齐人的戏弄,以“使狗国者从狗门入”、“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既回应了楚王“无礼”的刁难,又维护了自身与本国尊严,一番争辩下来,楚王不得不认输,赔笑说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二、夜缒而出、智退秦师

      晏子使楚,虽是楚强齐弱,楚王有盛气凌人之势,然而齐国作为临海大国,趁鱼盐之利,雄风犹存,在诸侯争霸中,仍处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朝楚暮晋”的郑国却没有这么好的命,昔日晋楚争霸,郑国站错了边,城濮之战中楚军大败,援助了楚国的郑国预感大事不妙,妄图与晋国修好,晋文公倒也大度,“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看似两个重修盟好。然而还未等郑国高兴太久,“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事实证明“弱国无外交”,盟约不过是一纸空文,为求和,年迈的烛之武夜缒而出,只身入秦。

      秦国答应晋国一同攻郑不是没有道理的,晋国与楚国争霸实则是争夺对外扩张的机会,秦国也要争霸,也要对外扩张,不属于两国同盟的郑国便是最好的筹码。

      而且秦晋素来交好,郑国既然无礼于晋,作为晋文公的老丈人,秦穆公也不会袖手旁观,因此两人一拍即合,发兵攻郑“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烛之武见秦穆公后,以“焉用亡郑以陪邻?”、“阙秦以利晋”等说明亡郑、利晋之弊,最终使得秦穆公与晋文公双双退兵,“五论救弱国,妙语退秦师”得以广为传唱。

      三、横成秦帝、纵则楚王

      “苏秦为纵,张仪为横,横则秦帝,纵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战国时期,诸侯的争霸战争转变成了兼并战争,强国愈强,弱国覆灭,曾经有百余诸侯国的春秋,到了战国便只剩下十几个国家。

      正是这样的背景下,为纵横家们提供登台演出的机会,乱世搅局,他们反复无常,自己利益为大;自成两派,他们互相诘难,各有胜负;他们奔走列国,动以利害、巧辞服人,可以说是中国五千年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合纵派的苏秦与连横派的张仪了。

      合纵鼓吹者苏秦辗转六国,倡导“合众弱以攻一强”,以山川地缘、政治姻亲等原因为凭,借山东六国的合力抑制秦国势力的扩张,以此挽救和维护原有的均势,效果极佳。

      而连横倡导者张仪也不甘示弱,看出合纵之弊后以“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的连横策略拆散合纵联盟,在秦惠文王的支持下张仪继续以“横强”游说六国,凭借两瓣薄唇竟说服六国纷纷臣事秦国,要不是秦惠文王早逝而秦武王不喜张仪,使得六国又背弃连横盟约,估计秦国能更早统一六国了。

      我国历史中有名的“外交家”不乏少数,能参与到同外国的交流,想必他们一定有敏捷的思维、灵活的策略已经其他的过人之处。

      然而国家之间的外交是危险的,稍有不慎可能会给本国带来毁灭性打击,甚至在面对强权主义与霸权政治时,他们还要竭力维护国家尊严。想必“帅气迷人”的背后,是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原则的坚守,“国之兴盛,与有荣焉”。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4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