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史料杂谈

    光绪皇帝洞房夜痛哭究竟为了谁?

      光绪皇帝洞房夜痛哭为了谁?据皇族后人传说,光绪帝在洞房中扑在既是表姐又是皇后的隆裕怀里痛哭流涕。按说他对表姐并无反感,他反感的是让表姐做自己的终身伴侣。

      光绪十三年正月十五日,慈禧太后为十七岁的光绪皇帝举行了“亲政大典”,宣布撤帘归政,然后以训政的形式操纵国家政权。此时,还有一件不能再拖的大事儿,那就是光绪皇帝的婚姻。

      慈禧决策,轰动朝野

      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十分重视人口的繁衍,怎样才能增殖人口呢?办法之一就是早婚。当时,十六岁就算成年人了,在此前后,男孩子要娶妻成家,皇帝是万民的表率,当然不能例外。所以,顺治、康熙皇帝都是十四五岁就迎娶了皇后,而此时的光绪皇帝已经到了十七岁的“大龄”,却还是个“单身青年”,这就有点儿说不过去了。

      当时,中国的年轻人都没有婚姻自主权,一律由父母做主,这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皇家也是如此。当时光绪帝未婚,责任显然在他的养母慈禧太后。其实,慈禧之所以不给光绪帝张罗婚姻大事,说到底还是权力的贪欲。众所周知,结婚是年轻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光绪帝一旦举行大婚典礼,迎娶皇后,就不再是个孩子了,慈禧连训政的理由也没有了。为了使自己的权力不受损害,慈禧宁肯牺牲光绪帝的幸福,以致造成了光绪皇帝十七岁未婚的结果。

      转眼到了光绪十四年,光绪帝十八岁了,他的婚姻大事实在不能再拖了。朝野上下敢怒不敢言,人们心中暗骂慈禧自私自利,不近人情。谁想到这年的六月十九日,慈禧突然宣布了两个决定:其一,将于明年正月举行光绪帝的大婚典礼;其二,光绪结婚后自己不再训政。为此,慈禧命令钦天监挑个好日子。群臣十分惊讶,不知慈禧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想跟慈禧客气客气,劝她继续训政,又怕得罪了已经成年的光绪皇帝。正在疑虑间,光绪下发谕旨,表示尊重皇太后的决定,并希望皇太后从此“稍资休息”,不要像以前那样忙得废寝忘食。既然光绪已经表态,群臣就更不好说什么了。

      可能有人会问,在慈禧确定光绪帝婚期的时候,尚未给皇帝选皇后,那么光绪跟哪个女孩子结婚呢?其实,这个问题大可不必挂心,皇帝想跟谁结婚就跟谁结婚,不用征询女方及其家长的意见。当然,实事求是地说,不是光绪想跟谁结婚,而是慈禧让他跟谁结婚的问题。那么,慈禧是什么意思呢?

      择立侄女,牺牲光绪

      慈禧早就胸有成竹,但按皇家传统,程序还是要走。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她一面布置婚礼的各项程序,规划预算,一面以极大的热情着手选秀。有条件入选的女孩子被分批领进宫中,慈禧率领亲信女眷,集思广益,认真地品头论足。几经淘汰,到光绪十四年初冬,只剩下了五个女孩子,未来的皇后将在这五人中产生。

      中国人把婚姻视为终身大事,确实,将哪个女孩子立为皇后,不仅关系着皇室的血脉繁衍,也影响着皇室的和谐和睦。为了保证自己影响力的长盛不衰,慈禧一定要选一个中意的儿媳妇。当年同治皇帝选皇后的时候,慈禧还不能一手遮天,结果亲生儿子跟慈安太后一条心,把不合自己心意的阿鲁特氏立为皇后,现在不同过去,慈禧大权在握,信心满满。

      光绪十四年十月初五日,最后拍板的时刻到来了。在体和殿,慈禧太后稳坐宝座,光绪帝第一次被叫来参与,很不自在地站在慈禧的身旁。后面站着慈禧的养女荣寿公主以及福晋命妇等人,气氛严肃,鸦雀无声。室外雨雪交加,寒风凛冽,说是为皇帝选皇后,但没有一点儿喜庆的气氛。

      在慈禧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一柄白玉如意、两个绣花荷包,得到玉如意的女孩子就是未来的皇后,两个荷包则送给未来的嫔妃。可见,在这最后一轮的选拔中,五个女孩子中将有一人成为皇后,两人成为嫔妃,其余二人淘汰出局。根据《花随人圣庵摭忆》记载,慈禧指着玉如意,对光绪帝说:这五个女孩子个个百里挑一,但毕竟是你自己的终身大事,一会儿皇帝看谁中意,把玉如意递给她就是了。

      光绪帝一半儿是客气,一半儿也确实是六神无主,赶紧回答:“此大事当由皇爸爸主之,子臣不能自主。”慈禧做出开明的样子,一定要光绪帝自己挑选,光绪帝没有再客气,应承下来了。

      五个衣着朴素、不染铅华的女孩子应召而至,依次行礼,自报履历,然后低头站在那里,任凭众多目光反复审视。光绪帝定睛一瞧,十分惊讶,原来,排在候选者第一位的就是慈禧的亲侄女!难道光绪帝认识慈禧的侄女?其实,何止认识,光绪帝的生母是慈禧的亲妹妹,

      所以,慈禧的侄女跟光绪帝是表亲关系,比光绪帝大三岁,是嫡亲的大表姐,小时候经常进宫,跟光绪帝做过游戏,算是童年的玩伴之一。光绪帝做梦都想不到表姐会成为皇后的候选人,而且,自己现在是“大龄未婚青年”,表姐其实就是个“剩女”,二十一岁还没有找婆家。她身高不矮但有些驼背,脸型不短却时常哭丧着脸,没有一点儿讨人喜欢的地方,跟其余四位佳丽相比,最好的形容就是把“鹤立鸡群”这句成语颠倒过来。

      光绪帝胸中顿时升腾起一股无名的怒火,他明白,大表姐“过五关斩六将”,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淘汰走到今天,就是慈禧事先安排好的,看来终身大事已成定局,却口口声声让自己挑选,真是虚伪到了顶点!光绪帝天生犟脾气,一方面不满慈禧的安排,另一方面实在是看不上表姐,他拿起玉如意,绕过表姐,审视起其他四位佳丽。只见风韵气质各不相同,他顿时感觉眼花缭乱,不知该把玉如意递给谁了。

      光绪帝踌躇了一会儿,拿着玉如意来到一个容貌秀美的女孩子跟前。这个女孩子是江西巡抚德馨的女儿。眼看自己的侄女即将落选,慈禧顾不上刚刚做出的承诺,厉声喊道:“皇帝!”光绪帝一回头,看到慈禧严厉的目光和示意的眼神,一阵心潮涌动。经过短暂的思想斗争,他知道拗不过慈禧,只好步履沉重地走到表姐跟前,递过玉如意,然后掉头返回。表姐叩头谢恩,光绪帝理都没理。

      场面十分尴尬,桌子上还放着两个绣花荷包,那是给未来的嫔妃准备的,可光绪帝却不选了,他撅着嘴站在一边儿,眼睛看着天花板。慈禧索性包办到底,她让荣寿公主将荷包递给排在队尾的两个女孩子,结束了选秀,然后下发谕旨,向天下宣布:

      兹选得副都统桂祥之女叶赫那拉氏,端庄贤淑,着立为皇后……原任侍郎长叙之十五岁女他他喇氏,着封为瑾嫔。原任侍郎长叙之十三岁女他他喇氏,着封为珍嫔。

      这道谕旨真是“别致”,它交代了瑾嫔和珍嫔的年纪--十五岁和十三岁,偏偏回避了皇后的年纪。显然,这是不想让天下人知道皇帝娶了一个“大龄女青年”。按当时的标准,女子二十一岁是个应该隐讳的年龄了。古往今来,女性对年龄都比较敏感,其实,真正敏感的是那些已经不是女孩子,却依然要“冒充”女孩子的人。

      对慈禧的这一选择,该怎样评价呢?

      实事求是地说,慈禧做得过分了。在清朝的历史上,对皇后的选择大多并不是出于皇帝个人感情的取舍,为了国家的利益,皇帝往往要做出牺牲。比如,清朝皇后中蒙古女子不少,因此跟蒙古各部落建立了血肉相连的亲密关系,保证了国家北部边疆的稳定。然而,此次光绪帝虽然做出了牺牲,但并不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而是为了慈禧太后及其家族的私利。

      慈禧太后出身于破落的官僚家庭,祖辈都在官场上度过,但都没有担任过显赫的官职。比较而言,父亲做过四品道员,算是最大的官儿了。早在慈禧年幼的时候,爷爷因户部银库的亏空案被投进刑部大牢,因此几乎倾家荡产。咸丰二年她被皇帝选为贵人的时候,也是她的家族处于最低谷的时候。

      谁能想到,十年后时来运转,咸丰帝驾崩,儿子继承皇位,慈禧母以子贵,升为太后,并以垂帘听政的方式执掌国家政权。按说破落的娘家必将重振门楣,但事实并非想象的那样简单,关键是她那两个兄弟较着劲儿地一个比一个不争气,抽大烟、玩鸽子、斗蛐蛐,靠着姐姐吃软饭。一见到这两个败家子,慈禧的气就不打一处来,轻则不理不睬,重则一顿臭骂。

      当然,骂归骂,还不能撒手不管。哥哥死在光绪初年,遗属生活困难,慈禧每月给哥哥家里大人四两白银、小孩二两白银的生活费,维持勉强糊口的生活状态。比较而言,弟弟桂祥境况稍好些,挂名副都统的闲差,有职无权,虽然也不争气,但一口气儿生了一串儿闺女。慈禧把这些侄女陆续指婚给王公做福晋,弟弟因此跟皇族攀亲,虽说是吃软饭,但毕竟是靠女儿、女婿养活,比直接靠姐姐接济硬气些。这回慈禧把他的女儿选为皇后,桂祥因此成了不折不扣的皇亲国戚,从此脱胎换骨、扬眉吐气了,慈禧也跟着脸上有光。

      其实,慈禧将侄女选为皇后,固然是为了照顾娘家,但自己的利益才是根本的出发点。随着光绪帝大婚,慈禧将移交政权,儿子大了不由娘,娶了媳妇之后更容易跟她这位养母分心眼。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她选择侄女做皇后,目的是为了在退休后继续操纵皇帝。可见在光绪帝选皇后这件事儿上,慈禧私心很重。最出格的是,既然光绪帝已经屈服,将玉如意递给了慈禧的侄女,慈禧也应考虑一下光绪帝的感受,将他相中的江西巡抚德馨的女儿选为嫔妃,可慈禧怕这个貌美如花的女孩子对其貌不扬的侄女构成威胁,居然把她淘汰出局。可见,慈禧除了个人私利以外,一点儿也不考虑光绪帝的幸福,不能不说做得过分了。

      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四日,大婚典礼拉开了序幕,皇后妆奁开始进宫。所谓妆奁就是嫁妆。当年同治大婚,皇后家的妆奁是“六百抬”,分六天运进皇宫。光绪岳父桂祥的家底儿有限,除了皇家买单的部分以外,自己添的钱不多,所以,妆奁仅有“二百抬”,分两天运进宫去。这些妆奁有衣服鞋帽、钟表首饰、家具摆设、生活用品等等。送给姑爷的礼物是两柄轻飘飘的金如意,装在漂亮的盒子里,由四个身穿花衣的壮汉抬着。内务府和步军统领衙门派人沿途照料,维持秩序。

      正月二十七日,光绪帝身穿红色的龙袍,前来慈宁宫给慈禧太后行礼,报告婚礼即将开始。光绪面无表情,例行公事地行礼之后,就前往太和殿,布置娶亲事宜,派使节前往桂公府册封皇后。此前,两位“姊妹花”瑾嫔和珍嫔已经进宫,她们将在皇后进宫的时候跪迎。

      跟民间娶亲不同,一则皇家按照古代的规矩,在天黑的时候举行婚礼;二则皇帝是不会上门迎娶的,他在乾清宫等着。接近午夜,迎亲的队伍出宫前往桂公府,差不多是第二天凌晨的时候,皇后乘坐十六人抬的大轿,从大清门进入了紫禁城,在乾清门下轿,跨过火盆、马鞍,被搀扶到坤宁宫,跟光绪帝行合卺礼。大婚礼成,光绪又到慈禧住处请安,然后还处理了几件国家大事,中午陪慈禧看戏,忙活到晚上,才来到坤宁宫,跟皇后共度洞房花烛夜。按民间的规矩,还有一道程序--闹洞房,但皇帝的洞房无人敢闹,所以宫中悄无声息。据皇族后人传说,光绪帝在洞房中扑在既是表姐又是皇后的隆裕怀里痛哭流涕。按说他对表姐并无反感,他反感的是让表姐做自己的终身伴侣。可见,慈禧太后为了自己的利益做出的选择,不仅毁了光绪帝的幸福,也造成了侄女守活寡的悲惨结局。

  • 热点推荐
    01唐朝时期的酷刑到底是什么样的 竹板夹住身子并没有那么简单02大饥荒事件 三年自然灾害 大饥荒是怎么造成的 03古代员外到底是什么 放到现在相当于什么级别04托雷怎么死的?05揭秘古代最温柔的刑法,山羊刑法到底是什么?06历经同治、光绪两朝的皇帝老师,翁同龢最后结局如何?07刘统勋:堪称乾隆朝第一名臣,他死后乾隆痛哭流涕08古代春节一般放几天假?09杨阜:一生侍奉了魏国三代君主的忠臣,知名度怎么不高?10他是安禄山的养子,李宝臣为何进了凌烟阁 ?11浅谈宋朝的祠禄官制度,在历史上有何影响?12古代赶考的书生身上带着很多的盘缠 土匪为什么不直接对他们下手13本雅失里斩杀明朝使者引起的一场战争,十万明军惨败14朱温的一生无所畏惧,为何却怕这个弱女子?15一起看看清朝宫廷美食,康熙平时都吃什么?16赵飞燕身为一个出众的绝世美人 她为什么不能成为四大美女之一17苏秦有多厉害?18为什么众多大臣拼命反对明武宗朱厚照南巡?19一生赫赫战功的多尔衮,为什么不登基呢?20宋朝虽然有让人诟病的地方 但在养老方面做得确实很好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