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史料杂谈

    唐朝皇帝看不出节度使的危害吗 节度使为什么能在唐朝内部兴盛起来

      引言

      在唐代历史上有一个争议十分多的地方行政制度,这就是“节度使制度”。

      “节度使制度”在一定的时间内稳定了大唐帝国的边疆,也为大唐帝国的繁荣起到了一些良好的作,但是它在后期同样也引起了安史之乱,而这也是大唐帝国衰落的开始。

      在当代学界,总体上来说,对于“节度使制度”还是没有太大好感的,并且很多史学家认为,正是因为节度使制度才导致大唐帝国的衰落和毁灭。

      节度使制度简单来说就是王朝将某一个边境地区的一部分交给节度使来掌管,节度使在当地拥有行政权,铸币权和军事统领权等一系列的权利。节度使在自己节镇内的权利其实并不逊色于皇帝,甚至很多节镇内的人民只知道节度使而不知道皇帝。

      那么作为唐王朝最高统治者的皇帝,又怎么可能看不出节度使这种制度所存在的危害性呢?

      特别是将节度使制度推广到了整个大唐的唐玄宗并不是一个愚蠢的皇帝,这位曾经开创了开元盛世皇帝又到底为什么要将节度使制度在大唐帝国内部发扬开来呢?这里面究竟有着怎样的秘密?笔者从多方面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节度使制度可以在大唐帝国内部兴盛起来?

      大唐帝国面临着严重的外患

      1、大唐帝国的疆域太大了

      自唐太宗继位以后,大唐帝国就开始了对外扩张的道路。自大唐建国以来,连续击败了突厥,高丽,龟兹等国,将帝国的疆土扩展到了西域和朝鲜半岛,将草原也同时纳入了帝国的统治。

      由此建立自汉人王朝有史以来最庞大的疆域的帝国,领土一度达到了1300多万平方公里,这在汉人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但是过于庞大的疆土,也会带来很多的麻烦。以当时的通讯手段根本没有办法完成对如此庞大疆域的管控。所以自打帝国建立以来,来自于各地的叛乱和反抗就一直不断地影响着大唐帝国再各地的稳固统治。

      过于庞大的领土使得帝国不可能对每一个地方都实行完全有效的统治,帝国在很多地方都只能采用绥靖政策的手段来进行间接的统治。比如说设立个各级都护府或者节度使节镇统管当地的行政。但是这样的手段也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帝国的边疆区民族问题复杂,多民族混居的情况下也产生了更大的矛盾。

      据史料记载:“大唐帝国在建国之后就在不断的对外扩张,经过了数代之功,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帝国,将自己的统治范围扩张到了中亚地区。”

      况且复杂的民族问题会带来严重的行政问题,来自大唐帝国的行政官员很难对当地的各族矛盾进行完美的调节,而原先各地统治者有都或多或少的不满大唐帝国在本地区的统治而时常掀起反抗。

      为了维持在庞大疆域各族的统治,大唐帝国必须对各地设立接镇,这样有利于当地的行政便利。来自于各地的节镇可以有效的镇压当地的叛乱,节度使制度确实可以提高当地的行政效率,也可以促进当地的稳固和民族交流,在节度使制度刚刚建起的初期,确实对各地的稳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帝国后勤制度的崩溃

      大唐帝国自建立以来,一直不断的在对外发动战争,连年不断的战争严重影响到了国内的稳定,而过于漫长的补给线,也导致了大唐帝国的前线部队出现了严重的补给问题。

      很多军队没有办法及时的得到来自于后方的兵力和物资补给,这就严重影响到了边境部队战斗力。

      况且随着时间越来越长,帝国的政治变得越来越腐败,很多的腐败官僚开始贪污,很多来自于后方的补给物资,很难运送到前线部队的手上。依靠国内的后勤补给,越来越没有办法满足于前线部队的作战需要。

      大唐帝国在很多边境节镇设置了许多的守备堡垒,或者将军队的军属迁往边境进行军垦,使得戍边军团完成物资上的自给自足。

      这样的手段自然从很大的程度上缓解了各地部队所需的后勤,在很多的守备堡垒也确实完成了军队的自给自足。但是有了人也就需要一套完整的行政制度去管控当地的日常事务,而如果一切都需要从大唐帝国的中央进行管控的话,所需要的周期过长,行政效率过于低下,在这种情况下,边境节镇的出现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各地的节度使可以对当地的后勤问题和物资调动问题进行协调,并且鼓励当地农垦开垦出来大批的良田来满足前线的军事需要,并且还可以向帝国的中央政府提供大笔财政税收。

      这样比从中央派遣官员来治理,拥有着更低的行政成本,同时又有着更高的行政效率。

      所以在大唐帝国中晚期,中央对于地方的管控越来越弱的情况下,节度使制度也就应运而生了,这是一个可以同时满足前线的军需,又可以保障后勤的重要补给制度。

      由此可见,节度使制度的出现是有着其历史必然性的,是顺应当时的时代潮流所出现的。只不过在后期的发展中,节度使制度逐渐脱离了中央帝国的管控,反而发展成了威胁到帝国稳定的毒瘤,但是不可否认是节度使制度的出发点是好的,也确实在当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前线部队的后勤压力,为帝国部队守卫边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所以要清楚的认知节度使制度是一个拥有两面性的制度,他有着好的地方但是同时也有不好的地方。

      大唐帝国内部面临着很多的矛盾

      1、大唐帝国的政治越来越腐败

      在每一个封建王朝的历史中,都免不了会受到严重的腐败问题所影响,而大唐帝国也同样不能免俗。后来唐玄宗继位,他在继位初期英明神武,确立了很多的新式制度,并且彻查天下户口,大幅度加强了唐帝国的国力,带来了兴盛,也延续了之前的贞观之治和永徽之治,开创了大唐帝国的盛世。

      开元盛世,是大唐帝国历史上最兴盛的时期之一。

      据史料记载:在唐玄宗执政后期,帝国国内饿殍一片,很多受灾的平民甚至得不到国家的补助,帝国内部越来越不稳定,国家有着崩溃的可能。

      作为开创这个盛世的皇帝,唐玄宗本人自然拥有着很大的威望。但是随着时间的进行,唐玄宗自己也开始逐渐懈怠于朝政,长时间的皇帝生涯使得他逐渐痴迷于奢侈和享乐。这直接导致了大唐帝国社会整体上行下效,在整个天宝年间出现了一种奢侈盛行的现象,这对于大唐帝国的国力来说是极大的消耗。

      而且唐玄宗自身的腐败堕落也使得她任命了很多奸臣上位,在唐玄宗执政中晚期有很多的奸臣执掌朝政。这进一步破坏了大唐帝国的政治清明和政治稳定性,这些奸臣买官鬻爵,使得大唐帝国的社会变得极度不稳定,国内很多地方都民不聊生。

      正是这样的政府腐败和皇帝本身的懒惰,催生了节度使制度。因为皇帝自身并不想管自于边境的无限琐事,不断的影响自己的心情,从而设立了一系列的节度使来稳定边边疆的同时,也为自己减轻压力。

      皇帝本身已经没有那么大的精力来掌控这个庞大的帝国,所以他需要帮手来为自己守护天下,而日渐年老的皇帝也显然失去了以前的贤明,他将很多有野心的人放在了节度使的位置上,比如说安禄山。唐玄宗命令安禄山同时担任河东,范阳和平卢三镇节度使,他手下的掌握兵力接近20万,而这几乎是大唐边镇军队中的1/3。

      河东、平卢、范阳三镇几乎掌握着大唐帝国全国最精锐部队,这三镇大军也是除了安西铁军以外是大唐帝国最具有战斗力的军队,正是因为政治腐败催生的节度使制度也最后导致了大唐帝国由盛转衰。

      2、 府兵制的毁灭

      大唐帝国在建立之初实行的是府兵制的兵役制度,就是绝大部分的士兵都是在战时为兵,平时为农。整个帝国将军队藏于民间,一旦发生战争,这些农民就必须自备武器来到各地的折冲府,为国而战。

      因为府兵制度,大唐的军队是需要自备武器和装备的,这就导致了能成为军人的农民,一般来说都是富农阶层。而随着时间的进步,土地兼并之严重,让富农阶层也逐渐失去了他们的土地,他们没有钱维持自身的武器装备和日常的军事训练,这也就直接导致府兵制的日渐败坏。

      在唐玄宗时期府兵制度已经接近崩溃,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唐玄宗时期设立了越骑制度,也就是木柄直是慕冰之也同样在很短的时间内面临着腐朽,但是大唐帝国同时又面临着严重的边患,所以她们就需要另一种制度来维系军队战斗力,从而保证帝国边境的安稳。

      节度使制度随之出现,唐王朝向全国各地派遣节度使并且命令他们在当地招募部队训练从而维系帝国边境的安稳,这也是府兵制覆灭以后,帝国对于当时现状的一种无奈妥协。

      结语

      节度使制度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它确实在一定的时间内稳定了帝国的边境,但是毫无疑问,这是一把双刃剑,在唐玄宗执政后期,随着节度使日渐脱离了中央的管控,最后将燃起摧毁整个大唐帝国的火焰。

      参考文献

      《后唐书》

      《西域简史》

  • 热点推荐
    01大饥荒事件 三年自然灾害 大饥荒是怎么造成的 02托雷怎么死的?03唐朝时期的酷刑到底是什么样的 竹板夹住身子并没有那么简单04古代员外到底是什么 放到现在相当于什么级别05乌兰夫家族是个什么样的家族?06揭秘古代最温柔的刑法,山羊刑法到底是什么?07历经同治、光绪两朝的皇帝老师,翁同龢最后结局如何?08刘统勋:堪称乾隆朝第一名臣,他死后乾隆痛哭流涕09古代春节一般放几天假?10古代凌辱女囚的潜规则 坐牢丢贞操被迫“卖肉”11杨阜:一生侍奉了魏国三代君主的忠臣,知名度怎么不高?12浅谈宋朝的祠禄官制度,在历史上有何影响?13他是安禄山的养子,李宝臣为何进了凌烟阁 ?14古代赶考的书生身上带着很多的盘缠 土匪为什么不直接对他们下手15本雅失里斩杀明朝使者引起的一场战争,十万明军惨败16朱温的一生无所畏惧,为何却怕这个弱女子?17一起看看清朝宫廷美食,康熙平时都吃什么?18一生赫赫战功的多尔衮,为什么不登基呢?19苏秦有多厉害?20赵飞燕身为一个出众的绝世美人 她为什么不能成为四大美女之一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