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史料杂谈

    揭秘:抗元名臣文天祥为什么会默许弟弟降元?

      文天祥有很多头衔,比如文学家、政治家、爱国诗人、民族英雄、抗元名臣等等。在这众多的头衔中,最为人所瞩目的,应该就是“抗元名臣”了,因为文天祥用了一生来抗元。

      作为南宋的状元丞相,他在国家危难之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起兵勤王。兵败被俘后,面对敌人的种种利诱,文天祥宁死不降。

      当对方要他写信,劝降南宋另一抗元名将张世杰的时候,文天祥直接写了首《过零丁洋》给他们。尤其最后两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让文天祥成为舍生取义的楷模。

      大家对于文天祥都很熟悉,却很少有人知,文天祥还有两个同母弟弟,文璧和文璋。关键是,他的两个亲弟弟,竟然还投降了文天祥这辈子最恨的元朝。更令人想不到的是,文天祥还默许弟弟降元。

      据《宋史》记载,文天祥被处死后,他的妻子欧阳氏收拾他的尸体,发现了他就义前所写的绝命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既然他就义前,仍说自己今生无愧,为何还会默许弟弟降元呢?

      我们先从文家兄弟的经历讲起。文天祥一共有三个弟弟、三个妹妹,而其中一个弟弟文霆孙早逝,所以就剩下文璧和文璋。兄弟三人一起读书,当文天祥考中状元后,两位弟弟也先后中举。

      之后,兄弟三人因入仕而各奔东西,可文天祥仍然常常写信,教弟弟应该如何做人、如何做官。德祐元年,元军渡江侵宋,时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闻讯后,立刻决定在赣州起兵勤王,并奏请让弟弟文璧当自己的助手,兄弟正式开始并肩作战。

      不久,他们的祖母去世,文天祥由于战事紧急不能回家,只好由弟弟文璧赶回去守孝。文璧刚刚陪伴一家老小回到老家,朝廷又命他出任惠州知州。为了保证母亲、妹妹,以及文天祥妻儿的安全,文璧便将一家人全部接到惠州。所以在兄弟三人积极抗元这段期间,文家人也是饱受颠沛之苦。

      祥兴元年,文天祥被俘,紧接着南宋灭亡。这也就意味着,文家兄弟从此刻起,正式失去了效忠的对象。这时候文璧和文璋兄弟俩,就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在他们前面只有三条路可以选:殉国、逃亡、投降。

      首先南宋已经君死国灭,国土陆沈,殉国已无对象。其次文家人口众多,且大部分是女眷,要逃亡起来很难,很容易被元军抓住。最后为了保证整个文氏家族,唯一能选的,就只有投降。

      于是文璧和文璋商议之后,便以惠州城降元。即便如此,兄弟二人并不想为元朝效力,所以带着家人回到老家,打算就这样隐居过一生。谁知元朝不肯放过文家兄弟这样的人才,多次下诏要文璧到大都受封。

      后来文璧被任命为临江路总管兼府尹,朝廷同时允许他去探望,当时正被关押在大都狱中的哥哥文天祥。当文天祥知道弟弟已经降元后,只写了一首诗:“去年别我旋出岭,今年汝来亦至燕;弟兄一囚一乘马,同父同母不同天;可怜骨肉相聚散,人间不满五十年;三仁生死各有意,悠悠白日横苍烟。”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文天祥并没有责怪弟弟,反而在之后的时间里,一直与弟弟保持着通信往来。而真正证明,文天祥默许弟弟降元的,是他给文璧儿子写的信中,所表达的态度。

      文天祥在信中写道:“吾以备位将相,义不得不殉国;汝生父与汝叔姑,全身以全宗祀。惟忠惟孝,各行其志矣。”他深知自己作为南宋丞相,肩负为国为民的重任,所以必要时,只能以死殉国,这样才无愧于宋朝亡君,无愧于宋朝遗民,无愧于自己的人生信条。

      但文璧和文璋不一样,他们所处的位置不同,在宋朝的影响也不同。作为偏处一隅的地方官,只要曾经尽力为国家付出过就可以了。当然国灭了,官员也可以选择殉国。可南宋已经复国无望,就算赔上文家全族性命也是无济于事。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选择投降,才能保住文家全族的性命,留下文家血脉,才能将文家的精神传承下去。

      其实当初文天祥在狱中收到女儿的信,知道妻子和女儿都在宫中为奴时,他便明白,只有投降,一家人才可能团聚。可他不能因为自己的妻女,而丧失气节,这样做就太自私了。所以他才会默许弟弟投降,这样就能保住所有人。

      但降敌这件事,毕竟不能被外人所理解。历朝历代有不少文人,都对文家兄弟一褒一贬,一边颂扬文天祥舍生取义,一边怒斥文璧、文璋卖主求荣,就连乾隆皇帝都指责说:“子不知终弟受职,应难地下见其兄。”

      既然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兄尽忠、弟尽孝”有何不可呢?难道真的要赔上文家全族的性命,才能算得上是“爱国”吗?事实上,文璧选择降元后,也做到了于国于家,无愧于心。

      首先为了保卫全族,只有文璧一人做了元朝的官,文氏一族都隐而不仕。他上任后,尽心尽力救助南宋遗民,史书记载:“念广民兵后疮残,凡可以救民于水火与衣冠于涂炭者,尽心焉。”可见他是不忠元朝君而爱民。

      之后他设法买回文家祖屋,建立家庙,祭祀祖先。又为哥哥文天祥建祠纪念,找回了流落在外的大嫂欧阳氏,将其接回家乡安心养老。他还想尽办法收集文天祥的作品,为哥哥出版遗著。可以说文璧挑起了当家重任,尽心尽力照顾着文家全族。

      可是他在做这一切的时候,却要背负着“叛徒”的骂名。死多么容易,但要在活着的时候,一面肩负于国于家的重任,一面忍受着世人的指责,才是最不容易的。

      因此今后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我会对文璧的降元之举多一份理解,也能够明白文天祥,为何会默许弟弟降元。

  • 热点推荐
    01大饥荒事件 三年自然灾害 大饥荒是怎么造成的 02托雷怎么死的?03唐朝时期的酷刑到底是什么样的 竹板夹住身子并没有那么简单04古代员外到底是什么 放到现在相当于什么级别05乌兰夫家族是个什么样的家族?06揭秘古代最温柔的刑法,山羊刑法到底是什么?07历经同治、光绪两朝的皇帝老师,翁同龢最后结局如何?08刘统勋:堪称乾隆朝第一名臣,他死后乾隆痛哭流涕09古代春节一般放几天假?10古代凌辱女囚的潜规则 坐牢丢贞操被迫“卖肉”11杨阜:一生侍奉了魏国三代君主的忠臣,知名度怎么不高?12浅谈宋朝的祠禄官制度,在历史上有何影响?13他是安禄山的养子,李宝臣为何进了凌烟阁 ?14古代赶考的书生身上带着很多的盘缠 土匪为什么不直接对他们下手15本雅失里斩杀明朝使者引起的一场战争,十万明军惨败16朱温的一生无所畏惧,为何却怕这个弱女子?17一起看看清朝宫廷美食,康熙平时都吃什么?18一生赫赫战功的多尔衮,为什么不登基呢?19苏秦有多厉害?20赵飞燕身为一个出众的绝世美人 她为什么不能成为四大美女之一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