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史料杂谈

    崇祯帝刚开始全力清除宦官集团,为何后期又大量使用宦官?

      朱元璋在开国不久,便特意对内廷制订一条“铁律”,即宫中宦官绝对不允许干政,为了从根本上杜绝他们染指政治,特意规定宦官不得读书认字,让他们成为文盲,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历代宦官乱政的弊端。并发狠说:“内臣不得干政,犯者斩。”朱元璋的先见之明却未能阻止宦官干政,相反有明一代,宦官乱政的现象愈演愈烈,成了大明王朝的最大毒瘤。

      明朝天启七年(1627)的八月,刚刚年满17岁的朱由检接替明熹宗成了崇祯帝。此时的大明王朝已经被折腾的气息奄奄,内忧外患。崇祯认为之所以朝政日下与阉党乱政有着重要关系,不断巩固权力后,用高超的手腕,一举拿下阉党魁首魏忠贤,一时天下称快。史载“时党势甚炽,外廷汹汹,虑有他变”,“上下不动声色,神明独运,无一人之助,而诛逐元凶,再安社稷,天下翕然诵圣智焉。”

      这种干净利落的手法,显示出了崇祯的能力,魏忠贤经营多年盘根错节的巨大宦官势力已经遍布朝野,却没想到,在“无一人之助”的情况下迅速将其连根拔除,让整个大明官员佩服得心服口服。 此后崇祯下谕:“内臣非命不得出门”,以防止宦官干预朝政,然而就在他全力清除宦官集团时,却又重蹈其父兄覆辙的怪圈。

      崇祯登基的第二年,太监曹化淳被提升为提督江南织造,不久,又令他提督东厂,后又把锦衣卫指挥权交给他,与此同时崇祯又任命高启潜监宁锦兵饷;张彝宪管理户部、工部两个重要部门,唐文征亲督京营,王迎朝监行营等等。两年后,崇祯又叫内臣王应朝、邓希绍监视关、宁兵粮及各边抚赏,从此宦官侍又掌握朝中的政治、军事、监察、任免等大权。自此大权在握的宦官们“自是衔宪四出,动以威倨上官,体加于庶司,群相壅蔽矣。”《明史纪事本末》

      这些都暴露了崇祯的最大弱点,用人不专,任而不信。他总是感到外廷大臣可以放手使用的少之又少,为此他把自己身边的心腹太监安插到要害部门,充任耳目。崇祯虽然严厉打击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却在另一手方面积极扶持重用宦官,也就是说崇祯打击的是魏忠贤等宦官,而非整个宦官集团。顺天府尹对崇祯大量启用宦官上疏劝谏说:“大小臣工岂无一人足当信任者?自古未有宦官典兵不误国者,不知危急存亡之日,舍天下士大夫,终不可与共安危。”《国榷》

      崇祯在位的17里,先后更替了内阁首辅五十人,一些人虽然并无才干却善于揣摩崇祯心理,博得崇祯好感。而许多有识之士则在党争的过程中被排挤甚至死于非命,使得本来人才缺乏的明朝,陷入严重的人才危机。在处死袁崇焕不久,崇祯派出宦官直接对边防事务指手画脚,一天内连上六个情况汇报,都得到崇祯首肯。吏科给事中熊开元希望崇祯能够收回成命,停止派遣内臣,以便统一事权。崇祯接到奏疏后批驳说:“遣用内员自有裁酌,不必过为疑虑。”《崇祯长编》

      对于使用宦官内臣,崇祯也说出了不得已的苦衷:“文武各官,朕未尝不信用,谁打起精神实心做事?只一味朦徇诿饰,不得已差内臣查核,原出一时权宜,若是差来不行,差他做什么?你们外臣果有肯做事,朕何必要用内臣。”当时对于皇帝使用宦官的危害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宦官内侍之流,若用为耳目,即耳目蔽,用为心腹,即心腹病。驭之之道,在使之畏法,不可使有功,畏法则检束,有功则骄恣。”《明史》

      崇祯九年,张元佐为兵部右侍郎,镇守昌平,时内臣提督天寿山即日赴任,张元佐却三日仍未出发,崇祯对阁臣感叹说:“内臣即日就道,而侍郎三日未出,何怪朕用内臣耶。”崇祯求治心切,希望加快政治运行效率,面对外臣的效率低下,不能跟上他的节奏,道出了崇祯用人的无奈。

      大量使用宦官引起了朝臣的极大恐惧感,担心再度培养出另一个魏忠贤。对此不少朝臣上疏,劝谏皇帝勿用内臣,但收效甚微。张彝宪被任命为总理户、工二部钱粮时,六科给事中官员联名上书,对崇祯一日之内四遣内臣提出强烈批评:“天启七年八月我皇上登极,尽撤镇守内臣,天下翕然称颂。内臣不与政事,是高皇帝规定的家法。”

      崇祯对群臣的反对曾对礼部尚书闵洪学说:“朕览卿等公疏为遣用内臣一事,太祖明训朕岂不知,但成祖以来亦有间用者,皆出一时权宜。况天启年间所遣,朕尚撤之,岂至今反用?朕又何尝不信任文武,无如三四年来弊坏不堪,朕是不得已,以权宜用之,若文武诸臣实心任事,撤亦不难。”《崇祯长编》

      在崇祯的想法里就是整个大明官僚系统没有真正干活的,相反是扯皮敷衍,在其位不谋其政。此后迫于压力,崇祯虽然将监视太监撤回,但让高起潜仍在关宁督理军务,“嗣后军情紧急,他又故伎重演,纷纷启用内臣,及至灭亡都不曾醒悟到此举非明智之举。”《天府广记》此时农民起义军力量日益壮大,东北的满洲人南下脚步越来越紧迫,而明朝内部却“无事禀成为恭,寇至则推诿百出”《明史纪事本末》。

      在后期出现文官爱财,武官怕死,监军的宦官不懂军事却大权在握,常常贻误战机,互相扯皮。崇祯任用宦官的副作开始显现出来,当李自成的军队攻入京师时,内侍宦官曹化淳首先打开城门放进军队,其他宦官惊慌失措,竟说“吾党富贵自在也”,将崇祯抛抛了出来,只有一个内侍王承恩随他自杀,而那些大臣们也纷纷排队求见李自成,至此,崇祯彻底以孤家寡人的身份步入了大明的黄昏。

  • 热点推荐
    01唐朝时期的酷刑到底是什么样的 竹板夹住身子并没有那么简单02大饥荒事件 三年自然灾害 大饥荒是怎么造成的 03古代员外到底是什么 放到现在相当于什么级别04托雷怎么死的?05揭秘古代最温柔的刑法,山羊刑法到底是什么?06历经同治、光绪两朝的皇帝老师,翁同龢最后结局如何?07刘统勋:堪称乾隆朝第一名臣,他死后乾隆痛哭流涕08古代春节一般放几天假?09杨阜:一生侍奉了魏国三代君主的忠臣,知名度怎么不高?10他是安禄山的养子,李宝臣为何进了凌烟阁 ?11浅谈宋朝的祠禄官制度,在历史上有何影响?12古代赶考的书生身上带着很多的盘缠 土匪为什么不直接对他们下手13本雅失里斩杀明朝使者引起的一场战争,十万明军惨败14朱温的一生无所畏惧,为何却怕这个弱女子?15一起看看清朝宫廷美食,康熙平时都吃什么?16赵飞燕身为一个出众的绝世美人 她为什么不能成为四大美女之一17苏秦有多厉害?18为什么众多大臣拼命反对明武宗朱厚照南巡?19一生赫赫战功的多尔衮,为什么不登基呢?20宋朝虽然有让人诟病的地方 但在养老方面做得确实很好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