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史料杂谈

    古人以入仕为官为荣,为什么东汉流行"弃官"?

      曾国藩曾说“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在汉朝很多人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就是为官入仕,而且当时重农抑商非常严重,从商也算作是下九流。能够走上仕途,是很多人毕生的梦想。纵观整个汉朝的选官制度主要是察举制和征辟制,但是这给了很多官员运作的空间。

      可以将自己手上的名额恣意买卖,或者任人唯亲。除非一个人在地方上远近闻名,否则能够做官的机会还是很少的。尤其是东汉末年,就连皇帝都开始卖官鬻爵。

      (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提起辞官,最容易使人想起的便是西晋初年的张翰,他说自己想念家乡的三种美食,毅然离去。其实,辞官的现象最为频繁的还是在东汉。

      根据《后汉书》还有《三国志》的记载,东汉自光武帝起至汉少帝薨,共有六百余位官员,选择返乡。这一现象,令很多人费解,毕竟好不容易才做到了高位,又怎忍放弃?

      1. 身不由己,毅然离去

      “及天下乱,忠弃官会客会稽上虞,以公事对,耻于受辱,辞官还乡。”“疑有愧色。又与中常侍单超有仇怨。晚年与弟梁蒙居乡,不预外”。东汉的梁不疑,官至河南尹。但是因为觉得受到了地方官府的侮辱,就返乡为士。

      诸如这种情况还有很多,但是在两汉年间不论是做官还是辞官都很艰难。他们这种解印绶的弃官行为,都是属于擅离职守。因为他们没有向统治者汇报,就擅自作出离职的决定。相应的,所受到的惩罚也很多。

      比如不能像正常官员那样领着养老俸禄,而且子嗣要是想要进入官场也会受到很多限制。其实,让他们这么决绝的绝对不可能只是因为县府的不尊重。这只是一个导火索,根本原因还是当时的社会太过于黑暗。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其实,在东汉初年尤其是刘秀提出以“柔道”治国时,弃官或者辞官的现象寥寥无几。只是到了汉桓帝和汉灵帝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看不到希望,所以选择离开。

      2. 明哲保身,方为智也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儒家学说,一直为汉朝统治者所提倡。因此天下的士人,也多以儒教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论语·泰伯》中就说当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条时,就出来为官。而国家政局昏暗时,就应该退隐。国家有道而自己卑贱,则足以为耻。天下无道,而自己身享荣华富贵也是非常耻辱的。

      可见,儒家也并不全是忠君爱国的思想。显然,桓灵之时显然是无道之年。此二人不会听人劝谏,而且还任性而为。他们嗜酒如命,荒淫放荡尤其是灵帝居然亲自卖官鬻爵。官场上充斥着三教九流,各路人群。

      而其中靠着自己本事上位的,自然以此为不耻。灵帝时候,还兴起了党锢之祸。很多反对刘宏给自己亡父刘苌名分之人,全部被扣上了结党营私的帽子。一时之间,人人自危。在这期间,就有很多人为了避免灾祸,而不顾弃官之嫌,一杆子就支回了老家。

      (二)、环境动乱,小隐于野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张角利用治病救人的机会,给自己的反叛披上了宗教的外衣。他们虽然有勇无谋,但是异常残暴。因为长期受到压榨,所以在起义中对待各地的官员绝不心慈手软。只有在北海时,因为郑玄的缘故,当地才幸免于难。

      1.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后汉书·孝灵帝》“庚子,南阳黄巾张曼成攻杀郡守褚贡”。黄巾军起义,来势汹汹,张角一呼百应,群雄揭竿而起。各地的官员,就是他们的首要目标。因为平日里他们作威作福,给底层人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所以,农民军不论这位官员是好是坏,都会成为打击对象。一时之间,人人自危。所以,在这个时候也有很多官员选择辞职,以逃离是非之地。赵翼曾说“东汉朝廷平时朝廷无禁人擅去官之令,听其自来自去不过问也”。

      而且,辞官之后的影响只是取消了俸禄以及品级。对于很多人而言,这无足轻重。对于那些真正想回乡的人,这点理由也留不住他。朝廷的影响能力也有限,大不了甩袖子不干了,也没有人会去彻查。除非,是一个对朝廷有用的大官员。

      “守令未明,多望风弃官”。也有一部分人,是因为犯了错误而害怕得到惩罚,所以弃官以向朝廷言明自己请罪的决心。待到风声刚过,就会开始寻找机会继续为官。

      2. 实力雄厚,家底殷实

      想要实现人格的独立,就必须要先实现经济独立。东汉的官员,之所以能够说走就走,就是因为他们手里的资金已经足够后半生的生活。否则,也不会轻易的舍弃铁饭碗。而且,这些人在各地大多都有熟人,尤其是自己的家乡。

      完全可以去投奔自己的朋友或者亲戚,要不就是返回故乡。“世善农家,好货殖,而赈赡宗族,济养乡里”。东汉年间很多世家豪族都立起来了,他们大都为四世三公之家,朝堂内外,门生遍布,而家中的田产更是不计其数,

      这其实可以算是门阀制度的起源,就像三国时期的司马懿还有袁绍、袁术兄弟,他们都是世家大族。所以,本身的实力就不容小觑。而他们只不过是一些代表,在东汉年间与其类似的不计其数。“官员之室,连栋数百,膏田遍野”。

      用现在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有钱,任性”。这些弃官之人除了极少数外,财富积累都可谓是富可敌国。当政治前途不明朗,而且本人有可能受到威胁时,必然会选择离开是非之地。就像范滂弃官回南阳时,当地的士人纷纷出来迎接再加上本家的,共有三千余匹马。

      (三)、因人而异,真心弃官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上述的几种因素,大都是因为仕途上的不顺利。而还有一种人,是真的想要回家,陪伴自己的父母。因为很多人都是举孝廉上来的,除了那些走后门,托关系的,剩下之人都是非常孝顺。

      而且这种人往往在官场上因为太过正直,而容易受到一定的打压。况且,他们对于父母的爱也是发自肺腑的。

      1. 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汉朝一直以来都是推崇儒家的忠孝之义,而举孝廉制便应运而生。就是一个人在自己的家乡因为孝顺或者因为廉洁、正直而远近闻名以后,就很有可能获得地方官的青睐,从此走上仕途。其实,孙坚入仕也与此有关,倒不是因为他孝顺,只是在幼年时他非常勇敢,智斗匪徒。

      《后汉书》中记载,周磐为官一方,颇有政绩。而且,在文学方面也颇有造诣。更重要的是他懂礼且孝顺。所以,在有望更上一层楼的时候,因为挂念自己的母亲,所以毅然弃官。任官府再如何征辟,都不再出仕。母亲去世以后,守灵三年而后在家乡讲经释义。

      “以郡守非其人,弃官去,家无产业”。檀敷曾经是江夏八骏,但是当地的太守对其太过苛责。他毅然弃官,回家种田。但是此人并不是什么世家大族,在位时也未曾大肆搜刮钱财。所以,弃官以后的日子并不好过,与自己的子孙合穿衣服,八十而终。

      此二人都是非常有个性之人,一个有才华,另一个志气高。不愿意整日屈居人下生活。他们弃官,纯粹是因为自己不想再当官了。而不像他人一样,有着这样那样的缘由。

      2. 主少国疑,社会不许

      东汉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除了位面之子刘秀和他的儿子刘庄活到了天命之年,其他继位的君王能活到而立者就算是幸事。而他们大多人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如此年轻就薨逝,所以大都没有指定继任者。就算有指认的,这些皇帝也没有等到自己的儿子成年便去世了。

      所以,很多皇帝都是年纪很小就继位了。而这时当然也不是他们亲政。各种势力的争斗,此起彼伏,有些人会因为站错了队而遭受排挤。

      此时倒不如直接回家去做一个潇洒快活之人。“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再加上当时风流潇洒的风气也已然成型,东汉之人在经济富裕的基础上,开始了自己追求名节的生活。所以,干脆直接弃官回乡,倒也落得潇洒自在。

      “古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同其道”。东汉时期的官场风气很差,所谓道不同,而不相与谋。当整个环境都是一滩浑水的时候,清流便成了罪过。

      结语:

      总而言之,东汉弃官现象频发的主要原因就是官场风气不好,以及皇帝不是明君。让那些臣子们,看不到未来的希望。而他们大都本身非常富裕,挣下的积蓄也够维持生活。当然,还有一部分人是单纯的不想再做官,所以潇洒的离去了。

  • 热点推荐
    01唐朝时期的酷刑到底是什么样的 竹板夹住身子并没有那么简单02古代员外到底是什么 放到现在相当于什么级别03大饥荒事件 三年自然灾害 大饥荒是怎么造成的 04托雷怎么死的?05揭秘古代最温柔的刑法,山羊刑法到底是什么?06历经同治、光绪两朝的皇帝老师,翁同龢最后结局如何?07刘统勋:堪称乾隆朝第一名臣,他死后乾隆痛哭流涕08古代春节一般放几天假?09杨阜:一生侍奉了魏国三代君主的忠臣,知名度怎么不高?10他是安禄山的养子,李宝臣为何进了凌烟阁 ?11浅谈宋朝的祠禄官制度,在历史上有何影响?12古代赶考的书生身上带着很多的盘缠 土匪为什么不直接对他们下手13本雅失里斩杀明朝使者引起的一场战争,十万明军惨败14朱温的一生无所畏惧,为何却怕这个弱女子?15一起看看清朝宫廷美食,康熙平时都吃什么?16赵飞燕身为一个出众的绝世美人 她为什么不能成为四大美女之一17苏秦有多厉害?18为什么众多大臣拼命反对明武宗朱厚照南巡?19一生赫赫战功的多尔衮,为什么不登基呢?20宋朝虽然有让人诟病的地方 但在养老方面做得确实很好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