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史料杂谈

    清朝为何要官兵自制兵器?

      清代,满族贵胄占统治地位,由于本民族善骑射、贯征战的特点,早在入关以前,就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造兵制度,经顺、康、雍、乾的不断改进、完善,遂建立起一套较完整的独特的兵工生产体系,大致分为:官造,或曰宫给、官银制务、在官器械等,主要分“兵部或工部给发”的部造属之;自造或自制自备;饷造三大部分。后两者实际上都属于自制兵器,《清会典》把它们称之为“本身器械”或“本人旧有军器”。

      一、自制兵器。

      清入鼎中原以后,虽然有国家专门机构进行制式化、系统化地批量生产,但仍保留着“自备”这种造兵形式。顺治五年(1648年)规定:八旗官兵需用的盔甲、弓箭、撒袋、腰刀、枷棍、海螺等军器或者责由工部制造给发,或者领取银两自行制造。乾隆时清政府认为:官员的盔甲和其它军器“理宜自备”,使用到一定年限也还是应该“自行补造”,这样做“较官制更为坚固”,嗣后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起“其由工部制造之处,永行停止”。

      “给银令其自制”,这里的“给银”究竟是多少呢?

      清中期以前基本差不多,盔甲一项,官员最高的近29两,士兵最低的仅3两多。一般来说,以八旗新满洲为例,每人应得盔甲、长枪、弓箭等器械共折银18两8钱4分2厘4毫;腰刀、撒袋、鞍辔等共折银6两1钱6分,计算得如此精确,另外还要加上工时费,每人所得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如八旗新满洲应该具有的军器及其他物件共折价银,二等侍卫60两,三等蓝翎侍卫400两,前锋、护军等各200两。工料银两确定下来之后,由所在旗营官员持文书册表,送工部核准。工部再拟文移送有关衙门,支出银两交给各旗,官兵领取后到军需局或武备院等造兵之地自行备制。

      乾隆时还有一种情况,对于新近安插、编入都统下的新满洲营伍,因远来京师,即使给银鉴于人地生疏之故,也不好自办,所以一切应用器物改为“官办赏给”,使官兵将士真正得到“实惠”,以免中途在折算钱粮时短缺,生事端。

      自备的范围主要是京师八旗、驻防八旗(汉军仍官给)和蒙古札萨克,驻防八旗尤以东三省为最,东三省中又以盛京和吉林为甚,其种类有盔甲、战弓、梅针箭、弓箭撒袋、腰刀、火药葫芦、烘药葫芦、铅子皮袋等私用兵器以及箭靶、枪靶、炮凳、带罩水缸、铁锅、帐房(二人一架)等公用器械。

      持自备兵器的将士,如遇有升官或调往别处的情况,官员兵器听其自便,兵丁军器一律留下,然后由所在旗营头目,查验好坏、利纯程度,酌情定价,转给新补兵士使用,再从新补士兵应该领取的钱粮中,陆续扣还给原主人。

      二、饷造兵器

      自备武器的八旗官兵,到清中期以后,大多养尊处优,腐败堕落,根本不愿意再受习武练兵之苦,不再有戎装骑射之好,纷纷对“自制”愈发厌倦,但鉴于法典制度所限,为图省事,又派生出“指饷造军器”这样一种简便形式,清代兵器制造史上,又增添了一个“饷造”。

      所谓饷造,即指自备兵器内有年久损坏,或者到了更换之期,本人没有力量修制,甘心情愿从自己的俸饷银内以分批付款的办法,由官办制造给予,所用工价银两,官员于俸银内分4个季度扣除,兵士于钱粮内分12个月扣减。所有这些均编入俸饷册簿,由户部坐扣。

      三、自造兵器的由来

      乾隆皇帝在申饬了伊犁地方官吏奏请由内地代制兵器之后说:“我满洲旧习以弓马为要务,所用向皆自制”,这个“满洲旧习”,追根溯源,当起于女真社会的“牛录”。公元十五世纪中,女真奴隶社会为进行打仗和狩猎,采取了种叫“牛录”的组织形式。《钦定八旗通志》在谈到满洲佐领缘起时追述道:最初满族人遇有围猎和战争,不管人数多寡,都要跟随族党屯寨出行,参加者每人出箭,10人中推一个为首领,称牛录额真(就是后来的佐领),同行者听其吩咐而行动。“牛录”汉语意为“大错箭”,“额真”汉语意为“主”。大箭之主率部民纵蹄驰骋,事毕各自回家,归本族寨。这就告诉我们,当时使用的兵器,是各家各户的私有财产。

      杰出的满族政治家、军事家努尔哈赤,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相继统一了女真各部,为战争和统辖日益增多的归顺人口的需要,在原来牛录的基础上进一步改编成“旗”的组织。从女真国发展到后金国、大清国,这个国家是在枪林弹雨中诞生、成长的,战争是它的主要活动,战争造就了牛录,造就了八旗,因此,国家政权形式也就必然采取了八旗制度。那种最初的每人各带私人自制兵器出征参战的情况,一直影响、保留到后来,尽管有些改动和变化,但基本原则和实质内容依然如故。其主要动机和目地,可以使“兵丁等亦不失旧业,转相传习,尤于公务有益”。

      四、自制兵器的利弊。

      首先是利的方面:

      第一,有利于培养兵士们自己动手的实际操作能力,了解掌握制造技术和技巧,保障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出现等发军器的现象,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艰苦险恶的战争环境。

      第二,由于它可以就近制造,这样就减少了工厂造再入库、再领取以及来回运输等许多中间环节和麻烦,节省了经费和时间,较有效地保证了军需供给。

      第三,官兵可在不违反兵部所定制式的原则下,在质量和工艺上提出和实现自己更高的要求,使之更适合于本兵种、本部队和本人使用,尤其是需要修理、更换的兵器更是如此。

      第四,不论是给银造、指饷造,还是官办赏给,最终都属于自己。对自己的东西,当然更知道珍惜,更注意爱护,这将有利益武器的保养,有利于保持武器的良好待发状态,对于增强责任心,提高战斗力,大有裨益。

      弊的方面:

      第一,由于各地的原材料,技术装备,制造工艺,人员素质等优劣、强弱不同,还有政治、经济等原因,使得自制兵器非标准化、非制式化生产,势必影响各种兵器技术性能和整体战斗力的充分发挥。

      第二,官方在统计和折算钱粮、银两时,从中营私舞弊、弄虚作假、中饱私囊以至个人“断不能如数全得”。另外,官方还可以用“给银”这一特殊形式来贿赂党羽,扶植亲信,排斥异己。

      第三,自备兵器者,该修时不修,该换时不换,或者敷衍了事,以次充好,应付差事,而将钱粮贪污,渐渐滋生腐朽之习,武备废驰,以至后来军械缺少损坏现象十分严重,甚至发生将武器私行典当的事情,大大降低了装备质量和军队素质。

      结语

      自制兵器,在后金和清王朝上升时期,利的优势,发挥得较全面、充分,很长一段时间里,冲淡和掩饰了弊害,在晚清衰落时期,弊的一端暴露无遗,愈演愈烈,会同其它诸种因素,最终导致了清王朝的灭亡。

      嘉庆皇帝据天理教农民起义军打入紫禁城的事例,深有感慨地总结道:

      “国家修明武备,禁暴奸,必平日纪律严明,器械坚利,方足称干之用。近因承平日久,渐就废驰,卒伍既多怯儒,军器弊坏相仍,一有缓急,备御全不足。即如前月十五日,贼匪突入禁门者,仅止数十人,各处守门官兵,不能立时擒捕,甚至各门所备弓箭矛,全系观饰,不堪应用,尤为可诧。夫慎简军实,器械为先,全在坚利方能杀敌致果,即壮勇兵丁,亦不能以徒手捕贼。”

      这大段感慨,把武器看成是唯一克敌致胜的法宝两军对垒,武器的好坏,固然重要,但不起决定作用,制度和国策,应是关键。中法战争虽然胜利,但仍签订耻辱条约,丧失宗主地位。腐朽的政治,衰败的军队,落后的武器装备,是清王朝覆灭根本因素。

  • 热点推荐
    01唐朝时期的酷刑到底是什么样的 竹板夹住身子并没有那么简单02古代员外到底是什么 放到现在相当于什么级别03揭秘古代最温柔的刑法,山羊刑法到底是什么?04托雷怎么死的?05历经同治、光绪两朝的皇帝老师,翁同龢最后结局如何?06大饥荒事件 三年自然灾害 大饥荒是怎么造成的 07刘统勋:堪称乾隆朝第一名臣,他死后乾隆痛哭流涕08古代春节一般放几天假?09杨阜:一生侍奉了魏国三代君主的忠臣,知名度怎么不高?10他是安禄山的养子,李宝臣为何进了凌烟阁 ?11浅谈宋朝的祠禄官制度,在历史上有何影响?12古代赶考的书生身上带着很多的盘缠 土匪为什么不直接对他们下手13本雅失里斩杀明朝使者引起的一场战争,十万明军惨败14朱温的一生无所畏惧,为何却怕这个弱女子?15一起看看清朝宫廷美食,康熙平时都吃什么?16赵飞燕身为一个出众的绝世美人 她为什么不能成为四大美女之一17苏秦有多厉害?18为什么众多大臣拼命反对明武宗朱厚照南巡?19一生赫赫战功的多尔衮,为什么不登基呢?20宋朝虽然有让人诟病的地方 但在养老方面做得确实很好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