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史料杂谈

    战国时期乃至后世闻名的巨富猗顿 他是靠什么发家致富的

      猗顿,鲁国人,战国巨贾。原名不可考,因其兴起于河东猗氏之地,故名猗顿。其与同时代的富商范蠡齐名并称“陶朱猗顿”,猗顿善于利用身边资源,进行商业活动,最终成为战国时期乃至后世闻名的巨富。

      猗顿作为战国著名商人,在《史记》中仅留有“猗顿用盬盐起,而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这样的一句话,但是其对于商业的影响尤为重要,其商业理念等方面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先秦古籍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书籍传承过程中,或讹传、或毁坏,史书存在着失真的情况。到底猗顿靠什么发家致富的呢?

      猗顿生平及致富的不同版本

      两则史料中对于猗顿的记载:

      《史记》:“猗顿用盬盐起,而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孔丛子》:“猗顿,鲁之穷士也。耕则常饥,桑则常寒。闻陶朱公富,往而问术焉。朱公 告之曰:‘子欲速富,当畜五特。’龄是乃适西河,大畜牛羊于猗氏之南,十年之间,其滋息不可计,货拟王公,驰名天下。以兴畜于猗氏, 故曰猗顿。”

      我们结合两则史料后,可以从中得出的信息是:

      猗顿,在猗氏(河东,战国时期属魏地)兴起,靠着经商,获得了大量的财富。成为了富可敌国的一代商贾。

      那么有关猗顿的这两则史料,其中又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可以看出,两种说法差异大于共同点,那么,猗顿是凭借何种方式而走上致富之路的,我们就得对战国时期河东地区的盐业和畜牧业发展概况以及是否具备成为商品的条件进行分析。

      战国时期的河东盐池

      《汉书·地理志》曾记载了河东盐池,是这样描述的:“河东土地平易,有盐铁之饶。”

      食盐,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而位于山西省南部的河东盐池,其在南风的滋润下和阳光的沐浴下结出了自然盐晶,其味道偏苦,又被成为苦盐。上个世纪,研究中国史的日本学者曾经说:“中国文明的兴起依河东盐池而起。”原始先民们在盐池湖畔生活,利用着上天赋予的便利,在这里繁衍生息,中国最早的文明也围绕着河东盐池而开始兴起、蓬勃发展。

      河东池盐对外贸易的先决条件是:交通。只有有了便利的交通条件,才能去从事商贸活动。河东盐池位于运城盆地,处在黄河、中条山的包围之中,运输出去在交通不发达的前提之下确实是当时的困难所在。河东盐池附近的先民们沿着中条山,打通了一条虞坂古道。到了春秋时,晋献公通过战争获得了对河东盐池的统治权,接着又通过战争打败了在虞坂古道中条山南侧的虞国与虢国,在虞坂古道的基础上进一步修筑道路,河东池盐从这条路开始进入郑国、宋国等国家(今河南区域)流通。而河东池盐北边的流通区域大致与晋国统治疆域相抵。

      战国时期的文学作品《尸子》提到河东池盐是“北海之盐”,夸赞其的品质之高,如同珍宝一样。从《尸子》中关于河东盐池的表述,我们可以知道关于河东盐池战国时期的两个方面的情况:一、《尸子》将河东池盐称作“北海之盐”,体现了河东池盐在战国时期已经远销(《尸子》根据地理位置应处中原地区,将山西南部称为“北海”);二、河东池盐当时质量已经较高,生产者掌握了一定的食盐生产淬炼技术。

      在猗顿之前,晋文侯的夫人晋姜已经开始向南贩卖河东池盐。但是,在战国时期,河东盐池已然荒废,未见有关河东盐池的商业记录,猗顿就趁机填补此处的商业空白。

      战国时期河东地区的畜牧业

      战国时期河东地区的畜牧业又是怎样的一番境况呢?

      关于战国时期河东地区的畜牧业,无论史料、考古发掘都没有什么较为有力的证明材料,证明当时河东地区的畜牧业处于哪种发展水平。

      殷商时期的祭祀便有牛羊百头,侧面反应出当时以及掌握了一定的畜牧业技术,开始大规模养殖牛羊。到了武王代商,建立周朝之后家畜的饲养和管理繁殖方法有较大的进步 。如今的山西省南部,是春秋时期晋国和战国初期魏国的中心地带,为了祭祀以及给予贵族吃食用度的需要,晋南地区也曾大规模进行养殖活动;可以说,晋南地区在战国时期是有一定畜牧业基础的;到了战国时期,河东地区战事频繁,魏国重心从原来的安邑地区迁移到河南大梁,随着重心的迁移,人口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人口主要从事的是农业活动,人口减少,随之农业也有一定程度的衰退,弃耕的荒地之上长满了杂草,为当时发展畜牧业提供了独特的契机。

      猗顿的致富之路

      那么猗顿到底是通过何种途径成为一方巨贾的?

      我认为其致富途径是:先凭借着畜牧业积累了一定资本后,看到了猗氏附近盐池之利,加以利用,利用虞坂古道向南运输,依靠盐利,资本迅速扩张,最终成为战国时期著名的巨贾。

      为什么猗顿一开始选择畜牧业而不选择获利更快的盐业?我们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猗氏地区有畜牧业基础,且经营畜牧业成本较小。在第三部分我们已经介绍过,晋南地区在春秋时期便以从事较大的畜牧养殖活动,拥有一定的畜牧业基础。战国时期土地弃耕,土地空闲,加上猗氏地区地处运城盆地,气候属于半干旱地区,适宜畜牧业发展。猗顿到达此地之后,改进了原有的垦殖技术,使得在畜牧业中获利,从中积累了一些财富。

      池盐生产需要一定人力,且向外运输当时交通不便。为了获利,需要投入人力,需要人力就意味着需要有资本投入,鲁国穷士猗顿一开始自然没有什么资本去进行大规模开发盐池。而且交通也是一大难题,刚开始就进行盐业生产显然是不现实的。

      猗顿刚到猗氏之后,凭借着范蠡的指点,开始从事畜牧业,并由此积累了一定资本。在战乱之后,河东盐池荒废,成为无主之地。猗顿眼光独到,发现盐池利润之后,募集人手,修缮虞坂古道,从事盐池开发与贩卖,靠着河东池盐,猗顿的资本迅速扩张,最终成为了与“与王者埒富”的一代富商。

  • 热点推荐
    01大饥荒事件 三年自然灾害 大饥荒是怎么造成的 02托雷怎么死的?03唐朝时期的酷刑到底是什么样的 竹板夹住身子并没有那么简单04古代员外到底是什么 放到现在相当于什么级别05乌兰夫家族是个什么样的家族?06揭秘古代最温柔的刑法,山羊刑法到底是什么?07历经同治、光绪两朝的皇帝老师,翁同龢最后结局如何?08古代凌辱女囚的潜规则 坐牢丢贞操被迫“卖肉”09刘统勋:堪称乾隆朝第一名臣,他死后乾隆痛哭流涕10古代春节一般放几天假?11杨阜:一生侍奉了魏国三代君主的忠臣,知名度怎么不高?12浅谈宋朝的祠禄官制度,在历史上有何影响?13三藩之乱中,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位藩王的结局是怎样的?14他是安禄山的养子,李宝臣为何进了凌烟阁 ?15北宋时期的物价到底是什么样的 一两银子能买到什么16古代赶考的书生身上带着很多的盘缠 土匪为什么不直接对他们下手17本雅失里斩杀明朝使者引起的一场战争,十万明军惨败18朱温的一生无所畏惧,为何却怕这个弱女子?19一起看看清朝宫廷美食,康熙平时都吃什么?20一生赫赫战功的多尔衮,为什么不登基呢?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