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墨客历史网
》,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首页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历史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墨客历史
>
历史人物
> 春秋战国历史
鲁惠公
466
鲁惠公,姬姓,名弗湟(《世本》曰名 "弗皇",《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曰名 "弗生"),春秋时期鲁国第十三任君主。他为鲁孝公儿子,承袭鲁孝公担任该国君主,在位46年(前768年至前723年)。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国势大振,百姓悦服。鲁惠公在位四十六年卒,其夫人曰......
禽滑釐
518
禽滑釐[qíngǔ lí](生卒年不详),战国初人,传说是墨子的首席弟子,字慎子。他的后代以他的字作为姓氏,形成慎姓。 本作禽滑??(??,上殹下康,lí),根据《汉语大字典》和《辞海》的解释,“??”同“釐(lí)”,用于人名。禽滑釐又作滑黎、骨釐、屈釐等。“釐”现今简化为“厘”。然而,《康熙字典......
原宪
383
原宪(公元前515年—公元前?年),字子思,春秋末年宋国商丘人。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原宪为“原伯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追封“任城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为先贤原子。原宪出身贫寒,个性狷介,一生安贫乐道,不肯与世俗合流。孔子为鲁司......
闵子
472
闵子(公元前536--公元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丘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也是孔门十哲其一。闵子以孝闻名,为二十四孝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1074年,齐州太守李肃之在墓前建祠祭祀,由苏辙撰文、苏轼书写《齐州闵子祠记》的石碑,叙述了修建祠堂的......
鲁桓公
348
鲁桓公(约公元前731年-公元前694年),姬姓,名允 (《世本》作名轨),鲁惠公嫡长子,鲁隐公之弟,春秋时期鲁国第十五位国君,谥桓。公元前711年,鲁隐公被杀,鲁桓公即位,后来娶齐襄公的妹妹文姜为夫人,公元前694年,发现齐襄公与文姜通奸,被齐国公子彭生杀死于齐国,嫡长子鲁庄公即位。鲁桓公,姬姓,......
樊须
359
樊须(前505或515-?),字子迟,亦称樊迟,汉族,春秋末年鲁国人(一说齐国人)。比孔子小三十六岁,他求知心切,上进心强。有勇力,二十多岁就仕于季氏,并在对齐作战中表现出了才识。《子路》载他曾向孔子问种田种菜的事,孔子答以“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去后,孔子却说:“小人哉,樊须也。”唐......
吴王僚
491
吴王僚(?-前515年),姬姓,吴氏,名僚,号州于,吴王夷昧之子,春秋时期吴国第23任君主,前526年─前515年在位。公元前527年,吴王夷昧去世,吴王僚继位。公元前515年,吴王僚被其堂兄弟公子光的刺客专诸刺杀。公元前515年(吴王僚十二年),吴王僚趁楚平王驾崩,国内动荡之时,兴兵伐楚。派同母弟......
鲁隐公
375
鲁隐公,名息姑,鲁国第十四代国君,在位十一年。隐,是谥号。惠公死时太子允还年幼,于是隐公代掌国君之位,后为桓公所弑。孔子所作之《春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由于春秋以鲁国国史为基础而编,故当时的国际大事都是以鲁国纪年来记录的。鲁隐公也因为其纪年年号常被提及而出名了。十一年(前712)冬,公子挥......
有子
507
有若(前518年-约前五世纪中期)即有子,孔子重要弟子,被尊为儒学圣贤。其氏为有,名若,字子有,或云字子若,未知所据。生年,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比孔子小四十三岁,为前508年;而《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则作三十三岁,为前518年。比较而言,《家语》材料较为原始,故此取前518年为是。卒年,史......
宰予
343
宰予(前522-前458),字子我,亦称宰我,春秋末鲁国人,孔子著名弟子,“孔门十哲”“言语”科之首(排名在子贡前),“孔门十三贤”之一。《大成通志》记载宰予小孔子二十九岁,能言善辩,曾从孔子周游列国,游历期间常受孔子派遣,使于齐国、楚国。唐开元二十七年,宰予被追封为“齐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
鲁僖公
374
鲁僖公,姬姓,名申,鲁庄公之子,春秋时期鲁国第十八任君主,公元前659年―前627年在位,在位33年。公元前662年,鲁庄公薨,其继任者公子般和鲁闵公均处于庄公弟庆父的控制下,先后在位2个月和2年而薨。最后是季友辅佐年少的姬申即位,是为鲁僖公。国乱主少,季友的权势是不小的,在鲁国也确实起到了柱石的作......
毕万
388
毕万,生卒年不详,姬姓,毕氏,名万,毕公高之后,春秋时期晋国大臣。公元前661年,毕万因随晋献公消灭耿、霍、魏三国有功,晋献公于是将魏地赐封给毕万,并任命他为大夫。毕万死后,毕万子孙以其封地为氏,称魏氏,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先祖。晋献公在位时期,晋国国势日益强盛。晋献公十六年(鲁闵公元年,公元前6......
冉求
594
冉求(前522年-?年),字子有,通称“冉有”,尊称“冉子”,鲁国(今山东省菏泽市冉贤集)人。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春秋末年著名学者、孔子门徒。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教祭祀。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前484年率左师抵抗入侵齐军,并身先士卒,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取得胜利......
曹共公
442
曹共公,姬姓,曹氏,名襄,春秋时期曹国第十六任君主,曹昭公之子,继昭公而立,在位三十五年(前653年-前618年)。曹共公十六年(公元前637年),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经过曹国,曹共公对其无礼,遭致重耳怨恨。重耳后来回到晋国继位,是为晋文公。曹共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32年),晋楚争霸,曹国受害最深。......
郑桓公
566
郑桓公(?-前771年),姬姓,郑氏,名友(受封前称王子友),周厉王姬胡少子,周宣王姬静异母弟,周朝诸侯国郑国第一位第一任君主,前806年―前771年在位。前806年,受封郑地(今陕西华县东),建立郑国,伯爵,故称郑伯友。前774年,担任周王室司徒。前773年,郑桓公见王室多有变故,祸患将至,于是迁......
冉雍
459
冉雍(前522-?),字仲弓,春秋末期鲁国(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人。少昊之裔,周文王之子曹叔振铎数传至冉离,世居“菏泽之阳”,人称“犁牛氏”,受儒教祭祀。《冉氏族谱》称离娶颜氏,生长子耕,次子雍。颜氏死,又娶公西氏,生求。后公西氏闻孔子设教阙里,“命三子往从学焉”。品学兼优。为人度量宽宏,“仁而不......
曹武公
430
曹武公,姬姓,曹氏,名滕,《史记》名胜。春秋时期曹国第二十任君主,曹成公之子,继成公而立,在位二十七年(前555年-前528年)。在位期间,亲附晋国,积极跟随晋国会盟征战。曹成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31年),夏季,四月,楚灵王在申地设宴杀死蔡灵侯,又杀了他手下士卒七十人。楚公子弃疾率领军队包围了蔡国。......
郑武公
541
郑武公(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744年),姬姓,郑氏,名掘突,周厉王姬胡之孙,郑桓公姬友之子,周宣王姬静之侄。春秋时期郑国第二任国君,公元前770年―公元前744年在位 。周幽王被杀后,与秦、晋、卫三国联军击退犬戎,受封卿士。不久护送周平王迁都雒邑,受赏大片土地。后以离间计灭亡郐国,趁周天子巡视虢......
颛孙师
377
颛孙师(公元前504年—?),复姓颛孙、名师,字子张,春秋战国时期陈国人,孔门十二哲之一,受儒教祭祀。颛孙师为人勇武,清流不媚俗而被孔子评为“性情偏激”,但广交朋友。主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重视自己的德行修养。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为“陈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
武姜
423
武姜,生卒年不详,姜姓,名失考,申国国君之女,郑武公的夫人,郑庄公和共叔段的母亲。公元前761年,嫁于郑武公为妻,因郑武公谥号是武,故称武姜。武姜与郑武公生有二子:长子寤生、少子共叔段。因寤生是难产而生,共叔段是顺产而生,所以武姜不喜欢寤生,而宠爱共叔段。郑武公病重时,武姜曾请求将共叔段立为太子,但......
公孙杵臼
490
公孙杵臼,春秋时晋国人,赵盾、赵朔父子的门客。生卒年俱不详,主要活动在晋景公时期(前599-前581年)。中国古代著名忠义故事《赵氏孤儿》的主角。晋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和程婴合谋,藏匿赵氏孤儿赵武,自己献出了生命。后世广为传颂,并且编成戏剧,出现在舞台上,甚至流传到海外异邦。晋灵公时,武臣屠岸......
齐姜
567
齐姜,是齐桓公之宗女,晋文公的夫人,是有位有胆有识的夫人。烈女传中称赞她:"公正果断,言行不怠,劝勉晋文,返回无疑。公子不听,强与谋议,醉而载之,卒成霸基。"原先,重耳的妻子也曾以齐国宗室之女的身份,多方为丈夫凝聚协助的力量,甚至请求齐桓公派遣大军护送丈夫返国,无奈齐桓公当时已垂......
竖刁
386
竖刁(?-?),春秋时齐国奸臣,负责掌管内侍及女宫的戒令。齐桓公病危时作乱,最终被埋伏的兵甲杀死。他善于揣摸人的心理,极尽阿谀迎之能事,深得齐桓公的宠爱。春秋时齐桓公的宦官寺人貂谀事桓公,颇受宠信。桓公卒,诸公子争立,寺人貂等恃宠争权,杀群吏,立公子无亏,齐国因此发生内乱。见《左传·僖公十七年》。后......
鲁文公
461
鲁文公(?-公元前609年),姬姓,名兴,为春秋诸侯国鲁国君主之一,是鲁国第十九任君主。他为鲁僖公儿子,承袭鲁僖公担任该国君主,在位18年。 在位期间执政为孟穆伯、东门襄仲、叔孙庄叔、季文子、臧文仲。 前618年,周襄王病逝,周朝王室财政窘迫,无法安葬襄王,周顷王/" >周顷王只得派毛伯卫向鲁国讨钱......
杨朱
601
杨朱(约公元前395--约公元前335),一说约公元前450--约公元前370,杨姓,字子居,魏国(一说秦国)人,中国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杨朱主张“贵己” 、“重生”、 “人人不损一毫”的思想。是道家杨朱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见解散见于《列子》,《庄子》,《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
庆父
495
庆父(?-公元前660年),姬姓,名庆父,字仲孙,春秋时期鲁国上卿,鲁桓公姬允之子,鲁庄公异母弟。作为鲁国三桓之一的孟孙氏之祖,鲁庄公去世后,庆父先后派人杀害国君公子般和鲁闵公,制造政治内乱。后来,逃亡莒国。莒国国君接受贿赂,遣送庆父回国,途中自缢而死,谥号"共仲"。后人常把制造......
告子
542
中国战国时期道家思想家。以道为本兼容儒道。名不详,一说名不害。大约为游学于稷下的一位学士。后与孟柯论人性问题,认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人性和水一样,“水无分于东西”,性也“无分于善不善”。“以人性为仁义”,犹如“以杞柳为桮桊”。其言论见《孟子·告子》篇。由于孟子的思想与其根本对立,故《孟子......
斗子文
469
斗子文,即令尹子文,若敖族,楚云梦泽地(今湖北天门境内)人,斗(斗)氏。名谷於菟,字子文。是楚国有名的令尹。 他的身世,《左传·宣公四年》有详细的记载:初,若敖娶于䢵(䢵,即郧),生斗伯比。若敖卒,从其母畜于䢵,淫于䢵子之女,生子文焉。䢵夫人使弃诸梦中(杨伯峻《春秋左氏传)注:梦即楚之云梦泽,在江北......
惠子
473
惠子(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7年),惠氏,名施,即惠子,战国中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他是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文哲大师庄子的至交好友。惠子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惠施是宋国人,战国时......
宋戴公
497
戴公(?-公元前766年),子姓,宋氏,名白 ,宋哀公之子,周朝时期诸侯国宋国第十一任国君,公元前799年-公元前766年在位。宋哀公元年(公元前800年),宋哀公去世,宋戴公继任国君之位。宋戴公在位期间,由正考父辅佐,爱民如子,深受万民拥戴。宋戴公三十四年(公元前766年),宋戴公去世,举行国葬,......
首页
上一页
…
10
11
12
13
14
15
16
…
下一页
尾页
热点推荐
01
蒋纬国
02
敬新磨
03
冯宝
04
秦琼
05
没藏皇后
06
苏星河
07
周娥皇
08
张丽华
09
李嗣源
10
赵旉
11
胡三省
12
完颜雍
13
李存孝
14
沈贵妃
15
野利仁荣
16
耶律阿保机
17
朱聪
18
宋子文
19
胡铨
20
刘龑
月点击排行
01
崔郸
02
刘方
03
郑朗
04
史万岁
05
隋炀帝
06
裴休
07
琼花公主
08
杨涉
09
张定和
10
定彦平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