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当前位置:首页 > 墨客历史 > 历史人物 > 明朝历史

    朱常浩 206

    朱常浩年纪到了二十五岁还尚末选婚。群臣们都上奏章请皇帝完成王子的婚事,但明神宗都不理睬,朱常浩几乎每天都向户部要结婚的费用,拿了十八万两银藏在宫中,还说这点钱买冠服都不够。天启七年(1627年)到封地汉中,朱常浩好佛不近女色,但爱财,除了上缴朝廷的税外,再加课盐税等各种名目的税,加重人民的负担。崇祯......

    曹文诏 394

    曹文诏(?—1635年),山西大同人,勇毅而有智略。明朝崇祯年间将领,号称第一良将,官至总兵。在镇压明末农民起义的战争中功勋卓著。崇祯八年(1635年),在湫头镇之战中因寡不敌众兵败自尽。死后,明王朝追赠其为太子太保、左都督。...

    朱常润 215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一月受封惠王。在京师居数十年,直至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崇祯帝即位后,才就藩到荆州府。在荆州十年,明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张献忠在湖广四处征战,威震一时,湖广的明朝藩王或被杀,或逃亡。朱常润也四处逃窜,先奔衡州,又奔绍兴,居无定所。崇祯帝自杀后,江南部分士绅曾有立常润为......

    傅友德 230

    傅友德(?—1394年),明朝开国将领。汉族,宿州相城人(今安徽淮北),迁居砀山(今属安徽)。元末参加刘福通义军,随李喜喜入蜀。后率部归朱元璋,从偏裨升为大将。至正二十七年从徐达北上伐元,第二次北征北元七战七胜而平定甘肃,第四次北征北元以副帅之职连败元军,第五次北征北元任副帅职,第七次北征北元以副帅......

    朱常瀛 220

    桂王朱常灜,为明神宗第七子 ,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九月廿六于衡州(今衡阳)就藩,为历史上第一位桂王。不幸,桂王府建成不到两年即坍塌,并压死六名女子。今桂王府位于衡阳市人民路东端。首任桂王朱常灜以寇乱徙梧州,于弘光元年(1645年)十一月初四(12月21日),病死于梧州。他死后先由其第三子安仁......

    朱聿键 195

    朱聿键(1606年-1646年),字长寿,南明第二位君主,为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王朱桱的八世孙,祖父是唐端王朱硕熿,父为唐端王之子朱器墭,母宣皇后毛氏。崇祯帝在北京自缢后,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了南明。1644年福王朱由崧建立了弘光政权。次年弘光帝被清军俘获亦死,郑芝龙、黄道周等人扶朱聿键于福州登基......

    纪纲 240

    大明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组织靖难军与侄儿建文皇帝争夺天下。建文二年(1400),燕王率领大军与建文帝五十万大军激战于德州以北,建文帝的护国军战败南逃,燕王攻破德州城。五月,燕王率领二十万铁骑路经临邑,在临邑东北二十多里处演练骑兵,附近几十里内人民惨遭蹂躏,几乎灭绝人迹。临邑自古有宿......

    王越 302

    王越(1426年12月3日—1499年1月12日),初名王悦,字世昌。大名府浚(xùn)县(今河南浚县)人。明朝中期名将、诗人。景泰二年(1451年),王越登进士第,授御史。累官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明宪宗时官至兵部尚书,总制大同及延绥甘宁军务,以功封威宁伯,为明代因功封爵的三位文臣(另两位为王骥、......

    沈万山 221

    沈万三 (有说生于1296年,另有两说1330年和1328年;卒于1394年),本名沈富,字仲荣,俗称万三,万三者,万户之中(第)三秀,所以又称万三秀,作为巨富的别号。元末明初商人、巨富。吴兴南浔(今属浙江湖州)人, 元至顺间随父沈佑迁居平江路长洲县东蔡村(今江苏昆山周庄东垞)。沈万三尝身帅其子弟力......

    陈安 233

    ...

    朱权 267

    朱权(1378年5月27日-1448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封宁王,号臞仙,又号涵虚子、丹丘先生。封地为宁国(今内蒙古宁城),在靖难之役中被朱棣绑架,共同反叛建文帝,朱棣即位后,将朱权改封于南昌,并加以迫害,朱权只好将心思寄托于道教、戏剧、文学,郁郁而终。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十三岁的朱权......

    李定国 209

    李定国(1621年—1662年),字宁宇(或云字一人,初名如靖),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陕西榆林(或作延安)人。李定国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公元1630年(崇祯三年),张献忠发动陕北饥民起义,将少年李定国收为养子,改姓张(或云十岁时为张献忠所掠,养以为己子)。从此,他跟随张献忠转战南北。李定国成年后,......

    白文选 316

    白文选(1615年-1674年),本名可哲,字毓公,陕西吴堡人。明末清初人物。早年随张献忠征战,屡立战功。张献忠死,随孙可望、李定国抗清。永历十一年(1657年),孙可望发兵十四万攻昆明,令白文选、马宝为先锋,直扑云南。白文选反与李定国共同反击孙可望。以功封为巩昌王。次年,率军驻守七星关(今贵州毕节......

    王鏊 474

    王鏊(ào),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其为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名臣、文学家。王鏊自幼随父读书,聪颖异常。他八岁能读经史,十二岁能作诗。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为成化十一年(1475年)进士,授翰林编修。明孝宗时历侍讲学士、日讲官、吏部右侍郎等职。明武宗时任吏部左......

    徐妙锦 344

    徐妙锦,凤阳人。父中山武宁王徐达,母贾夫人。徐妙锦虽然生长在王公之家,但执礼柔嘉且寡言笑。洪武末,妙锦因姊夫代王被逮,爇香告天矢不适人,自是亲藩来求婚皆婉拒。徐皇后崩,妙锦已经二十八岁,明成祖听说妙锦贤且美,欲聘为皇后,命内使与六尚女官前去宣旨。妙锦称病,不出家门。有人再来劝,说:“这是陛下的诏命,......

    熊廷弼 221

    熊廷弼(1569年—1625年),字飞白,号芝冈,汉族,湖广江夏人,明末将领,万历进士,楚党。由推官擢御史,巡按辽东。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熊廷弼受命巡按辽东。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以兵部右侍郎代杨镐经略辽东,招集流亡,整肃军令,造战车,治火器,浚壕缮城,守备大固。熹宗即位,天启元年(1......

    刘大夏 403

    刘大夏(1436年—1516年),字时雍,号东山。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明代名臣、诗人。刘大夏举天顺三年(1459年)乡试第一。天顺八年(1464年),登进士第,授翰林院庶吉士,历兵部职方司主事、郎中、广东右布政使、户部左侍郎、右都御史等职。弘治十五年(1502年),升任兵部尚书。刘大夏深受明孝宗......

    范鏓 245

    生平范鏓先祖为江西乐平人,后迁居沈阳。正德十二年(1517年),范鏓考中进士,授工部主事,迁员外郎。嘉靖三年(1524年)“大礼议”期间,与杨慎等哭争,被下狱廷杖。后由户部郎中改长芦运司同知,迁河南府知府,遭遇严重饥荒,时任巡抚都御史的潘埙压下诸多请求赈灾的文牒,等待勘察核实。范鏓不等回报,即开仓赈......

    卫景瑗 240

    卫景瑗(1586~1644),字仲玉,号带黄,明韩城县(今韩城市)渚北村人,生于万历十四年(1586)九月十三日,天启五年(1625)进士。初任河南推官,公正廉洁,执法不阿,杖毙豪强、衙蠹无数,直声大振。崇祯四年(1631),授山西道监察御史,首劾首辅周延儒贪污受贿事,又劾吏部侍郎曾楚卿邪佞,明毅宗......

    朱升 198

    朱升(1299-1370年),字允升,安徽休宁(今休宁县陈霞乡回溪村)人,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文学家,明代开国谋臣,官至翰林学士。元末(1367年)被乡举荐为池州学正。避弃官隐石门,学者称枫林先生。后因向朱元璋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被采纳而闻名。...

    侯方域 530

    侯方域(1618年4月—1655年1月),字朝宗,明朝归德府(今河南商丘)人,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明末“四公子”之一、复社领袖。侯方域是明户部尚书侯恂之子,祖父及父辈都是东林党人,均因反对宦官专权而被黜。与冒襄、陈贞慧、方以智,合称明末“四公子”,与陈贞慧交情尤深。明朝灭亡后,侯方域流落江南,入......

    黄道周 246

    黄道周祖籍莆田文赋里双牌铺(今莆田山牌村),为唐朝桂州刺史莆田黄岸三十世孙、北宋枢密黄中庸二十一世孙、南宋潭州知府黄丰的十八世孙,其曾祖才从莆田迁徙至漳州。 黄道周自撰的《黄漳浦文集·乞言自序状》:“曾祖讳宗德,其先从莆田徙居铜海(今福建 东山)再世矣。”据《黄漳浦集》中的《莆中谢南夫、曾叔祁、郑牧......

    冯胜 258

    冯胜(?—1395),明朝开国名将,初名国胜,又名宗异,冯国用弟,定远人,喜读书,通兵法,元末结寨自保。洪武二十年(1387年),以冯胜为大将军,与傅友德、蓝玉等率兵二十万远征辽东,降伏纳哈出,肃清元朝在辽东的势力。因累积军功而受封宋国公,“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胜居第三”,女婿朱橚亦曾因秘密会见冯胜......

    黄得功 276

    黄得功(?—1645年),号虎山,明末开原卫人,其先自合肥徙。军中号黄闯子,官至太傅、左柱国,封靖国公。黄得功行伍出身,积功至副总兵,为京营名将。在于农民军的战争中,黄得功迫降五营兵,擒马武,杀王兴国,破张献忠,战功赫赫。崇祯末年,封靖南伯。明朝灭亡后,因参与拥立福王朱由菘,晋为侯爵,与刘良佐、刘泽......

    八贤王 287

    八王爷,被人尊称“八贤王”,是古典文学名著《杨家将传》、《杨家府演义》、《三侠五义》和《万花楼》的人物。熊大木《杨家将传》中的“八王”署名是宋太祖的儿子赵德昭(后世的杨家将评书、戏剧中的“八王爷”则大多署名赵德芳 ,这是宋太祖的另一个儿子),太祖临终前传位给其弟赵光义,赐其子赵德昭金锏一把,朝中如有......

    刘宗敏 196

    刘宗敏(1607年—1645年),字捷轩,陕西蓝田人,一说米脂人。原为锻工,从李自成起义。崇祯十一年(1638年),随李自成突围潼关原,隐于商洛山。十三年助李自成突围巴西、鱼腹诸山,入河南,势复大振。十六年任权将军,次年,在西安封汝侯。率师出固关、下真定,与农民军主力会师北京,加左都督衔。入京后,对......

    李廷机 214

    1607年,廷机屡遭权奸攻击,杜门不出,旋辞官归里,身无长物。万历三十四年,李廷机受皇帝赏识,入内阁,但同时也受到朝廷内外的反对,直到万历四十年(公元1611年)不得已而致仕。 1616年卒,谥“文节”,入祀学宫。著有《四书臆说》、《春秋讲章》、《通鉴节要》、《性理删》、《燕居录》、《李文节文集》等......

    袁凯 225

    袁凯字景文,江南华亭(今上海市奉贤区陶宅)人,元朝末年当过小小的府吏,博学有才,写得一手好诗。一次在浙南名士杨维桢座上,有人展示一首《白燕》诗,杨对诗中“珠帘十二”、“玉剪一双”等句十分赞赏,袁凯却说,“诗虽佳,未尽体物之妙”,然后呈上自己的《白燕》诗。读到“月明汉水初无影,雪满梁园仍未归”等句,“......

    刘健 443

    刘健 ,字希贤,号晦庵。洛阳(今河南洛阳) 人。明朝中期名臣、内阁首辅。刘健师从于薛瑄,于明英宗天顺四年(1460年)登进士第,历庶吉士、翰林编修、翰林修撰、少詹事,并担任太子朱祐樘(明孝宗)的讲官。孝宗即位后,升礼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入阁参预机务。后迁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改武英殿大......

    张辅 226

    张辅(1375年-1449年),字文弼。河南祥符(今河南省开封市)人。明朝重臣、名将,河间王张玉长子。张辅早年随父参加靖难之役,累封新城侯。永乐四年(1406年),率军南征安南,灭亡胡朝,改安南为交阯,设交趾布政司。战后因功受封英国公,予世袭诰券。自永乐七年(1409年)至永乐十三年(1415年),......
    首页上一页 … 9101112131415 … 下一页尾页
  • 热点推荐
    01蒋纬国02敬新磨03冯宝04秦琼05没藏皇后06苏星河07周娥皇08张丽华09李嗣源10赵旉11胡三省12完颜雍13李存孝14沈贵妃15耶律阿保机16野利仁荣17朱聪18宋子文19胡铨20刘龑
    月点击排行
    01崔郸02刘方03郑朗04史万岁05隋炀帝06裴休07琼花公主08杨涉09张定和10定彦平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