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真正的女皇帝,并建立了自己的国号——周。但无论武则天如何强势,其始终无法将武氏的大周王朝延续下去,这是为什么呢?
1、武则天确实是要改朝换代的
公元690年,武则天“革唐命,改国号为周”,迁都洛阳。这并非一个形式,而是有实际内容的一次“革命”。
《旧唐书·则天皇后纪》中记载:
初立武氏七庙于神都,追尊神皇父赠太尉太原王士彟为孝明皇帝,兄子文昌左相承嗣为魏王,天官尚书三思为梁王,堂侄懿宗等十二人为郡王。
立七庙,父亲追谥为帝,武氏封王,这都是武则天称帝后的步骤,而这也跟历史上其它改朝换代是一样的。与杨隋、李唐相比,显然,武则天建立的确实是一个武周政权。
2、改朝换代后,武则天遇到了一个大问题
我们知道,武则天称帝之时已经67岁,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便不得不面对,这便是立太子或者太女。
然而,无论武则天的儿子还是女儿都姓李,传给他们还不是等于李唐复辟?那如果传给武氏子孙呢?与武则天关系最近的便是娘家的侄子了,可是那毕竟只是侄子,怎么办,这成了武则天称帝之后所面对的史无前例的大难题。
3、武承嗣想要成为太子
武承嗣,是武则天的哥哥武元爽的儿子,在武则天称帝之后被封为魏王,并身居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兼知内史事,名列武氏诸王之首。
“同凤阁鸾台三品”,就是“同中书门下三品”,武则天称帝后将中书省改为了凤阁省,门下省改为了鸾台省,也就是宰相的代名词。
皇帝姓武,皇位的继承人当然也应该姓武,武则天最初是这么想的,而武承嗣同样这么认为。为了成为皇太子,武承嗣令凤阁舍人张嘉福唆使洛阳人王庆之等数百人上表,请立武承嗣为太子。
然而,此事的结局却大出武承嗣的意料,因为武则天不许。这并非是因为武则天不信任武承嗣,相反武则天对武承嗣所说的“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者”深以为然。但与此同时,武则天又对立儿子还是侄子为太子的问题长期犹豫不决。
4、岂有侄为天子而为姑立庙乎?
武则天称帝后,尚有两个儿子:三子唐中宗李显和四子唐睿宗李旦。
李显在唐高宗驾崩之后做过两个月皇帝,后被武则天贬为庐陵王,李旦成为皇帝。武则天称帝后,李旦的皇帝当然也做不成了,不过武则天这次没有将其贬为王,而是“降帝为皇嗣,其具仪一比皇太子”。
皇嗣,不是皇太子,但又有皇位继承人的可能,显示了武则天在立储一事上的犹疑和无奈。
对于这个问题,有三位重臣的谏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其一是李昭德的谏言:
臣闻文武之道,布在方策,岂有侄为天子而为姑立庙乎?以亲亲言之,则天皇是陛下夫也,皇嗣是陛下子也,陛下正合传之子孙,为万代计。
其二是吉顼的谏言:
庐陵王及相王,皆陛下之子,先帝顾托于陛下,当有主意,唯陛下裁之。
其三是狄仁杰的谏言:
仁杰每从容奏对,无不以子母恩情为言,则天亦渐省悟,竟召还中宗,复为储贰。
这三人的谏言,总结起来其实就是,儿子当然比侄子亲,立儿子可以千秋万载配享太庙,而立侄子,没听说侄子会把姑姑放到太庙中的先例。
公元698年,武则天终于做了决定,召庐陵王李显回神都,正式册立为皇太子。武承嗣白忙了一场,不久忧愤而死。
5、孩子随母姓,其实跟武则天称帝的性质一样
《新唐书》中记载,武则天在称帝之后也曾将皇嗣李旦改姓“武”,但终究没有多大意义,其要重用武氏,依然是要用真正姓武的武承嗣和武三思。
孩子随母姓,其实本身有一个悖论:为了保住母姓,必须要求孙子随父姓。也就是说,只有后代随父姓,才能保住母姓,这一点可控。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要求女儿的夫家也同意随母姓,但这一点不可控。
武则天面对的也是这样一个悖论:要想保住她的地位,便必须恢复李唐天下。这是父系社会的现实和无奈,武则天立李显为太子,其实便已经默认了自己驾崩之后李氏恢复大唐天下。
但为了使武氏的权势,武则天选择了将武家和李家结为姻亲:女儿太平公主嫁给武优暨,安乐公主(李显的女儿)嫁给武崇训,永泰公主(李显女儿)嫁给武承嗣的儿子武延基等等。
其目的无非是想将武氏和李氏融为一体,在李唐迟早要恢复的前提之下,希望借此保住武氏一族的权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