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佛法”很多人一定感到玄之又玄,一面似乎追求于“空”,一面又不能执着于“空”,那到底是空不是空呢?若非切实的用心去参悟是理解不了的。其实不同人的人对佛法也有着不同的理解,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顿悟,你也可以在苹果树下顿悟。佛法是一样的,只是看的角度不同。比如虚云禅师,在120岁圆寂时留下了一个字,代表了他对佛法的理解。
虚云禅师1840年出生于福建泉州,俗名为萧古岩,在他刚出生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虚云便是由庶母抚养长大的,和大多数人一样虚云从小便读儒书长大,家里希望他将来能考取一个好的功名,以光宗耀祖。
可是虚云从来都无心仕途,反而对佛学充满了兴趣。虚云也是一个很有佛缘的人,在他13岁的时候祖母去世了,家中请了高僧前来做法师,他对僧人口中所念的咒语充满了好奇,于是便自己找了本佛经去研究,没想到一下便迷了进去。
父亲看着儿子越来越不对,于是便做主将给他娶了两个妻子,虚云无奈只能听从父亲的安排,虽然将两个妻子去进了门,但是虚云却对他们丝毫不感兴趣,并且越来越坚定了自己的向佛之心,最终在19岁的时候爱抢完了福建鼓山涌泉寺出家。
他在涌泉寺担任过园头、行堂、典座许多的职事,可是虚云觉得自己并没有真正的参悟佛法,看不透世事也看不透自己的人生,4年之后,他辞去了所有的职跑到了后山的岩洞中苦修,饿了就吃松果,渴了就和溪水,如此又过了数年之久。
一日虚云正在岩间打坐,不知在何处来了一位赤脚僧人,僧人见了虚云摇摇头也不说一句话。虚云却问到,大师何故摇头?那赤脚和尚说到:“你这样是参悟不了佛法的,不如去天台山拜师去吧。”
虚云听从了赤脚和尚的建议,于是来到了天台山华顶龙泉庵,拜了融镜老法师为师。虚云用心的参悟师傅所说的每一句话,最终对佛法有了越来越深的理解,并将自己的意念皆贯通在了佛法之中,渐渐的他一言一行皆透露出了不俗。
后来虚云来到了高旻寺禅堂修行,此时他已经能够达到万念顿息的地步,这都是他日复一日修行所得。虚云自己开悟之后,从悟法走向了弘法。光绪三十二年(一九〇六年)他来到了上海,修建寺庙向广大信众传扬佛法。
1936年,抗日战争进入了紧要关头,虚云提议全寺僧侣日祈2小时为前线的抗日英雄祈福消灾,于此同时以身作则率领全寺的众僧缩衣节食将粮款捐献给国家。当时的虚云已是远近闻名的大禅师,诸多信众所供养的资金他全部捐出,已是一笔不少的钱了。
1959年,一生悟法和弘法的虚云即将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他临终之际让人拿来了一支笔,在手上写下了一个“戒”字随即仙逝而去。这个“戒”很好理解,可是一般人却永远参悟不了。因为俗人终是被欲望所控制的人,能真正像虚云禅师这样彻悟的人又能有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