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北宋名相李沆的政治贡献 李沆的为政思想有哪些

      李沆(hàng)(947年―1004年7月23日),字太初,洺州肥乡(今属河北)人。北宋时期名相、政治家、诗人。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李沆登进士第,任将作监丞、通判潭州,召直史馆。累迁至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辅导太子赵恒(宋真宗)。至道三年(997年),真宗即位,拜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咸平元年(998年),拜平章事、监修国史。咸平二年(999年),改中书侍郎,拜东京留守。咸平四年(1001年),加门下侍郎。咸平五年(1002年),加尚书右仆射。

      景德元年(1004年)卒,年五十八,赠太尉、中书令,谥号文靖。乾兴元年(1022年),配享真宗庙庭 。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从祀历代帝王庙。

      李沆以清静无为治国,注重吏事,尤为注意戒除人主骄奢之心。有“圣相”之美誉,史称其为相“光明正大”,王夫之称其为“宋一代柱石之臣”。《全宋诗》录其诗三首。

      李沆的为政思想有哪些

      选用才士

      严守资格

      李沆在执政过程中,严守自己选拔人才的原则,即按资格用人。南宋的叶逋认为,李沆是“守资格用人”这种思想的开端,也是执行最好的人。他力主安静,稳定政局,建议真宗“不用浮薄新进喜事之人”。

      李沆用人不为私,善于察人,也乐于推荐和提拔人才,曾举荐了张咏、晁迥等人。但他举荐人才,也不是无原则的,对于被寇凖多次推荐的丁谓,他始终不予任用,认为其“可使之在人上乎”。寇凖不以为然,其后遭丁谓陷害远贬,方才佩服李沆所言。

      李沆死后二十多年,有人向朝廷推荐梅询说他可用,宋真宗反对说:“李沆曾说他不是君子。”李沆被真宗信任倚重达如此程度,此事也深为欧阳修等人所感慨。

      治国理政

      政简少变

      李沆为相时,王旦任参知政事,当时因西北用兵,宰辅有时到天黑才吃饭。王旦叹息说:“我们这班人怎么才能坐致太平,能够优闲自得没事呢?”李沆说:“稍微有些担忧辛劳,足作为警戒。将来四方宁静,国家未必没有大事发生。”后来契丹与宋和亲,王旦问这怎么样,李沆说:“好当然是好事,然而边疆的忧患停止后,恐怕皇上渐渐产生奢侈放纵的想法。”王旦对此不以为然。李沆又拿四方水旱盗贼之事上奏真宗,王旦认为这些细小的事不值得烦劳真宗处理。李沆说:“皇上年少,应当让皇上知道四方的艰难。不这样,皇上血气方刚,大加留意声色犬马之事,那么动土木、兴甲兵,向宗祠求福等事就会发生了。我年老了,等不到看见这些,这是参知政事你将来的忧患。”李沆死后,真宗认为契丹已经修和、西夏纳款归顺,便“东封西祀”、大造宫室,劳民损财。王旦亲眼看见王钦若、丁谓等人所作所为,想向真宗进谏却又已经与他们一起共事,想离去却又念及真宗对自己很好,这才认识到李沆的先见之明,叹息说:“李文靖真是圣人。”时人因此称他为“圣相”。

      修身为人

      忠良纯厚

      李沆为人光明磊落,不喜旁人的阿谀附和,也不喜向皇帝进密奏之言,敢于不避权贵、不徇私情。 他的节俭时颇为有名的,他内行修谨,居位慎重,门无私谒,不求声誉,动遵条制。对于居室的狭小破旧,丝毫不为介意。他因忧患天下而节俭、力戒骄奢的思想,恰与孔子的“节用爱人”的观念相吻合。

      军事外交

      务实远见而有远见

      党项族首领李继迁包围灵州时,朝廷对于灵州问题,有不同的两种意见。当时朝廷内外许多人都认为灵州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失去灵州,那么周围的各郡都不能守住。真宗为之愕然,对此颇为困惑,于是向李沆询问。李沆说:“李继迁不死,灵州就不能为朝廷所占有。不如派使者密令各州将领,让他们分别统领军队和百姓使堡垒空着而归到一处,若这样,那么关右的百姓就可得到生息了。”其时众人的意见各不相同,没立即采纳李沆的建议。至咸平五年(1002年)三月,灵州果然陷落,真宗从此更加看重李沆。

      咸平六年(1003年)九月,知静戎军王能上疏请于军城东新河之北开田,以防遏敌骑。真宗向李沆询问意见,李沆同意所请,建议周边的威虏军、顺安军都可仿效此做法,并可派兵五万“分据险要,渐次经度之”。真宗是日便下诏静戎、威虏、顺安军并置方田,凿河以阻遏敌骑。

      在对辽问题上,李沆认为不可与敌讲和。他曾对王旦说:“我死后,你一定会做宰相,切记不要同敌讲和。我听说出则无敌国外患,像这样的国家常常灭亡,如果同敌讲和,从此以后国家必然多事了。”王旦当时不以为然,但自“澶渊之盟”后,真宗”东封西祀“、大造宫室,致使损耗无数,王旦这才叹服李沆之言。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3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4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