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李时珍是怎样成为一代名医的?

      奇花异草带来的乐趣

      1518年,李时珍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里。李时珍的祖父是一位背着药箱、摇着串铃,终年奔波于城乡的铃医。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继承父业,勤奋好学、努力钻研,是蕲州一带很有名气的医生。父亲李言闻不仅饱读经书、医术高明,而且十分注重实践,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因此李家在蕲州地区深受当地人们的敬重。

      李时珍从小便喜爱花草。李家后园里种满了父亲李言闻从各地收集来的药草,像牡丹、芍药、水仙、贝母、山茱萸、款冬、剪春罗等等,小小的后院差不多一年四季都开满了花。

      6岁的李时珍那时候经常跟在爸爸身边,兴致勃勃地为药草浇水、培土。很快他就认识了许多草药:开黄花的是蒲公英、开白花的是土茯苓、开喇叭形紫花的便是牵牛花。李言闻看到儿子出奇地喜爱花草,就十分耐心地回答儿子提出的各种问题,同时父亲也给他讲了许多关于花草治病的功用。父亲的启蒙教育在李时珍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鲜艳美丽的花草不仅好看,而且能够治病。于是,李时珍对花草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

      李时珍渐渐长大了,便跟哥哥果珍和其他小朋友走出家门,到更广阔的大自然里去。李家门前的雨湖,附近的凤凰山都是他们经常去玩耍的地方。山上繁多的花草树木,湖滨各种花鸟鱼虫,都是那时李时珍认识自然的好场所。渔民、樵夫、农民都成了他的老师,李时珍从他们那里不仅得到许多丰富的知识,而且养成了虚心学习、追求真知的好习惯。这对他以后立志学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医学书籍的怀疑

      李时珍从小勤奋好学,受到全家人的宠爱。父亲李言闻对他的教育也十分重视,他采用种种办法培养儿子追求知识的兴趣。他不仅教给李时珍一般应考的必读书,还教给他一些医药知识。上山采药时,也时常把李时珍带在身边,让儿子亲眼看看药草的生长状态,增长实际知识。

    受这种环境的影响和家庭的教育,李时珍的药物学知识增长得很快,他的求知欲越来越强。当他流畅而准确地背诵《尔雅》书中的《释鸟》、《释兽》章的全文时,父亲李言闻感到十分惊奇,他不能不承认,小小的李时珍有着非凡的记忆力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李时珍家里有丰富的医学藏书,他在阅读这些书的时候发现许多讲药物的书并不完全可靠,他决心把药书中的错误纠正过来,把新的经验和知识补充进去。因此,李时珍非常喜欢通过亲身实践去弄明白医书上的一些疑问。www.gs5000.cn

      有一次,他问父亲:“医书上画的24块斜方块的花纹,是什么意思?”父亲说:“我们这地方就出白花蛇,你到山上捉一条看看,不就知道了吗?”于是,李时珍独自登上凤凰山,在山洞附近捉到了一条白花蛇。他仔细一看,白花蛇确实有24块斜方块形的花纹。这才算真正相信了医书上的说法。

      还有一次,李时珍听说均州(今湖北均县)的太和山上有一种很希罕的果子叫榔梅,人吃了可以长寿,他决定亲自去山上看看。当李时珍在半山腰的一座庙里休息时,看庙的老人听说他要上山采榔梅,担心地对他说:“可不能去呀,皇上有令,榔梅只能由皇家来采。百姓要是采了,就要问罪。”

    李时珍心想:“榔梅是天生的果树,又不是皇上自己种的,为什么不能碰?我一定要弄几个回去,看看它到底有什么功效。”这天夜里,李时珍趁着月色从小路上了山,采到了几颗榔梅,还连枝带叶折了几枝。回家后仔细一研究,发现榔梅原来是一种榆树类的果实,吃了它根本不可能长生。李时珍不禁笑起来,从此他更加坚信了只有亲自实践才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

      救死扶伤的决心

      在几次亲自上山实践寻找正确的医学理论后,李时珍更是悄悄地立下志愿要做一名艺术高超、妙手回春的好医生。

      可是,李时珍追求知识,立志行医的兴趣和理想,却给父亲李言闻带来了忧虑。因为在封建社会里,医生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在剥削阶级看来,医生是和算命、卖卦、看风水的人一样,是从事“小道”、“贱业”的人,受到轻视。

    他们恣意呼唤医生,侍候自己,因此,当时社会里,不仅有钱有势的子弟,就连一般的读书人也都不肯轻易去做医生。李言闻父子两代为医,饱受了达官贵人的轻视和欺辱,这种痛苦经历,使李言闻决心要改变李家的社会地位。尤其是在李言闻多次科举考试失败后,他更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聪明好学的李时珍身上,他固执地为李时珍选择了一条通过科举做官的道路。

      从此以后,父亲李言闻一次一次地拒绝李时珍请教他医学方面的问题,因为,他决不肯轻易让李时珍和自己一样做一名医生。

      于是,李时珍从12岁起,便在父亲严格的监督下,离开了自己喜爱的山林湖滨,关在家中读经书,作八股文,准备参加乡试。

      当时,这种参加科举考试,得中功名之后为官的人生理想,是几乎每一个读书人的最终目标,也是光宗耀祖,彰显门庭的唯一途径。但是,李时珍并不快乐,在科举考试的限制下,读书成了繁文缛节,束缚心智的代名词。

      14岁那年,聪慧过人的李时珍便中了秀才。李时珍在科举道路上的小小成就,给了父亲李言闻以巨大的希望,他越发感到自己为儿子选择的科举道路是正确的。

      但是最后,李时珍没能像父亲一心向往的那样,在仕途上一路顺畅地走下去。经过科考的几番失败之后,李时珍也渐渐长大,他决心彻底放弃科举这条道路,而是重新拾起儿时的梦想,做一名悬壶济世的行医之人。

      李时珍选择了一条在当时根本不为人所称道的道路,背离了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所谓“坦途”,却怀着一份救死扶伤的梦想和执着,成为把中华医药学传承下来的一代宗师。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3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4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