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安徽阜阳工地发现清代古墓 墓主或为大内侍卫

      太和县倪邱镇中心校综合楼建设工地,发现一处古墓。太和县文物管理所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性发掘。目前,现场的发掘工作已基本结束,共发现古墓3座,其中夫妻合葬墓2座、单棺墓1座。

      考古人员初步判断,这是一处家族性墓葬,时间大约在清代中晚期。其中1座古墓的主人应该是清朝的大内侍卫,五品顶戴。

      3座古墓发掘文物200多件

      上午,伴随着隆隆的机器声,太和县倪邱镇中心校综合楼建设项目破土动工。时隔不久,挖掘机操作人员发现了异常,“好像挖到了古墓,里面有人骨和一些陪葬器物”。

      学校及现场的施工人员立即将这一情况,上报至倪邱镇政府和太和县文物管理部门。太和县文物管理所随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抢救性挖掘。

      在现场,考古人员一共发现了3座古墓,其中2座是夫妻合葬墓,1座单棺墓。

      考古人员告诉颍州晚报记者,单棺墓是施工人员最早发现的古墓。由于墓室进水严重,棺木毁坏严重,已经很难看出墓葬的原样。与之相距10多米的两座夫妻墓保存相对完好。

      此次抢救性考古共发掘出顶戴、铜镜、铜板、银锭、玉带钩、扳指、指环、铜扣等器物200多件。

      其中一位墓主或为清代大内侍卫

      经过3天的考古发掘,考古人员初步判断,这是一处家族性墓葬,时间大约在清代中晚期,三座古墓葬之间均有10多米的距离,且均为南北走向。

      在其中一座古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象征清代官员等级的顶戴,其官阶为五品,但是考古人员没有在墓葬中发现安插花翎的翎管。

      考古人员为此感到疑惑时,当地村民提供了一个传说,似乎印证了墓主的身份。

      据介绍,清代当地出了一位武举人,是皇宫中的侍卫,官居五品。考古人员眼前一亮。

      太和县文物管理所考古员鲍建鹏告诉颍州晚报记者,在清代,汉人要想成为宫廷侍卫必须通过武举选拔。其中,一等侍卫官居三品,二等侍卫官居四品,三等侍卫官居五品。

      更为重要的是,清朝的大内侍卫与文官不同。文官拥有顶戴花翎,表明自己的品阶,而大内侍卫只有顶戴,没有花翎。

      同时,考古人员还在这个墓葬中发现了扳指等其他陪葬器物,这也说明墓室主人是位武官,能弯弓射箭。

      “这位大内侍卫在倪邱镇仍有后裔。”目前,太和县文物管理所和倪邱镇政府,已向这位大内侍卫的后代们征集家谱,对上述推测进行印证。

      唐宋万间宫阙如今已化尘土

      除3座古墓外,此次考古还有一个重大发现——倪邱中学应该是唐宋时期的一处遗址。

      在现场看到,此次发现的3座古墓位于地面以下4米左右。在地面以下2米左右的位置,出现了许多青砖青瓦。

      考古员鲍建鹏说,他们在这里发现了一些汉代的瓦当,但更多的是唐宋时期的砖瓦、瓷片等,说明唐宋时期这里应该是一片居民聚居区。

      后来,由于战乱、朝代更迭、黄河大水等多种原因,原来的“万间宫阙”均已化作尘土,然后被泥沙掩埋,并形成了一个文化层。

      当地老人的记忆印证了考古人员的推测,据介绍,七八十年前倪邱中学所在的位置是一处古庙,名为“东大寺”。后来寺庙倒塌,建国后政府在此修建了学校。

      此次发掘的3座古墓似乎也在传递着一些信息。据介绍,按照清代墓葬习俗,现场的3座墓葬属于“携子抱孙墓”。初步判断,附近还有其他墓葬未被发现。

      目前,太和县文物管理所已组织专业人员驻守现场,密切关注施工情况,一旦再出现古墓葬将立即进行保护,不能保护的立即进行抢救性发掘。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3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4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