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详细解密江东小霸王英年早逝的历史真相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认识江东小霸王,三国小霸王所指孙策,江东小霸王孙策随父亲孙坚领兵出战时,年仅十七岁,可谓是英雄少年。惋惜的是江东小霸王英年早逝,江东小霸王孙策为何会英年早逝?江东小霸王英年早逝的历史真相是什么?

      孙坚死后不我久,江东小霸王孙策在朱治、吕范的策划下从袁术处借得三千兵马,就此走上了他的创业之路。

      前途故然艰险,但冥冥中仿佛得到了孙坚在天之灵的护佑一般。其起先便有朱治、程普、黄盖等一干旧将辅佐,行至历阳,又得周瑜倾心相随,并揽得江东“二张”,兵马虽然不过三千,文武干将却是一流配置,单从创业之初的人才储备来看,不要说刘备见了要羡慕到流口水,只怕曹操也要自愧不如。其后又收得大将陈武,更将不打不相识的太史慈招至麾下,这样的阵容,与曹操在兖州时的规模相比,也是不遑多让了。以这样的一流配置来对付江东诸郡的二流、三流甚至不入流势力,显然是如狂风卷残云,势如破竹。短短数年之间,孙策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平定江东,曹操也不得不发出“狮儿难与争锋也”的感慨,并被迫结亲。

      曹操和袁绍显然是其时的两大超级势力,官渡之战便是曹、袁争霸的终极对决。由于有袁术的存在,孙策不大可能倒向与袁术不和的袁绍,加上袁绍当时仍是最强大的势力,而皇帝却在曹操手里,从舆论上,袁绍是反动的,因此从战略上分析,不单是我们,周瑜和二张也会为孙策分析,得出的结论应当是:作为最具潜力的新兴势力,必然需要向曹操靠拢。

      这样的战略格局,跟上世纪八十年代有相似之处。江东小霸王孙策派张纮到许昌上表,目的是为自己争取最大的政治利益,结亲是曹操作出的让步,或许在曹操看来,这应该是双方都能接受的双赢局面。但问题是,孙策的要求绝不止于此,他还要做大司马,这种“赤祼祼”的“政治讹诈”遭到了曹操的断然拒绝,从而导致孙策“甚恨之,常有袭许都之心”,这必然要引起曹操极大的不安,如何遏制甚至颠覆孙策的江东势力,也必然成为曹操阵营的一个重大议题。

      《三国演义》中说吴郡太守许贡上表,建议将江东小霸王孙策召到京师软禁起来,这个策略实施的可能性大约为零,江东小霸王孙策是肯定不会应诏的,曹操也做不出这么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事,那么这个上表的实质就是:许贡要向曹操表明心迹,他是忠于朝廷,忠于曹公的。许贡上表事件发生得恰逢其时,既然在江东有这样一个孙策的反对派,事情就好办了,尽管许贡的上表被孙策截获,许贡势力也随后遭到了摧毁性的打击,但这并不影响曹操势力借此遏制孙策,这一点,从中情局的对华政策上可以得到足够的启发。

      演义中说江东小霸王孙策绞杀许贡之后,“贡家小尽皆逃散。有家客三人,要与许贡报仇,恨无其便。”,所谓恨无其便,是指找不着下手的机会,但我们知道,最终三人还是得手了,从恨无其便到行刺得手,中间必然暗藏玄机。这便不得不让人想到郭嘉的话,郭嘉这番话是从许昌来人的口中转述的,嘉靖本和毛本内容略有不同,但大意差不多,大意便是:孙策不足惧也,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

      这话传到江东小霸王孙策耳中时,刺杀事件已经发生了,尚在养伤的江东小霸王孙策听到后是大怒曰:“匹夫安敢料吾!射吾者,必曹之谋也!吾誓取许昌,以迎汉帝!”(注:这句话在毛本三国演义中被改成了“匹夫安敢料吾!吾誓取许昌!”,笔者以更接近原著的嘉靖本为准。)

      为什么孙策会认为在这起刺杀事件中曹操脱不了干系?我们有必要提到孙策被刺过程中的一个小细节:

      策方举辔而行,一人拈枪望策左腿便搠。孙策大喝,急取所佩之剑就马上砍去,剑举忽坠,止存剑靶在手。一人拈弓搭箭,射中孙策面颊。

      这个细节充分说明一点,这次行刺是经过了精心策划的,甚至连孙策随身所带的佩剑都被动了手脚。我们不免要怀疑,许贡的这三个家客,有这样的能力吗?能够将魔爪伸到孙策的身边,这是怎样的一股势力?那个在孙策佩剑上做手脚的人又会是谁?

      有人怀疑这件事与孙权有关,因为孙权是一个权力欲望非常强的人,孙策死后,孙权是最大的受益者。笔者以为,尽管孙权在这件事中获得很大的利益,但其时孙权尚且年幼,何况此事有违人伦,孙权从中作祟的可能性不大。但这个大胆的观点也启发了笔者,既然连孙权都可以怀疑,那还有谁不能怀疑呢?

      在笔者看来,谁是江东最大的投降派,谁就是重大嫌疑人。联想到赤壁大战之前张昭对于投降的热衷,一个大胆的猜想也由此产生:

      郭嘉对孙策之死的预料,可以被看作是对曹操的一个建议,至少也是提醒,于是许贡的这三个家客,便成为了曹操阵营天然的棋子,而曹操方面更是利用自己的人际网络,找到了埋伏在孙策身边的一个危险人物——张昭。

      周瑜在介绍张昭时是这样说的:一人能博览群书,善书隶字,兼明天文地理之学,彭城人也,姓张,名昭,字子布。陶谦曾聘,不肯屑就,故来江东避乱。——很有意思,曹操与陶谦有仇,张昭也对陶谦不感冒,并且张昭是一个典型的读书人,对比孙策,他与曹操之间似乎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更何况皇帝在曹操手里,这对张昭来说或许极具吸引力。相比之下,张纮似乎要更中忠心于孙氏,曹操想趁孙策之死起兵伐吴,多亏张纮劝说才作罢,孙策派张纮而不是张昭到许昌上表,看来还是非常明智的,这似乎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孙策对张昭的政治立场是有顾虑的。

      外有许贡家客,内有张昭,在曹操势力的推动之下,要制订一个针对孙策的周密计划,自然也从“恨无其便”变成了易如反掌。从表面上看,最大的受益者是孙权,但年幼的孙权还需要依仗张昭等人来稳固政权,尽管在张纮的劝说下,曹操没有采取军事行动,但有了张昭这枚棋子,一切都变得好办了许多。由张昭辅政的孙权,对曹操的态度比起孙策时期,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一点可以由袁绍派去江东的使者陈震来证实——却说陈震回见袁绍,说:“孙策已亡,孙权领众。曹操封权为讨虏将军,结为外应矣。”

      孙策暴亡,不啻于江东发生了一场“颜色革命”,曹操从此不必再担心江东发动的奇袭,而可以专门应对袁绍。什么是政治,我想说,这便是政治,三国时的政治。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3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4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