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马克吐温小说《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剧情讲的是什么 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速读

      《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中篇小说。该故事描述了一个本来和睦平静的以“诚实”、“清高”而闻名于世的哈德莱堡小镇,在一袋金币的诱惑下,小镇的“诚实”的居民,尤其是那19位首要公民,非但没有一人能抵住诱惑,反而都昧尽良心为钱欺骗、作伪,撕去了他们诚实道德的外衣,露出了贪婪的本性,演出了场场丑剧,使得“诚实”、“清高”的哈德莱堡镇臭名远扬。

      《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运用讽刺手法,揭露批判了19世纪美国社会的拜金主义,辛辣讽刺了资产阶级的虚伪人性。

      内容简介

      哈德莱堡原是邻近一带最诚实、最清高的市镇,它一直把这个名声保持了三代之久。而且这种传统美德早成为全体镇民深入骨髓的品质。以至于如果该镇某位青年想外出谋职,除了他的籍贯以外,不需要任何其它的条件,就可获得信任找到理想的工作。

      但是,哈德莱堡却在无意之中怠慢了一位名叫史蒂文森的外乡人。这位感到自己被侮辱的外乡人下定决心要使全镇的人都受到惩罚。于是,一天夜晚10点多钟,史蒂文森带着一袋价值160磅的金币回到哈德莱堡,将金币和一封委托信交给了老出纳员之妻理查兹太太。信中叙说了这位外乡人在穷困和堕落的险况下被镇上一位不知名镇民的20美元和一句话救了出来。外乡人希望理查兹先生能代为寻找这位救命恩人并转交这些金币作为报答。消息很快传遍全美。

      哈德莱堡再次成为大家的议论中心。而镇上包括理查兹先生在内的19位重要镇民全都收到了史蒂文森透露的作为索取金币对证记号的那句话。金钱的诱惑和究竟谁是这笔巨款的得主使镇民们激动万分,平静的小镇被搅得沸腾了。重要镇民个个做起了黄金梦,使他们感到“不幸”的是在对证会上,他们企图骗取这笔钱财的谎言被无情地一一揭穿。

      哈德莱堡,这个不可败坏的特别光彩的名字经历了一幕幕丑态百出的闹剧后,被毫不留情地彻底败坏了,成为丑恶、欺骗、诈盗的代名词。

      创作背景

      19世纪90年代后期,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的美国,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垄断财团的势力更加强大,这些都使得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为了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美国政府竭力美化美国的社会制度,歌颂“the manmtrs of America”(美国的生活方式)和“democracy”(民主制),吹嘘美国资产阶级是世界上最诚实最正直的人,用以麻痹广大人民群众。这些都深深地触动了马克·吐温,他根据自己对社会生活的严肃考查和深刻体验,感觉到美国已经病人膏肓,无可救药,认识到美国资产阶级也和世界其它各国的资产阶级一样贪婪可耻。

      19世纪90年代后期,马克·吐温的创作进入了第三个时期。在这个时期中,马克·吐温对资本主义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在作品中猛烈地抨击了美国的殖民主义政策,同时,他还以自己日臻成熟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创作手法,从各个方面对美国社会进行了无情地揭露和批判,其主要代表作正是马克·吐温于1899年发表的短篇小说《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

      人物介绍

      理查兹

      理查兹是小镇银行的老出纳员。他是一个“为了那点儿薪水而甘当别人的奴隶”,但又很善于自我解脱的重要镇民。当他从妻子那里得知一袋金币的秘密时,下意识地开玩笑道:“把这些钱藏起来,把纸条子烧掉不就行了” 。这种下意识其实正暴露了理查兹内心的贪欲和不诚实。他为了满足自己能看到其它市镇忌妒的虚荣心,理查兹将秘密告诉了报馆老板柯克斯。金币的秘密随着报纸的发行轰动了全美各地,这是理查兹始料不及的。理查兹夫妇追悔莫及,彼此埋怨不已。

      “史蒂文森”

      “史蒂文森”是一位外乡人。他是一个来无踪、去无影的人物,是一个极高明的社会心理分析家。

      哈克尼斯

      银行家哈克尼斯是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投机政客,老奸巨滑,既贪婪又善于耍弄手腕。哈克尼斯当上了州议会的议员。

      主题思想

      《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主题思想:对美国社会丑恶灵魂的剖析。

      马克·吐温笔下的哈德莱堡是一个闻名遐迩、号称“最清高、最诚实”的市镇。一天晚上,一个异乡人肩扛一袋金币走进老出纳理查兹的家,他期待将金币转交给他的救命恩人。那个异乡人原来是个输得精光的赌徒。堡上的一个好心人给了他20块钱,并说了一句金玉良言,劝他改邪归正。如今他在发迹之后想要报恩。但当时他在黑夜中看不清恩人的面孔。他说只要有人说得出那句箴言,一袋金币便可给他。在镇上演出了19个首要公民争当恩人,骗取那袋金币的丑剧。小说一开始便把读者带进了扑朔迷离的特定环境之中。

      在一袋金币面前,诚实的人当然不会伸手,但对于伪装的正人君子,情况就不相同了。理查兹既要千方百计骗取那袋金币到手,又要力图保持“最诚实、最清高”的荣誉,于是他内心产生了激烈的矛盾斗争。正是这种矛盾推动他去思考、去行动、进行种种卑劣的表演。

      理查兹夫妇是资产阶级丑恶灵魂的典型。理查兹太太在那袋金币面前兴奋得发抖,但她又认为那是个赌鬼的钱,连碰也不愿碰一下。理查兹外出归来知道这件事后,在对妻子开玩笑中见真情:他打算把异乡人的条子烧掉,把金币一藏,他便可独吞这笔横财。理查兹明明是个伪君子,却又假惺惺地自命诚实清高,按异乡人的嘱咐,让报纸主笔柯克斯把这件事在报上披露,公开寻找那位乐善好施的恩人。眼看这笔落入他手中的钱财就要飞掉,理查兹扼腕后悔不该公布这个消息,因为这是人不知鬼不觉千载难逢的机遇。但消息已传遍美国全国,后悔已来不及了。理查兹太太不由得伤心痛哭起来。她在那只口袋旁边跪下,贪婪地抚摸着袋里鼓起的金币。马克·吐温的笔锋善于捕捉并刻划他们微妙的复杂的心理变化,让读者看到一个“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的丑恶形象。

      尽管如此,理查兹夫妇并不甘心就此罢休。挽救的唯一办法是猜出那个恩人的宝贵箴言。可笑的是,理查兹又觉得这样做有罪,也难为情。这真是一个无比复杂的心灵,一副无比虚伪的嘴脸。而理查兹太太倒认为她的这种感觉已经过去了。就在这个时候,那异乡人化名史蒂文森给理查兹来了一封信,透露了那个恩人是固德逊及那句箴言是:“你决不是一个坏人,快改过自新吧。”并说理查兹曾帮了固德逊一个大忙,而固德逊临终希望有一笔钱财留给理查兹,因此他就是合法的继承人,理应得到那袋金币。理查兹太太看到这封信激动得昏倒在地上,而理查兹的脑子也不禁昏眩起来。这对夫妇财迷心窍的丑态跃然纸上。

      与理查兹收到化名信的同时,镇上其他18户首要公民也接到了同样内容的信,也知道了那句箴言。他们利令智昏,都申请冒领那袋金币。于是在镇公所举行箴言对证和交付那袋金币的公众大会上,由于他们的“对证词”一模一样,他们的伪善嘴脸和欺骗行为一一被揭穿了。每念到一个人的申请书,就等于在大庭广众之中宣判他们道德上的死刑,使他们声名狼藉。理查兹畏缩地等着念到自己的名字,难受得要命。主持大会的牧师柏杰士,却故意留下他的申请书不念。于是他得救了,因为他曾救过柏杰士。出乎理查兹意料之外,他被公众尊为镇上最清高的人,唯一没有企图吞占那笔钱财的首要公民,受到大家的欢呼和尊敬。

      理查兹虽然没有得到那袋金币,但他却得到“众浊独清”的最高荣誉。正如一个骗子被误认为英雄那样,他内心惊喜交集,很不是滋味。惊的是差点身败名裂;喜的是一下子变成镇上最廉洁的人。作家用一种“明褒暗贬”的讽刺手法,把他置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理查兹捏了一把冷汗,总算平安无事经受了一次考验。他在惊魂稍定之后,又受到四邻的祝贺和恭维,感到汗颜,如坐针毡,在祝贺声中他有着难言的隐衷。理查兹既要“当婊子”,那就是他要把那一袋金币骗过来;但又要“要立牌坊”,那就是他要维护个人“最诚实”的美德。其实,这两者不可能兼得。这个曾经对那袋金币朝思暮想的理查兹,在收到异乡人送给他差不多4万元巨款的支票时,又连忙叫他的妻子把支票扔到火里。那张支票就像是他手中捧着一块烧红的烙铁,理查兹不胜紧张、恐惧和惊疑。他认为这说不定又是什么诡计,不能再上当了,因而不敢拿支票去兑现。看来他是“吃一堑长一智”,异常警惕。但正当他从妻子手中夺过支票往火炉里送时,他的手又迅速缩了回来。他的手在瞬间一伸一缩,生动揭露了他内心世界的急剧变化。

      他是一个见金子就“昏迷一阵子”的财迷,又怎能经受得住这笔巨额支票的引诱。于是他内心深处的拒诱防线又崩溃了。

      理查兹夫妇在收到那张支票的24小时内,就安于他们所犯的罪。但他们作贼心虚,在教堂做礼拜时,感到牧师的布道似乎是针对他们的责骂。于是理查兹怀疑柏杰士故意把他申请冒领金袋的“对证词”留下来,后来又恶意把这桩丑事泄露出来毁他。由于忧心如焚,第二天这对老夫妇便病倒了,以至神志不清。不久,这个唯一不曾丢脸的“廉洁”的首要公民和他的妻子,在一天之内,由于精神支柱已倒,便像风中残烛一样,相继呜呼哀哉了。

      作家在理查兹这个人物身上概括了资产阶级虚伪贪婪的本质特征。这个丑恶的灵魂受到有力的鞭挞。理查兹是资产阶级典型的形象,因而可以说,作家鞭挞的是资产阶级虚伪贪婪的一面。理查兹的死,说明哈德莱堡最后一块遮羞布给马克·吐温锋利的笔尖掀掉了。这一结尾表达了作家所要揭示的深刻的主题思想。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4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