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母被曹操掳,徐庶离开刘备,刘备为何没有强留?

      在诸葛亮之前,刘备还有一个重要的谋士,这个人叫徐庶。曹操南下讨伐荆州,刘琮率众投降,刘备猝不及防,匆匆南下。徐庶跟随刘备南逃,曹操在追赶过程中虏获了徐庶的母亲。徐庶“方寸已乱”,于是离开了刘备,投降了曹操。

      有句话叫做“忠孝不能两全”,当忠孝面前需要抉择的时候,大多数人的说法是应该先尽忠,但徐庶为什么一定要选择离开呢?

      刘备手下谋士本来不多,早期成名之人也就是这个徐庶,诸葛亮也是他推荐给刘备的,可刘备为什么又要放他走呢?

      应该说,这是与三国时期的提倡孝道和徐庶身临的情势有关。

      徐庶字元直,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徐庶早先名字叫做徐福,是贫寒人家(单家)的孩子,年轻时喜欢击剑行侠仗义。

      中平末年,徐庶为人报仇,然后用白粉涂在脸上,披散着头发逃走,结果被官吏抓住,问他叫什么名字,徐庶闭口不说。官吏于是把徐庶绑在柱子上作出准备肢解的样子,同时击鼓下令周围市场里的人出来辨认,但没有人敢说认识这个人。

      后来徐庶的党羽一起来将他救走。徐庶非常感激,但从此不再舞枪弄棒,一改自己平时行事方式,换上儒生的衣巾外出求学。大概这就是徐庶改名的原因吧!

      刚开始的时候,同舍的学生们都嫌弃徐庶先前做过贼,没有人愿意和他在一起。徐庶就每天早早起床,一个人打扫卫生,不管什么事都先问问别人的意见,认直学习儒学,渐渐的,徐庶对于儒家的经义学问都非常精通,而且还结识了同郡的石韬。

      初平三年(192年),因董卓作乱京师而导致中州四处兵起,徐庶为了避乱,与同郡石韬南下至荆州居住。到了荆州之后,徐庶成为刘备的谋士并结识了诸葛亮等人。

      在荆州,徐庶将诸葛亮推荐给了刘备。刘备在见过诸葛亮后,经过谈话,知道徐庶所言不虚,就将诸葛亮收至麾下。曹操伐荆州,刘表死,刘琮投降,刘备南逃,徐母被掳,徐庶就和石韬一起归附了曹操。

      就因为母亲被曹操所掳,徐庶就一定要离开刘备吗?

      在汉朝,一个人要想做官,一靠门第,二靠孝道。汉朝以孝治天下,皇帝的谥号当中都有一个“孝”字,官吏的选拔也有孝廉一科。也就是说,在汉代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官,孝是最基本的条件和要求。反过来说,不孝是难以在社会上立足的,这就是徐庶母亲被掳掠要离开的直接原因。

      此类事例,绝不仅仅是徐庶一人。

      张邈和陈宫叛离曹操,曹操的别驾毕谌母亲被张邈、吕布扣为人质,曹操要毕谌到他母亲那儿去。毕谌发誓,绝无二心,惹得曹操一顿流泪感动,但刚刚离开曹操的视线,毕谌还是跑了。

      后来叛乱平定,毕谌被捉,曹操不但没有杀他,还以“孝于亲”必“忠于君”原因任命他为鲁相。至于把在外带兵的将军母亲留在京城,则更是君主们的常规做法,这表面看起来是让将军的长辈们享福,实际上也有扣为人质的一面。

      还是这次叛乱,吕布被打败后陈宫被曹操擒获。陈宫认为自己不忠不义无脸活在世上,曹操爱他之才,想不杀他,也是拿他母亲来逼他。曹操问陈宫,你还想让你的母亲活吗?陈宫说:“我听说以孝治天下的人不会杀害人家的亲人”,还说,我的母亲是死是活,你看着办吧。

      面对着一个要处死自己的人,陈宫还要变相的拍马屁,还不是为了自己的母亲?曹操就是为了这个“以孝治天下”,还把陈宫的母亲养了起来。

      反面的例子也有。袁绍部将季雍背叛后投靠了公孙瓒,袁绍派遣大将朱灵前往攻击。朱灵的家就在叛城之中,公孙瓒将朱灵的母亲弟弟拉上城头,以此来要挟朱灵。朱灵没有顾忌,力战攻城,结果城池攻陷了,全家也被公孙瓒杀害了。

      这件事对朱灵有多大影响不好说,但朱灵作为曹操早期就已成名的大将,却始终不得曹操信任,不能不说这是其中原因之一。

      徐庶的家族背景和个人的社会地位不能和以上人员相比,如果再背上一个不孝的名声,可以说,这个人仕途也就基本结束了。

      不是说尽忠重于尽孝,徐庶不可以以尽忠为理由留下来吗?

      这就是三国这个特殊时期的另一种情况了。当时天下虽然是诸侯各自为政,为某一个诸侯效力,就是那个人的臣子,但天下还有一个名义上的皇帝,假如曹操以天子的名义任命某人为官,那这个人也就在形式上和诸侯一样,成为了朝廷的臣子。

      这就像刘表手下的韩嵩所说的那样:“天子给予韩嵩一个官职,我就是天子之臣子,而只是将军(刘表)的古旧官吏罢了。”

      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这个时期的不同平常。

      曹丕有一回大宴宾客,他出了一道题,说:“君主和父亲都得了重病,只有一粒药丸可以救一个人,你们是先救君主呢还是先救父亲?”众人莫衷一是,只有长史邴原不参与讨论。曹丕点名让邴原表态,邴原大声说:“救父亲!”

      曹氏父子挟天子以令诸侯,他们就是实际上的“君主”,曹丕问这话的用意,显然是要大家表忠心,但邴原身为曹丕幕僚班子的首席官,却说出了曹丕并不想得到的答案,而曹丕却也并没有为难他,可见这是一个时代的特殊。毕竟,内战和抵御外辱是有区别的。

      既然在刘备麾下和为曹操效力没有根本性的区别,如果丢掉了孝道又会导致身败名裂,从某种方面来说,徐庶还真的没有更多选择。

      那么,刘备为什么没有强留徐庶呢?大致有三个原因。

      一是刘备没有强留徐庶的理由。

      孝是当时最高的道德标准,徐庶过不去的坎,刘备同样不能违背。整个封建社会,只有皇帝可以“夺情”(父母死后的守孝),其他人没有这个权利,刘备这时候还不是皇帝,强留不符合情理。

      二是徐庶不是高才,强留实无必要。

      曹丕的黄初中期,徐庶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诸葛亮疑惑,这是魏国人才太多的缘故吗?如果说,《魏略》的记载不足信,但实际情况是,徐庶的确只是一个中才。徐庶将诸葛亮推荐给刘备,刘备见了诸葛亮,诸葛亮长篇大论了一番话,即所谓的“隆中对”,从此明确了刘备的战略思想和发展方向。

      一个在家“种地读书”的人能看清的天下大势,为什么一个“在职”的高参看不到呢?说到底就是才能的区别。当然,刘备集团这方面的人好有几个,像孙乾、简雍、糜竺等等,除非情不得已,刘备不会让徐庶走,而徐庶能够正常留下来,也一定会在刘备集团有一个不错的发展。

      三是徐庶留在刘备身边,也只能是思绪烦乱,很难再发挥重大作用。

      用徐庶自己的话说:“现今失去老母亲,我已经方寸大乱,留下来对您的事业也不会有什么帮助”,因此一个要走,一个难留。

      徐庶不能留在刘备阵营,从徐庶来说是限于情,而从刘备方面来说,则是迫于势,都是不得已。所以说,在情势方面,任何人都可能有迈不过去的坎。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4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