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蒙古骑兵骁勇善战登峰造极,元朝不足百年覆灭的原因是什么?

      13世纪初,铁木真统一漠北草原后开始了对外扩张。纵观整个13世纪的亚欧大陆,草原骑兵的战绩独占鳌头。随后由于亚欧大陆各地缘板块之间的地理阻断和人文差异,蒙古帝国发生分裂,大元帝国建立。然后仅仅不足百年时间,元朝就被朱元璋推翻,成为中国数千年封建历史上仅有一次由南向北被推翻的王朝。那么元朝究竟出现了哪些问题,其登峰造极的军事实力为何未能挽救王朝覆灭的命运?

      无为而治与程朱理学

      先秦道家士人推崇君王无为而治,宋朝文人则追捧儒家理学,这在元朝官僚统治阶层内部均有体现。不过元朝统治者所表现出来的无为而治,并非真的出于本心推崇道家学说,而是由于其自身并不懂得中原地区的官僚税收统治逻辑,又未能加强同汉地文人集团的关系,因此没有执行严密的户籍制度和农税征收制度。

      元朝从忽必烈时代起,就颇为推崇理学思想,元朝统治中原所采纳的儒家思想正是理学一派。正因如此,元朝臣子经常在一些关键节点表现出某种浩然正气,对自身的纯臣贤将形象颇为在意,而不懂得变通。而作为整体,元朝中枢在面对各地造反时同样如此,为表天朝气度,往往会选择招安和封官,这反而助长了各地造反趋势。

      元朝内部权力斗争恶劣

      元朝末年,著名昏君元惠宗(朱元璋称之为元顺帝)和太子内斗不休,太子一直希望无能的元惠宗内禅皇位于己,如此太子便可着手廓清朝政,中兴大元。皇族内部禅让在唐肃宗、宋钦宗等其他王朝时期,从法统上来能说得通,算得上是常规操作。然而讲究理学的元朝,不论是皇帝还是大部分朝臣都坚决反对太子和皇后的提议。奇皇后和太子先后请求贺惟一、脱脱、扩廓帖木儿(王保保)三任丞相推动此事,皆被三位理学纯臣严词拒绝。元朝在元惠宗的统治下一天天的衰落下去,不得已的太子旋即策反部分军方将领,并解除了元惠宗铁杆支持者,军方大佬王保保的军权。而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击败宿敌陈友谅,并趁元朝内战之机,沿大运河北伐京畿。

      元朝皇帝和太子之争演变为元军内斗,最终皇帝获胜之后,大家面临的却是太子依旧是储君的局面。也就是说站队太子的话,当下将遭遇贬斥,站队王保保的话,未来没好果子吃。不仅如此,由于草原民族军事贵族联盟的特征,元朝各地方实力派之间同样经常 发生交战。元朝将草原上以武力论英雄的统治逻辑带入到中原农耕地区,极大的损耗了统治基础,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

      行省制度的不完备

      行省制度是元朝政治管理中的一大创举,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是朝廷中枢对地方行政制度建设的一大探索。从元朝建立的行省制度后来经过明清两代的继承和完备,成为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的良好体系。然而在创立之初,却存在诸多的不完备,甚至非常类似封藩模式。

      细读元末农民起义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除了以元臣自居的陈友定和何真,以及由于招安官位没谈拢而时叛时降的方国珍。其余几家反元势力均集中于河南江北行省一个行政区域内。可见地区行省之间的差异极大,这导致各地区对中央的向心力差异极大,容易出现地方割据势力。

      科举制度不受重视

      前面提及,元朝依托理学治理中原,但却不善于建立完备的官僚体系。这在行省制度上表现为只能依靠由藩王性质的军阀掌控地方事务,在官员选拔上表现为对科举制的不重视。元朝统治者未能意识到搭建完备汉人官僚体系,对农业税收和地方统治的重要性,因此并重视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在元朝时断时续、时兴时废。与此同时科举文人在元朝由于不被重视,社会地位底下。缺少足够的晋升空间,这导致元朝并未得到知识分子阶层的拥护。元末农民起义,许多知识分子的加入,极大的促进了起义军队的发展速度,加快了元朝的败亡。

      白莲教和摩尼教的影响

      由于没有明确认识到中原地区的统治逻辑,因而未能建立一套完备的官僚体系。没有成熟官僚体系的元朝不仅没有对户籍制度和行省制度进行严格管控,对待商贸活动和宗教文化活动也采取了类似放任的做法。

      元朝时,白莲教和摩尼教得以长期偷偷发展,和元朝中枢的宽松政策不无关系。作为反元态度最为坚决的两支义军,韩林儿和徐寿辉都是摩尼教出身的。正因为如此,朱元璋才会说元是以宽失天下,这是很有道理的。

      元朝镇压义军时的奇葩操作

      前面曾提及,元朝面对起义时,只要剿灭困难,往往就会采取招安封爵的政策。这种鼓励造反的做法实质上鼓励了各地的造反。然而即便存在即将剿灭起义的情况,元朝同样会出现许多奇葩操作。

      当丞相脱脱百万大军包围张士诚的高邮三个月,并即将攻下之时,朝中政敌佞臣哈麻向元惠宗诬告脱脱劳民伤财,养寇自重。于是皇帝临阵换将的圣旨传达至元军脱脱帐中,朝野内外皆知晓脱脱即将被调回京,且同时被太子和皇帝厌恶的他将会十死无生。因此军中将领死谏脱脱,央求攻下城池再开诏书不迟,那样或许能争得一线生机。然而脱脱坚持做忠君纯臣,起身返京,元军瓦解。另一路元军大将察罕帖木儿,有战神的称号,且是王保保的舅舅兼养父。当他趁红巾军内讧之时,大破起义军,并招降了田丰、王士诚。可是察罕帖木儿向来傲慢,对待朝廷大臣傲慢无礼的态度让田丰颇为排斥,于是转而寻求刺杀之。当时察罕帖木儿的部将已经怀疑田丰的意图,但他坚持维护自身以诚待人的形象,最终遇刺。

      从对元朝覆灭的梳理中,我们会发现,元朝统治者一方面接纳儒学作为统治中原的思想基础,一方面又未能深刻理解农耕文明的统治逻辑,甚至将许多草原风格引入中原,结下许多隐患。最终当天灾人祸爆发之时,整个元朝国家机器就会出现运转失灵的情形,最终被新的势力所取代。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4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