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和亲能避免王国吗?

      1205年,成吉思汗统军首次进攻西夏,相继破夏力吉里寨经落思城与乞邻古撒城(今地不详)。

      西夏仁宗李仁孝(1124-1193)70岁去世,他在位期间基本完善了封建制。他的长子李纯佑(1177-1206)继位。见蒙古军来势凶猛畏缩惧战,任凭蒙古军纵兵掠瓜(治今甘肃安西东南锁阳城)、沙(治今甘肃敦煌)等州。4月,因盛暑将至,蒙古军撤退后。夏桓宗命修复被破的城堡,大赦境内,改都城兴庆府为“中兴府”,意图中兴西夏。

      但就在这个时候,朝廷内部发生了大事。

      夏仁宗有个弟弟称为李仁友,被封为“越王”。1196年,李仁友逝世,李仁友的儿子李安全上书要求承袭越王的爵位,西夏桓宗不许,而且还把李安全降封为镇夷郡王。

      当然,桓宗一定是发现了李安全有什么问题,从事后来看,可能是他发觉这个堂兄和后宫诸多嫔妃不清楚,甚至和自己的亲生母亲罗太后也不清楚。所以才有此“不准”和“贬降”。

      但这个年轻的皇帝没有注意到,女人,特别是四十多岁的女人对相爱的男人是疯狂的是可以舍了命的。

      是的,罗太后和李安全是恋人关系,可能仁宗在世的时候两人就关系暧昧,侄子和婶子就发生了奸情。奇怪的是后宫包括邓皇后对李安全都很友善。在两宫太后的保护下,李安全的兵权还是在握,也正因为如此,政变才能获得了成功。

      1206年的一天,罗太后突然临朝,宣布废掉桓宗,立李安全为王,改元应天。并且由邓太后做主,向宗主国金国通报,得到金国的同意,下诏李安全为“西夏国主”。后来,这个李安全的庙号为襄宗。为西夏第七代皇帝。

      不过,历史书上从此再无罗太后的记载,是不是随后亲生儿子的死,导致她也发生了变故,或者,李安全对她利用完了就不理不睬了。一切不得而知。

      襄宗继位的第二年,也是成吉思汗称汗的第二年,即公元1207年,他又亲自统军第二次进攻西夏。这次成吉思汗以西夏不纳贡为借口,破其边防要塞斡罗孩城(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西境),遣兵四处攻掠。继位不久的夏襄宗李安全可是一个强硬的抵抗派,他集右厢诸路兵抵御。成吉思汗见夏国兵势尚盛,不敢骤进,屯兵5个月,因粮饷匮乏,于次年2月自引兵还。

      这一次,李安全坚持抵抗,虽然有所损失,但是,毕竟是迫使成吉思汗撤退了,李安全的威信大涨。李安全也及时修补武备,防御来自蒙古的再次进攻。

      果然,二年后,1209年,成吉思汗率重兵第三次征讨西夏。是年3月,蒙古准备进攻大敌金国,成吉思汗考虑到西夏军有可能突袭其后方,于是,仍决定率军出黑水城(今内蒙古狼山山脉西北喀喇木伦之滨),袭击西夏边防关口斡罗孩(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西境)。夏襄宗李安全命其子李承祯为元帅、大都督府令公高逸为副元帅,督兵5万阻击。不过连续两次被蒙古大军攻打的西夏也窝了一肚子的火。这次西夏军展开了激烈的抵抗。蒙古军攻入兀刺海城后,又和西夏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俘获了夏太傅西壁讹答。随后又转攻克夷门,结果克夷门防线也面临崩溃,蒙古军集兵猛攻,夏军顽强抵抗,最后大败,高逸被俘,不屈而死。

      蒙古军乘胜南进,直抵西夏都城中兴府(今宁夏银川)外围要隘克夷门(今内蒙古乌海西南)。夏襄宗命嵬名令公率兵5万凭险据守。战初,蒙古军屡被嵬名令公击退。双方相持两个月,成吉思汗乘夏军懈怠,据险设伏,嵬名令公引军出击,中伏被擒。蒙古军遂破克夷门,包围中兴府。

      这时夏襄宗李安全亲自登城督战,蒙古兵屡攻不下。9月连降大雨,黄河水暴涨,成吉思汗顿生一计,派遣兵将筑堤,引水灌城,西夏兵民在水中伤亡甚众。到了12月,水势泛滥,大水将蒙古军的大营也给泡了,并且开始上冻了,那情景,肯定比今天的舟曲害惨,很难继续驻足。在胆大的人士促成下,成吉思汗“遣太傅讹答入中兴,招谕夏主,夏主纳女请和”。夏襄宗登城隔水与成吉思汗相见,面约和好。“乞和亲”,成吉思汗“遂班师”。

      想想当时的情景,李安全站在城楼上,成吉思汗站在大营的高台上,两人面对,寒风凛冽,一定是互相客气几句,然后谈条件。李安全一定是觉得自己的女儿察合漂亮,也叫上了城楼,成吉思汗看见很满意,仗不打了,您是我的老丈人了,我这就撤军。

      李安全将女儿察合献给成吉思汗,还向蒙古献骆驼、缎匹、鹰鹞等。蒙古退兵了。

      当时,襄宗曾经派出使者到金国求救,晓以唇亡齿寒的道理,但金朝自顾尚且不暇,哪有兵力援助夏朝,所以,求和是当时最好的选择,这个结果也是最好的结果。

      西夏的察合公主在蒙古只有虚名而无实际地位。因为按照蒙古的后宫规矩,第一位妻子元配即蒙古族的孛儿帖后最有实权,而察合公主只有皇后的虚名,并无实际地位。或者可能和个人的性格有关,金朝的完颜小姐姐晚于察合,按照蒙古的规矩,排名是按先后顺序的,也就是说,察合是排在小姐姐之前的。但是,这个小姐姐很有作为,政治上,宗教上都做了很多事。察合则默默无闻。

      据屠寄《蒙兀儿史记》卷19《后妃传》记载,夏襄宗李安全的这位女儿即西夏公主叫“察合”,后来当上了成吉思汗的可敦,史称察合可敦。1220—1224年间长春真人丘处机去西域觐见成吉思汗,在途中曾遇见过察合,“汉、夏公主皆送寒具等食”。

      对夏襄宗与成吉思汗的和亲,《蒙古秘史》记载得更加生动具体,兹征引如下: “从那里(成吉思汗)又上马征合申(河西,即西夏)。兵到后合申主不儿罕(即夏襄宗李安全)就投降了。并说:“愿做你(可汗)的右手,给出气力。”说罢就把女儿察合送给成吉思可汗。不儿罕又说:“俺听得成吉思可汗的声名,使人敬畏。如今你亲身莅临,威灵益著。我们唐兀惕人愿仗威灵,给你做右手出气力!”“但咱们本是城廓内住惯的百姓,定居已久,若有紧急征讨的事情,怕不能疾行事;冲锋厮杀时不能疾速去厮杀。倘蒙恩典我们唐兀惕人愿把席棘草中生长的许多骆驼毛绒织成的各种缎匹,调养有素的鹰鹞,经常呈献给可汗。”说罢,实践前言,遂将本国的骆驼从百姓那里科敛征集,直到(多得)都赶逐不动送来了。

      夏襄宗与成吉思汗和亲,虽然使西夏暂时避免了亡国之灾,但从此之后,西夏成了蒙古帝国的附庸及战争的炮灰,最终也没能躲过被蒙古军消灭的厄运。《西夏书事》卷40载:“夏与蒙古自纳女请降,合兵攻金,遂为役属。继征发日多,不堪奔命,礼意渐疏。蒙古主怒,渡河来攻,列城不能御,直抵中兴府围之。(西夏神宗)遵顼命太子德任居守,己出走西凉。已而,遣使请降,蒙古兵退,始还。”1227年6月,在蒙古军围困中兴府半年后,西夏末主率领官员奉献图籍出降,不久,即被蒙古将领所杀。西夏亡。由此可见,和亲能缓解一时之急,并不能决定国家命运。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4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