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汉武帝“盛世”有三大危机?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帝王。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汉武帝倚仗祖宗四代先人积累下来的雄厚国力,他开拓疆土,彻底解决了匈奴问题,并将汉朝推向发展顶峰。

      但汉武帝“盛世”之下却潜藏三大危机。

      一是土地危机。汉武帝作为全国最大的地主,他征收全国的田租赋税,用来作为官吏俸禄和军费开支,称为“天下经费”,由大司农(秦称治粟内史)掌管。一切山林、川泽、陂池、苑、商市、铸钱的收入,都归皇帝私人收入,称为“私奉养”,由少府掌管。此外,还经常没收罪人的土地、奴婢做为财产。贵族、官僚有一部分是有高爵的“封君”,他们除享有皇帝封给的租税之外,还直接买占土地、奴婢。

      原来随从刘邦征战过的中下层军官,由于受到的“七大夫以上皆令食邑,非七大夫皆复其身及户,勿事”优遇,大部分迅速变成新的地主,成为土地兼并者。至于刘姓宗室,功臣后裔,六百石以上官吏及其族属,都尉以上军官及家属、博士官弟子、乡三老、孝悌力田,家有车骑一匹的富户,都享有一定的特权,免赋免徭。

      这些拥有大小特权的群体,经济势力自然膨胀的很快。至于一般豪强地主,在轻徭薄赋政策之下,也迅远发展势力。他们出租土地,收取十分之五的租,成为“以武断于乡曲”的“豪党之徒”。商人也出来凑热闹,所谓“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出现了许多大盐铁商,这些货们囤积居奇,乘时逐利,交通王侯,勾结官吏,操纵谷价,放贷取息,加速了农民的破产流亡。

      当时普通农民群众,五口之家耕种约百亩的小块土地,西汉田租名为“什五税一”或“三十税一”,看着不高,实际还有口赋、算赋、更赋,都要出卖谷物变钱交纳,折算下来已达到农民年收入的十分之五。终年劳动所得除交纳租所剩无几,还得服兵徭服役。

      二十三岁至五十六岁男子要服兵役二年,一年为正卒,守卫都城;一年为戍卒,戍守边境。服役者的一部分服装、武器都得自己掏钱置办,朝廷是不管的。

      当时物价还奇高,比如作为重要生产的耕牛,一头值千余钱或高达数千钱,马就更贵了。老百姓必须贱价出卖谷物而用高价买进耕畜、农具和其它必需物品,所以要扩大生产就十分困难,即使维持原有水平也并不容易。

      许多农民在沉重租赋压榨之下,又加水早灾害袭击,高利贷盘剥,所以往往遭到“卖田宅,子孙以偿债”的命运。破产农民为了糊口,不得不依附于豪强地主,变成佃耕农民或佣耕者。郡县官吏畏惧大家,不敢督责,又要粉饰治绩,就把减少的租赋额摊加在尚未破产的编户农民头上。租赋愈沉重,逃亡者则愈增多,逐步加快豪强地主兼并土地和人口趋势。

      二是奴婢问题。西汉时官私奴数量很大,官奴婢多来源于被没收的罪犯家属,私奴婢主要来源于破产农民。他们迫于赋税、天灾,将自己子女抵押给债权者,无力偿馈,结果人就被拉去卖了,变成奴婢。也有被人略卖为奴婢者(属于绑票一类性质)。

      当时有公开买卖奴婢的市场,所谓“置奴妽为市,与牛马同栏”。贵族、官僚及一般地主、商人家中奴婢以千百计,被用来从事家内服役、农田生产手使作业,以及其它杂役和贩运经商。

      汉代法令规定禁止掠卖人口为奴,主人不得随意杀死奴婢,杀奴须经官府核准,但规定归规定,实际上奴婢生命并无保障,往往被杀了也没人管。随着破产农民沦为奴婢人数增多,影响经济发展和朝廷赋税收入,成为西汉时期的严重社会问题。武帝时董仲舒就主张“去奴婢,除专杀之威。”不过说说也是白说说,没有任何实际措施和效果。

      三是财政问题。汉武帝统治时期,开始了对匈奴的反击战,打仗就是烧钱,战端一开,花钱如流水,所以军费开支巨大。汉武帝作为皇帝,肯定要吃好点,穿好点,没事还要多纳后妃老婆,老婆多了就要盖房。所以从前一一五年(元鼎二年)起,大事修筑豪华宫殿,继柏梁合之后,又修建规模更大的建章宫,宫中立神明台,井干楼高五十丈。为了长久享受当前美好生活,汉武帝十分注意身体健康,要求创造医学奇迹,长生不老,所以寻神仙,求仙药,也费了大量财物,武帝为了寻求神仙,赐方士栾大僮千人,金十万斤。此外,旅游、祭祀、给朝臣发奖金和薪俸,都需要大量金钱,每年所需槽粮由汉初的数十万石增到数百万石,增加十倍不足。财政开支浩繁,五六十年间积累起来的对富,几乎全被消耗掉,因此造成财政空虚。

      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国库空乏,大汉经济官员们实行了一系列财政措旋。首先增税,加口赋为二十三文,并改从三岁起征,将原来自由经营的盐铁、酿酒、铸钱,收归国有经营,还对舟、车、牲畜都规定了征收捐税数额。

      其次是发行高面额货币。推出皮币、白金三品等大面值巨额货币。为实行这些财政措施,武帝任用当时的大盐商东郭成阳为大农,大铁商孔仅、洛阳贾人子桑弘羊为侍中,主管其事武帝虽任用一些大商人为官,打破汉初以来禁止贾人仕宦为吏的规定。

      第三是进行官倒。前一一0年(元封元年),武帝又采纳大农中丞桑弘羊的意见,实行平准均输制度,分遣大农部丞数十人至各郡国设立均输官,让他们利用各地缴来的租赋财物,像商人那样进行转手交易贩运。

      又在长安设平准官,总管全国各地均输官运来的赋物,除去封建统治集团所需之外,均用来从事官营商业活动,“贱即买,贵则卖,以之营利,说白了。

      第四是卖官鬻爵。卖爵与赎爵是解决财政问题的重要办法,因为历来想当官的人太多了。前一二三年(元朔六年),武帝设置武功爵十一级,低级可以免除徭役,高级可以授予官职,买官条件也大大放宽,甚至用一群羊都能还来一官半职。犯了死罪也不用怕了,只须交纳五十万钱即可免死。

      武帝新经济政策实行的结果,大大弥补了大规模用兵军费开支的不足,和为他本人的宫廷侈奢提供了经济来源。但与此同时,在兵徭负担已异常沉重的情况下,更加深了人民的痛苦。

      强盛的西汉封建王朝的统治危机,到汉武帝晚年已经开始表现出来。大规模战争中的兵役、徭役、赋税是人民最沉重的负担。《史记·平准书》记当时征发兵福的情形是:“兵连而不解,天下苦其劳,干戈日滋……中外骚扰。”加上武帝的财政经济政策的实行,使人民处境更加恶劣,不满情绪普遍增长。大约到前一OO年(天汉元年)后,流民愈益增多。前一O七年(元封四年),关东流民已达二百万口,其中无户籍者四十万,大批农民已经脱离了编户的封建控制,同时在各地又发生了骚动和起义。

      东方的骚动和不安也渐渐波及三辅一带。在武帝所居的建章官中,据说也发现了刺客。当时长安聚集着许多方士神棍巫婆,宫女和贵族们多信奉巫蛊。正值武帝在病中,宠臣神棍江充因与太子刘据有矛盾,遂讹奏帝疾是巫蛊作祟。武帝命充为使者进行察治,察治结果,据说在太子据床下掘得木人。

      太子没处说理,恐惧之下乃矫诏发兵诛江充。武帝命丞相刘屈鳌统兵镇压,双方战于长安城中五日,死数万人,太子败逃后自杀。这是前九一年(征和二年)七月发生的事。巫蛊事件增加了不稳情势,迫在眉睫的统治危机追使武帝不得不考虑对策,以挽危局。

      前八七年(征和四年),汉武帝颁下著名的罢轮台屯田诏的罪书,也就是自我检查,表示过去兴师远征是自己的过失,以后要停止用兵取“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务本劝农,无乏武备而已”的政策,以减轻人民的负担,并封丞相车千秋为富民侯,意“思富养民”,任赵过为搜粟都尉推行代田法,以提高农业产。又废除了“告缗”令。武帝作了这样决策上的重大改变后,也在前八七年(后元二年)死去。

      武帝死后,前八六年(始元元年),少子刘弗陵(七岁)即位,是为昭帝。根据汉武帝遗命,由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石单)、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弘羊,共同辅政。基本上遵循武帝罢轮合屯田诏书精神主持国家政务。霍光掌政后,几次让昭帝下减免赋役田租,以苑囿土地贷与贫民,削减槽粮数量。这些缓和政策实行的结果,使流离人口渐渐归还乡里,使农业生产又有些恢复。

      前七四年(元平元年),昭帝死。光迎立武帝孙昌邑王刘贺即位,因不受光约束被废,又立武帝曾孙刘询(太子据之孙,十八岁),是为宣帝。在经济上仍执行缓和政策,继线以公田假与贫民,减口算赋三十钱,降低盐铁价。他由于昭、宣时期这种缓和政策的实行,遂使度动摇了的西汉封建统治又暂告稳定。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4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