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唐朝的“唐话”在汉语中有什么地位?

      唐朝的“唐话”在汉语中有什么地位?唐朝对汉语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唐朝是古代文化发展的一段高峰期,现代不少年轻人都很喜欢唐文化,甚至还引起了一股研究唐文化的风气。唐玄宗时期是唐朝最鼎盛的一段时间,无论是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位居世界前列,而且对周边国家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日本。实际上唐朝能将自己的文化输出到别的国家,也是因为汉语的发展得到了进步,那唐朝对汉语究竟起到了哪些推进作用和贡献呢?下面就来了解下吧。

      一、唐朝的“唐话”和万国来朝

      中国的文字起源较早,商朝的甲骨文已经标志着古汉语的成熟。而文字是语言的载体,在文字成熟之前,古汉语至少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沉淀。按照学术界的说法,中国汉语分为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现代汉语三个阶段。

      上古汉语是从夏商时期到晋朝,《礼记·王制》曾记载,周朝分封八百诸侯:

      “五方之民,言语不通”

      秦始皇统一七国后,才统一文字和度量衡。此后历经发展,才有了上古汉语。

      从南北朝到隋唐,这段时间古代汉语系统得到重构,形成“唐话”,又被称为中古汉语。唐朝的汉语和近代文言文十分接近,学习起来比上古汉语要容易的多。

      唐朝时期,万国来朝,是我国古代汉语对外发展的鼎盛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中亚诸国和唐朝交流频繁,包括突厥、回鹘、吐蕃、波斯以及粟特人建立的康国、曹国、石国等,都有大量的学生和商人来到唐朝。另外,包括日本、新罗(朝鲜半岛)、百济(朝鲜半岛)、高丽(朝鲜半岛)、泥婆罗(尼泊尔)、天竺(印度)、林邑(属越南)、真腊(柬埔寨)、狮子国(斯里兰卡)等国,也都有学生和商人仰慕唐朝的高度文明,不远千里来到唐朝,这就有了万国来朝的景象。

      唐朝之所以伟大,不仅仅在于它的繁华,更在于他的包容,繁华的长安城,“万国”百姓杂居,用“唐话”交流成为当时一大奇景。但他们是如何学习“唐话”的呢?

      二、来唐人员的汉语教育

      1.唐朝留学生的汉语教育

      首先以日本留学生为例,据《唐太宗实录》记载,贞观年间,日本派遣留学生团体来到长安。此后,日本先后13次派遣留学生来唐,规模很大,合计多达600多人,这些人被日本称为“遣唐使”。这批遣唐使中,最出名的莫过于阿倍仲麻吕和吉备真备。这些遣唐使的主要留学目的是接受唐朝的文化,然后学成归国,对日本国内进行输入。

      当时唐朝对日本留学生非常重视,从入学开始,基本上就安排最初级的汉语培训,此后,还有组织地安排对中国传统国学、历史、政治等方面的学习。而这些学习的基础,都是从他们会使用汉语开始。通过遣唐使,汉语对日本的影响很大。举三个例子:

      第一,日本第一部古代文学作品《古事记》,记录了日本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成书于公元712年(唐玄宗登基那年)。最为重要的是,这本书全部用汉字写成的,在日本影响很大,对中国汉语的对外发展也有深远的意义。

      第二,日本天皇是一脉相承的,“天皇”一词,最早并不是日本使用。唐高宗时期,皇后武则天权势很大,满朝大臣称唐高宗为“天皇”,称武则天为“天后”,由此,“天皇”这个词才传入日本。日本每一位天皇都有自己的年号,唐朝时期,日本有了第一个天皇年号,名叫“大化”,取自中国的《尚书》中的:

      “肆予大化诱我友邦君。”

      可见,中国的汉语和政治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之深。

      第三,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下图)生于武则天执政时期,他从出生就开始接受日本归国的“遣唐使”的教育,对汉语和中国文化有了基本的掌握。唐玄宗开元4年,阿倍仲麻吕来到中国,竟然在科举考试中考上了进士,在当时算是个“奇迹”。这能映射出汉语对日本国内年轻人的影响。

      不仅仅是日本,据《贞观政要》记载,唐朝国子监曾接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吐蕃年轻人学习汉语。可能因为文成公主和亲的缘故,贞观年间,唐朝和吐蕃的关系非常亲近。史载:

      公主恶其人赭面,弄赞另国中权且罢之,身亦释毡裘,袭纨绮, 渐慕华风,猜广日革,至遣子弟入国学而习业焉。

      也就是说,文成公主出嫁到吐蕃后,吐蕃开始派遣留学生来唐朝学习汉语。

      唐朝初年,朝鲜半岛一分为三,高丽、百济、新罗,三国最后纷纷和唐朝交好。留学生来唐频繁,据《东史纲目》记载:

      “新罗自事唐以后,常遣王子宿卫,又遣学生入太学习业,十年限还国,又遣他学生入学者多至百余人,买书银货则本国支给,而书粮唐自鸿胪寺供给,学生去来者相踵。”

      可见,新罗派遣留学生来到唐朝学习,以“十年”为一个周期,投入很大。

      除了上述所说的日本、吐蕃、朝鲜半岛外,还有许多国家派遣留学生来唐朝,有许多史料有明确记载。例如,《旧唐书》记载:

      大和七年(837年)正月,渤海国遣同中书右平章事高宝英来谢册命,仍遣学生三人。

      《旧唐书》还记载了南诏国、康国等藩属国派遣留学生来唐朝的事迹。

      2.唐朝商人的汉语教育问题

      如果说,外国留学生来到唐朝,是以学习和文化输出为目的,那外国商人来到唐朝,目的就非常纯粹了,他们是为了追逐商业利益。尤其是在丝绸之路沿线的外国商旅,他们对汉语学习非常刻苦,毕竟,熟练的汉语能力,直接和自己的商业利益挂钩。但商人对“唐话”的学习,和留学生有很大不同。商人只需要学会简单的商业汉语即可。在《新唐书·西域传》中,有粟特人学习汉语的简要记载,大致意思是:粟特人世代经商,长期奔走于西域和长安、洛阳之间,对简单的汉语有基本的掌握,并且还世代相传。

      另外,还需要提到一个特殊的职业,那就是通译。唐朝和外藩交流很多,需要很多翻译人员,通译在当时是个非常吃香的职业。不仅在政治上需要大量的通译人员,在经济上也需要。如果有的商人第一次来到唐朝,对汉语掌握不是很纯熟,他会花钱请一个通译来帮助自己。唐朝时期,长安城有专门做通译生意的,有懂波斯语,也有懂天竺语的。随着商人们来到长安的次数越来越多,基本上能掌握最简单的汉语。

      唐朝的汉语,通过丝绸之路,对中亚一代影响很大。至今,在中亚等地,还能出土汉语印章、石碑等。例如,2004年,土库曼斯坦曾出土一枚印有汉字的印章,考古学家推断,应该是唐朝丝绸之路上的商人留下来的。可见,这一时期,汉语的对外影响,存在许多历史证据。

      三、唐朝时期,汉语对外传播的影响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繁盛的时期,唐朝的长安、西亚的君士坦丁堡、欧洲的罗马,被誉为“中世纪世界三大名城”。其中,又以唐朝长安最为繁华,长安在人口、面积、商业繁荣等方面都超过其他两城。长安的繁华,必然引来许多外国政治家、留学生、商人、僧侣等纷纷来唐,这一时期,汉语展示了他独特的魅力和对外影响力。唐朝对外汉语的影响,表现为以下三点:

      其一,唐朝的政治影响力极大,引来万国来朝,“万国”来到长安,推动了“唐话”的发展。这一时期,是政治推动了汉语的发展,同时,唐朝汉语的发展,也推动唐朝的政治影响,两者相辅相成。以至于,现在流传到日本、朝鲜半岛等国的唐朝汉语古籍,对当地的政治、文化影响极大。

      其二,唐朝长安城的繁荣,引来无数外国商人和旅行者,不管是在长安定居还是贸易,学习“唐话”都是必要条件。这一时期,外国商人掀起了一股“汉语热”,汉语通过商人流通,对外迅速发展,目前,世界各地仍然存在“唐人街”。所以说,唐朝繁华的商业和唐朝汉语的发展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

      其三,唐朝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汉语的发展。唐朝不仅在政治、经济领域对外交流频繁。在文化,特别在古典文化、诗词、宗教等领域对外发展迅速。在唐朝文化发展过程中,直接推动了汉语的对外影响力。如现在的日本和韩国,仍有许多唐朝时期的汉语著作。

      语言和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中国古汉语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摸索和实践中的结晶。巍巍中华,汉语以其独特的魅力,一直影响着全世界。在繁华的唐朝,汉语借助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力,迅速对外发展,对世界华语格局的影响很大,为全球的语言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4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