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长安十二时辰》里面隐藏了多少你不知道的历史小知识?

      《长安十二时辰》里面隐藏了多少你不知道的历史小知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备受期待的《长安十二时辰》播出了,这部由曹盾执导,雷佳音、易烊千玺、韩童生等出演的古装大剧回到了盛唐,讲述“大唐反恐二十四小时”。刚一开播豆瓣评分高达8.7分,几乎是今年国产剧集的最高评分。

      长安市井区,琵琶女唱着李太白的新作:清平乐·禁庭春昼(描写唐玄宗和杨玉环的某次夜生活),交代了故事背景。下面让我们起走进《长安十二时辰》,学习古代文化常识。

      一开场的长镜头就体现了大唐的热闹繁华,展现了万国来朝的宏大气象!为了还原了长安这座世界第一城应有的盛世景象,剧组在开拍前花了七个月搭建场景,打磨道具。抛开这些不说,油画般的美术场景设定就十分惊艳。

      张小敬出身行伍,退伍后任唐城地方安保“不良人”,后因处事不当违反唐律被关押狱中。唐城混入可疑人员,负责安全的靖安司特例委派张小敬戴罪立功、侦破此案。

      经过张小敬的一番调查,发现敌人的阴谋是为了在上元节晚上的集会中制造混乱,而距离上元节花灯大会只剩下短短的几个时辰了,张小敬必须在上元节花灯大会前抓住搞破坏的刺客。在调查与追捕中张小敬还发现靖安司中竟然有敌人的内应。

      在一次次的斗智斗勇中,张小敬终于在最后关头揭穿了背后主谋,阻止了破坏的发生,解救了唐城里的黎民百姓。

      十二时辰

      高中教材知识《孔雀东南飞》: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黄昏: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

      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这里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常识: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

      天色纪时法: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u)中、日中、日昳(die)、晡(bu)时、日入、黄昏、人定。

      地支纪时: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唐朝节日上元节

      上元灯节即元宵节,唐代时上元灯节是非常重要的节日。唐代长安实行宵禁制度,夜间会有金吾卫在街上巡逻。仅在元宵节当天,才会开放宵禁,长安居民可彻夜狂欢。

      长安城中家家挂起灯笼,根据唐代文献记载,睿宗先天二年正月十五、十六两日,安福门外制作高达二十丈的灯轮,用金玉锦缎装饰,内含五万盏灯,点燃后如同花树。

      这样的景象引发大量民众围观,极易发生事故。本剧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01

      唐朝服饰与色彩

      唐代官员服饰色彩与品级紧密关联,“唐初,官服只有黄和紫色。贞观后,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

      按惯例三品以上佩金鱼袋和金玉带十三銙、五品以上佩银鱼袋,四品佩金带十一銙、五品佩金带十銙、七品以上佩银带九銙、九品以上佩馀石八銙。”

      在剧中,第一位紫袍人物是贺知章,紫袍玉带,是唐代顶级官员才可穿着的服饰搭配。

      剧中姚汝能着深绯色衣服,查阅档案的崔主事为八品官,着深青色官服。

      里面一个小彩蛋,姚汝能其人史料记载颇少,却是研究安禄山确实绕不开的角色,因为他写过一本《安禄山传》,详细记载了安禄山其人其事。

      而且内里含有天宝年间大量的名物描述,也是研究唐代物质文化的绝好资料。姚汝能既然作为开场出现的人物,那么也就意味着,后续应该会出现安禄山。

      02

      冷知识

      李必头上的簪子

      易烊千玺饰演的李必一出场,很多观众露出了“姨母笑”,不光是因为四字弟弟的颜,还有他头上的簪子,“从后往前插,不怕鞠躬行礼时扎到别人吗?”“这是穿帮了吧!”

      严肃!别笑!中国古代用簪子束发,主要分横式(卯酉簪)和竖式(子午簪),至少在元代之前,道士的道冠都是以竖式为主,就是从后往前插,代表水火相济。宋徽宗赵佶画的《听琴图轴》,里面弹琴的道士的发簪就是子午簪,从后往前插。

      在《长安十二时辰》中,易烊千玺饰演的李必本来就是个有一定身份的道家人物,用子午簪配芙蓉冠是符合剧情的。

      行礼方式

      北宋王虚中的《训蒙法》有相关记载,“小儿六岁入学,先数叉手,以左手紧把高手,其左手小指指向右手腕,右手皆直,其四指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也”。

      这其实是唐宋时期非常流行的“插手礼”

      在《水浒传》十五回《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中有:“……梁中书大喜,随即唤杨志上厅说道,‘我正忘了你,你若与我送得生辰纲去,我自有抬举你处。’杨志叉手向前禀道‘恩相差遣,不敢不依……’”

      还有诗人柳宗元的诗句“入郡腰恒折,逢人手尽叉”,都有对叉手礼的描述。

      唐代口香糖

      剧中,李必有个手下,姓崔名器,经常把两把锤子挂脖子上,看着十分凶狠,也经常疑似在嚼口香糖。剧中演的他嚼的是薄荷叶,另一个角色龙波也喜欢嚼薄荷叶。

      薄荷叶是古代“口香糖”?有报道称,原著作者马伯庸曾澄清,“那是我瞎编的。”原来,马伯庸想写嚼槟榔,但是一转念这个东西貌似一直没有传入中原,就编了个嚼薄荷叶吧。

      实际上,唐朝人的口香糖很可能是丁香。丁香传入中国大约在汉代,起初不叫“丁香”,而是叫“鸡舌香”。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鸡舌香与丁香同种,花实丛生,其中心最大者为鸡舌,击破有顺理,而解为两向,如鸡舌,故名,乃是母丁香也。”

      唐代徐坚等人编撰的《初学记·职官部》中,曾引述东汉学者应劭的《汉官仪》:“尚书郎含鸡舌香,伏奏事,黄门郎对揖跪受,故称尚书郎怀香握兰,趋走丹墀。”尚书郎是皇帝身边负责文书奏章的官员,要直面皇帝,奏事时口含鸡舌香,以免熏到皇帝。唐代杜佑在《通典·职官》中解释得很明白:“尚书郎口含鸡舌香,以其奏事答对,欲使气息芬芳也。”

      因此,丁香大概是最早的口香糖了。而《长安十二时辰》里的薄荷叶,如果换成丁香,便更合理了。

      黑人演员

      剧中有个人物叫“葛老”,出场前对他的介绍就感觉不一般,出场后也着实让人一惊——是黑人!是演员走错片场了吗?不是,葛老的角色设定就是“昆仑奴”,这是中西往来频繁的唐代历史上广泛存在的一类人物。

      他们卷发浓眉,肤色黝黑,究竟来自南亚、东南亚还是非洲,今人说法不一,但普遍认为是被阿拉伯商人掠卖输入中国。唐传奇中亦有以其为主人公的故事。保存至今的唐三彩陶俑中,也有不少昆仑奴的身影。

      03

      名词解释

      《长安十二时辰》里面的文化常识知识点真的太多了,还真不一定都能看懂,什么是天干地支计时法,什么是诏令,什么是致仕等等。下面开始补课:

      04

      人民日报点评

      《长安十二时辰》正在热播,浓烈的“唐风古韵”不仅在国内掀起观剧热潮,剧中中华文化的馥郁芬芳也随着剧集在海外香飘四溢,以匠心品质传递出大国的文化自信。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中华传统文化在国际上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而透过影视剧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近年来中国影视剧在海外受到追捧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安十二时辰》将深厚的传统文化以长安民生民俗的生活点滴融入到了紧张刺激的剧情之中,打开了一个窗口,让海外观众在观剧的同时更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了到辉煌璀璨的中华唐文化,显露出了浓郁的中国风尚。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4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