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2200年前的高速公路!秦直道在古代是一个传奇的存在!

      2200年前的高速公路!秦直道在古代是一个传奇的存在!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我国沟壑满布的黄土高坡以及连绵不绝的群山之上,600公里的秦直道备800里加急行军所需,其标准相当于如今的二级高速公路了,可以说秦直道是能够堪比长城的世界级工程史上的奇迹了。那么秦直道是什么样子的呢?在它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速公路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早习以为常,甚至F1的超高规格路面也并不稀奇。但是如果时间倒退两千多年,回到定鼎初期的秦朝,高速公路无异于痴人说梦。不过,在历史上,确实有这样一条堪比肩长城的工程奇迹。这就是被誉为“古代的高速公路”的秦直道。

      通向塞外的利剑

      如果说长城是一面阻挡匈奴进攻的盾牌,那么秦直道就是插入匈奴腹地的利剑。

      公元前214年的一天,一封来自边塞、含有“西北斥逐匈奴”字样的加急战报被送进了秦宫始皇帝的案头——负责抵御匈奴的大将蒙恬大获全胜。

      这是始皇帝33年,距他统一六国已经过去了7年之久。在这一年,秦始皇颁布了包括发配奴隶攻取陆梁,设立桂林、象郡和南海三郡等许多政令,但没有什么事情能够像这封战报一样让他“龙颜大悦”。于是,他连夜又向蒙恬下了一道命令:将收复的河套地区,从榆中黄河以东,设置四十四个县。

      胜利并没有冲昏秦始皇的头脑,他很清楚当时已经“扣弦甲士四十万”的匈奴骑兵的威力——即使在吞并六国期间,他也从来没有忽视过西北的边防。于是,他补充了一道命令:“使蒙恬渡河取高阕、阳山、北假中,筑亭隘以逐戎人。”蒙恬就此领取了修筑长城的任务,也就是这个时候,蒙恬修建了九原城(今包头市麻池古城)。

      公元前212年,长城修筑到了尾声。但仅有长城是不够的。当时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侵扰,秦始皇曾征用30万大军戍边,而如此规模的军队驻扎其粮草消耗是惊人的。有人统计,仅粮草一项每月就需12000斤以上,这还不包括军械、甲胄等其他军用物资的运输。

      于是,秦始皇又有了一个新的设想:一旦来自北边求粮的告急信抵达咸阳,他可以用三天的时间筹集物资,然后用三天三夜的时间将这些物资直接送到边防,这就需要在咸阳与九原之间,修建一条笔直的“高速公路”,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在当时,就连修建一条普通的乡间公路都可谓是一项极其浩大的工程,但这条路竟然修在沟壑满布的黄土高原和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上,备八百里加急的行军所需,其标准相当于一条现在的二级公路!

      不过,秦始皇的强权最终实现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世界物流史上的奇迹由此诞生。现代人也许无法想象当时的艰辛,其修建竟要耗费30万人力,并由秦朝大将蒙恬亲自率领耗时两年半才告完成。

      建成后的秦直道成为打通中原和塞北的一条大动脉,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历次与匈奴的激烈战争中,中央王朝的后勤保障都是重中之重,成千上万吨的军需物资都要靠这条大动脉的运输才能完成,从而保障战争的胜利和中央王朝的巩固。可以说秦直道不仅是世界上公路建筑工程领域的奇迹,也是物流发展史上的奇迹。

      秦直道的建成,彻底解决了令秦始皇头痛的后勤保障问题。但是真正让直道大显神威的却是在汉代和唐代。

      西汉元封元年10月,汉武帝曾亲率18万骑兵浩浩荡荡沿直道北上,出击卷土重来的匈奴;唐武德四年,秦王李世民率十万唐军北征,沿直道北上抗击突厥。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秦直道对维护中原王朝的安全,曾经起过不容忽视的作用。

      而在更多的动乱年月里,阻挡北方骑兵的长城却一次次地被游牧骑兵越过,直道也成了南下的游牧骑兵的进攻通道。直道途经的鄂尔多斯高原以及河套地区千百年来都是民族对峙、战争搏杀的场所,长城沿线、直道南北,留下了多少民族战争的人文悲剧和历史创伤!

      物流史上的奇迹

      能够在军情紧急之时,运送大批的物资到前线从而保证前线士兵的需要,这当然是一个奇迹。但是奇迹不只这些,在和平时期,直道的运输潜力又有了更大的发挥。

      汉宣帝时,匈奴势力逐渐减弱,遂有与汉朝讲和的想法。于是昭君出塞的悲壮一幕便在历史上上演。据史载,昭君出塞时走的就是这条秦直道。与汉武帝浩浩荡荡的征西大军不同,这次秦直道主要发挥了和平的使命。然而这次的运输任务也并不轻省,而且它还标志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历史就是这样,当军用设施一旦转为民用,其潜能将会以更大的限度发挥出来,并惠及后代子孙。随着王昭君出使塞外,秦直道也开始由最初的军事要道转变为民用商道。北方的牛羊和中原的器物、丝绸往来其间,不但促进了南北的贸易往来,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密切了各个民族间的情感。此后秦直道沿线成为商贾云集,贸易往来不断的繁华会所,这样的繁荣一直延续到唐代。

      王昭君出塞之时,除却大批的护送人员和宫女随从,为匈奴贵族准备的各类奢侈用品更是数不胜数。因此这就对道路的工程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从修筑秦直道时开挖的土方量上,还是从路面夯实的厚度上来说,秦直道也都是一个奇迹。

      王子今在《秦直道的历史文化观照》中对秦直道的土方量算了笔帐:“据最保守的数字估算,秦直道大略长度600 公里,平均宽度50 米,夯土路基厚50 厘米,秦直道的夯土土方量大约1500 万立方米,按照汉代算术书《九章算术》中的比率,取土工程量大约2000 万立方米。就是说,秦直道工程取用和移动的土方,如果堆筑成高1 米、宽1 米的土墙,可以绕地球半圈。”

      把夯土量换算成取土量的方法有必要交代一下。王子今用的是《九章算术-商功》里的算法:“穿地四,为壤五,为坚三,为墟四。”这话的意思,简单说,就是挖四立方的坑,可出五立方的土,能夯三立方的墙或路基。王子今算的不是取出的虚土,而是挖掉的方量,即挖四立方土可筑三立方路基,四分之三的比例,那么夯1500万立方路基就需要挖掉2000万立方的土。

      这算法只是大概其,没有人实测过道路长度和平均夯土厚度,他在谈历史文化的文章里算土方量,只不过是个过场,烘托一下秦直道的工程浩大。事实上,秦直道的长度不止600公里,有人用GPS测过,直线距离632公里,所以很多人认为秦直道全长700多公里是差不多的。平均宽度50米,这有些宽了,甘泉山主峰往东的梁上,二十多米就算宽的了,富县张家湾乡葫芦河南岸山上保存最好,也不过三四十米,内蒙东胜城梁段,直道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修起来不费事,宽度也没超过50米。王子今的算法,长度不够,宽度增加,姑且相信它差不多吧。

      修筑奇迹的背后是秦直道那巨大的运输潜力。王昭君后,随着汉和匈奴长时期和平相处的到来,运输在秦直道上的物资成倍的增长。秦直道也理所当然地成,沿线人民与外界往来和物资运输的生命线。

      历史萧条的背后

      然而,随着北方局势的稳定,秦直道也走进了其萧条时期。清代,北方的蒙古部落完全归附,塞北已无兵可用。再加上清王朝前期,清朝曾对直道沿线人民进行过大规模的屠杀,致使沿线人丁逐渐稀少。气候的变化和传染病的流行随即爆发,剩下的人也都纷纷逃离,曾经人声鼎沸的闹市,如今变得是“千里无鸡鸣。”

      卸下历史的铅华,秦直道已不复当年的风采,从京都咸阳军事要地云阳林光宫(今淳化县梁五帝村)到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孟家湾村),在绵延700公里的沿线上,至今已没有一处完整的遗迹。所到之处人烟稀少、尽是荒芜。

      在这萧条景象的背后,我想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历史沧桑背后的精神。是那种克服困难、创造奇迹的精神一直在影响着修建秦直道的子孙们。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4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