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明朝的“厂卫”是指哪两大机构?

      明朝的“厂卫”是指哪两大机构?两个机构是如何形成“三位一体”的?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厂指东厂,卫指锦衣卫,它们都是明朝皇帝实行专制统治的特务机构。“厂与卫相倚,故言者并称厂卫”。朱棣当上了皇帝以后,为了镇压建文帝那一派的官僚,不断派遣宦官刺探情况,但没有一个专门机构,总感到不方便。永乐十八年(1420年)八月,在北京“设东厂于东安门北,以内监掌之。自是中官益专横,不可复制”。

      东厂自建立以后,一直没有停止过活动,直到明亡,其任务即所谓“缉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与锦衣卫均权势”。东厂直接受皇帝指挥,派去主持其事的宦官都是皇帝的亲信心腹。起初是选各监中一人提督,到后来专用司礼秉笔第二人或第三人为之。其官衔的全称是“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简称为“提督东厂”。并颁给关防一颗,文曰:“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关防”,凡十四字。一般宦官出差,所给印信,无“钦差”两字,其职衔“不过日内官内臣而已”。而东厂关防“特称太监,以示威重”。皇帝还特颁给密封牙章一枚,凡事件应封奏者,以此铃封,可不必经过任何手续,直接送到皇帝那里。

      厂内人员,称主管东厂的太监为“督主”或“厂其下设“掌刑千户一,理刑百户一,亦谓之贴刑”,他们是从锦衣卫那里调拨过来的。在千、百户之下的是掌班、领班、司房四十余名。专门到外面去缉访的是役长(又叫挡头),有一百余人。每一役长率领番子(也叫番役或干事)数人,计有一千余人。这两部分人统称为隶役,都是从锦衣卫那里挑选“最轻黠猥巧者”来充任。东厂因为是直接对皇帝负责,受皇帝指挥的,所以除皇帝而外,上自公侯勋贵下至民间,都可作为他们侦察访缉的对象。

      东厂每月分配一次访缉任务,“每月且(初一),厂役数百人掣签庭中,分瞰官府。其视中府诸处会审大狱,北镇抚司考讯重犯者曰听记。他官府及各城门访缉曰坐记。某官行某事,某城门得某奸,胥吏疏白坐记者,上之厂,曰打事件”。在访缉时,不仅只是对官员行动或某城门得某奸,甚至连“地方失火”,“雷击何物”,“亦奏闻之”。每月月底的一天还要“奏报在京杂粮、米、豆、油、面之价”。各处役长(挡头)打来事件以后,先去见厂公心腹内官审阅,而后发司房删润,再送给皇帝。遇有重要事件,虽在深夜,东华门关了,也从门缝里塞进,里面的人接到后,立即秘密送给皇帝。外边事无大小,皇帝都可以随时知道。东厂番役在打事件的时候,又联络了一批流氓无赖,作其外围帮凶。

      这一批流氓无赖就勾结东厂番役,进行诓骗钱财和挟报私仇。他们“得一阴事,由之以密白于挡头,挡头视其事大小先予之金。事曰起数,金曰买起数。既得事,帅番子至所犯家左右坐日打桩”。经过所谓“打桩”,把这一家情况弄清楚以后,“番子即突入执讯之,无有佐证符牒。贿如数径去,少不如意,治之,名曰干醉酒,亦曰搬罾儿,痛楚十倍官刑。且授意使牵有力者,有力者予多金,即无事。或靳不予,予不足,立闻上,下镇抚司狱,立死矣”。东厂的番役和地方上的流氓无赖就这样互相串联起来,对人们栽赃诬陷敲诈勒索。自洪武二十年(1387年)烧锦衣卫刑具,又六年“诏内外狱毋得上锦衣卫”,直至朱元璋死去,锦衣卫“不复与典狱”。

      永乐时,朱棣以藩王起兵夺得皇帝的宝座,因此,对建文朝的官僚存有戒心,把纪纲从忠义卫千户提升为都指挥佥事,治锦衣亲兵,“复典治诏狱”。从此又恢复了锦衣卫狱。并增设北镇抚司,原来的镇抚司改称为南镇抚司,于是南镇抚司“掌本卫刑名,兼理军匠”,北镇抚司“专治诏狱”。当时纪纲和指挥庄敬、袁江、千户王谦、李春等勾结在一起,“奸利数百千端”,气焰十分嚣张,连成国公朱能也惧怕他们。镇抚司原是锦衣卫的下属机构,成化十四年(1478年)“增铸北司印信,一切刑狱毋关白本卫”,甚至连锦衣卫交下来的案件,镇抚司也可直接请示皇帝裁决,“卫使毋得与闻”,至于三法司更不能过问了,“故镇抚职卑而权日益重”。这是明朝皇帝怕卫权过重,赋予地位较低的镇抚司以特权,使它们互相牵制。

      诏狱的牢房,防范得十分严密,生活条件十分恶劣。《万历野获编》卷二记载:“镇抚司狱,亦不比法司,其室卑入地,其墙厚数仞,即隔壁嗥呼,悄不闻声。每市一物入内,必经数处验查,饮食之属十不能得一。又不得自举火,虽严寒不过啖冷炙披冷衲而已。家人辈不但不得随入,亦不许相面,惟拷问之期,得于堂下遥相望见。“犯人”一被投入“诏狱”,便无申诉之处,只得受刑挨打。刑具套计有十八种,其中以“拶”最厉害。因“诸刑俱可应故事,惟拶指则毫难假借。盖紧拶则肉虽去而骨不伤,稍宽则十指俱折矣。还有一种叫做琶的刑具,“每上百骨尽脱,汗下如雨,死而复生,如是者二三次,荼酷之下,何狱不成”。

      明朝皇帝用这些酷刑来残害官民,以便实行专制统治。厂由宦官主持,卫则任武将掌管,厂卫虽然系统不同,但他们互相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东厂的番役都是从锦衣卫选拔来的。他们的任务都是侦察一切官民,受皇帝的直接指挥。当然他们之间也会有矛盾,互相倾轧争宠。因此,厂卫的权势也会有消长。这得看皇帝宠信谁来定,如果皇帝倾向厂,则厂权就重于卫,否则,卫就凌驾于厂上。

      但明中叶后,宦官专权,而司礼太监又提督东厂,所以一般来说,是厂权高于卫权,锦衣卫是依随于厂的。另外,锦衣卫使也大多是司礼监太监的亲信私人,如王振在英宗正统时为司礼太监,锦衣卫指挥使马顺即其私党。司礼监太监一方面出任东厂提督;同时又派心腹担任锦衣卫使,把这两个特务组织控制在自己手里,形成“三位一体”。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4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