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金丝铁线哥窑是什么?

      说到金丝铁线其实小编也不太知道是什么,但是问题不大的,不知道可以学嘛,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学习学习,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金丝铁线到底是什么,一起来欣赏金丝铁线的魅力,还有金丝铁线哥窑的相关图片,感兴趣的别错过了!

      金丝铁线其实就是指的一些瓷器上开裂的纹理。金丝铁线,又叫“鳝血”,是哥窑的一大特色,由于瓷胚和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瓷器釉面上便会出现一种自然开裂的现象 ,其纹片如网交织、如冰破裂。之后以墨汁为着色剂人工从裂纹中渗透进去,着色后颜色很深,就形成了金丝铁线。

      哥窑“金丝铁线”九大特点

      哥窑属中国宋代名扬四海的五大名窑之一,其中的哥窑更是以其独特的“金丝铁线”而著称。明代《格古要论》中有这样的描述:“哥窑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关于金丝铁线是如何形成的,目前有很多不同的说法。

      一着色说。第一次刚出窑时用色调深一些的着色剂着色,过一段时间,待小纹片大部分出现后再用色调浅一些的着色剂着色。1993年故宫博物院陶瓷组专家王健华在《古瓷辩赏》“宋哥窑鱼耳炉与明仿品"中介绍“……哥窑和官窑的开片纹是不同的,“金丝铁线”是哥窑最著名的特征,是哥窑首创的纹路技术。在器物出窑后尚未完全冷却之前,置入掺有紫金土的浆水中,深层的纹路渗进紫褐色的浆水而成为铁线纹;浅层的纹路渗入少量浆汁而成为金丝纹。

      二氧化说。故宫南三所蔡毅在《中国陶瓷器真伪识别》的专著中介绍:“官窑、哥窑、汝窑器物、在其青翠的釉面上,往往布满密集的片纹,这些细密的开片纹,虽然是窑工在烧窑时的不成功之作,但经过人们巧妙装饰和后人的推崇,却成为举世无双的装饰纹样。由于开片大小不同,深浅层次不同,有胎体露出部位因氧化受污染程度不尽相同,所以大开片呈深灰色似铁,故称铁线;小开片呈黄褐色似金,则称金丝。

      以上两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也让人质疑。因为找不到哥窑窑址,这些都是人们凭着器物作出的主观猜想,可听之不可全信之。

      由于哥釉瓷细致、精美,以后各代对它都有仿造。早在元末就有仿哥窑瓷器出现,而明清两朝,一直有仿哥窑的瓷器出现,特别是到了清代,还出现了一个仿哥釉瓷的高潮。到了清朝后期,哥釉明显的不如清前期,颜色越来越深,开片越来越细碎,釉面甚至出现凹凸不平的疙瘩釉,胎质也变得疏松。目前仿品哥窑价格水涨船高,其中的精品也深受收藏者喜爱。2006年11月6日,伦敦苏富比也举办了“中国瓷器及艺术品”的专场拍卖,一件清雍正“仿哥窑八卦纹龙耳宝月瓶”就以23.2万英镑成交。

      鉴定哥窑瓷器除了“金丝铁线”和“紫口铁足”,器表釉层泛酥油光之外,还有就是哥窑最主要、最奇妙、最令人称道,但又极易被人忽视的特征——攒珠聚球。“攒珠”指的是哥窑器中之釉内气泡细密像颗颗小水珠一样,满布在器物的内壁和外壁或内身和外身上。实际上真正哥窑的釉内气泡不仅仅只是“攒珠”,还显现出一种比“攒珠”稍大一点的“聚球”。球比珠大,也就是说哥窑有大小不同的两种气泡,其排列形式不是间杂错落,而是较为整齐地排列在一起。聚球气泡比攒珠气泡数量要少得多,一般呈圈形排列在器物之内壁,像一个很厚的环。“攒珠聚球”是当之无愧的划分真假哥窑的一条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

      以上是网友所传哥窑釉下汽泡图片——“攒珠聚球”

      下面是一只哥窑乳钉三足洗。该洗土黄色,高7cm,口径11cm,釉层较厚,泛酥油光泽,口沿下1cm处分布8个乳钉。底有三足,及五个黑色支钉断痕。釉下金丝铁线分布自然。放大镜下可见开裂纹内有黑色和黄色桨汁,肉眼即金丝铁线。釉下大小汽泡排列,但大多已破裂。与传世哥窑最大的不同是声音似乎与破碎的噗噗声略有差别。

      “金丝铁线”九大特性的章生一哥窑实物岀现后,有人说没有宋哥窑,有人说它是臆造,有人说它是赝品,有人说它是一眼假,有人说它是现仿品,有人说它不对。说这些话的人群中包括陶瓷专家、著名收藏家、普通收藏家、藏者、学者、鉴定师、媒体工作者。真理掌握在14亿人分之一的笔者手里,将瓷圣章生一烧制的“金丝铁线”九大特性揭示岀来还宋哥窑的本来面目。

      1.“金丝铁线”的窑变性。宋哥窑的“金丝铁线”是色元素在釉中窑变天然形成的“金丝铁线”。它的窑变性与钧窑相同,不同的是一个窑变成线状另一个窑变成块状。窑变的“金丝铁线”与仼何开片纹瓷器的“金丝铁线”有本质区别。

      2.“金丝铁线”的规律性。“金丝铁线”在窑变中的线条不是乱的“金丝”和“铁线”,“金丝”始终在几何形的“铁线”包围之中,不管几何形的“铁线”有大小不同它始终将“金丝”包围着,“金丝”岀不了“铁线”的包围。

      3.“金丝铁线”的层次性。宋哥窑的整个釉面摆放着“金丝铁线”在人们眼里很清晰看岀釉色、铁线、金丝三个层次。

      4.“金丝铁线”的延伸性。延伸性有个含意:色元素在釉中窑变延伸性呈线状(不会呈块状);“铁线”色浆可延伸到露胎的圈足上。

      5.“金丝铁线”的扩展性。宋哥窑釉中的“金丝”具有较强的扩展性,它呈网状线互相之间又连接,用高倍镜观察“铁线”和“金丝”单线的两侧象细绒绒的线条。

      6.“金丝铁线”的明显性。宋哥窑釉面摆放的“铁线”和“金丝”非常明显,“铁线”就是“铁线”,“金丝”就是“金丝”,不可能见不到“金丝”的现象。

      7.“金丝铁线”的图案性。宋哥窑的“金丝铁线”被明代天启朝的泰学者称:“状蝴蝶、禽魚、麟豹”。其实它的“铁线”、“金丝”、釉色都可以组合你认为似什么图案它就是什么无穷的图案。

      8.“金丝铁线”的色变性。它是窑变之线,呈红、紫红、黄、黑、青、褐红等色。

      9.“金丝铁线”的比例性。“金丝”占宋哥窑整个釉面积的95%,“铁线”占5%。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4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