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秦始皇的棺椁是什么材质的?

      秦始皇的棺椁是什么材质的?秦陵地宫什么时候开启?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秦始皇陵有着太多的秘密,但是以现在的科技手段,还是没有办法打开的,很多人推测,在秦始皇陵里面,很有可能会有很多现如今已经失传的古籍,秦始皇将它们作为陪葬品,与自己一起长眠地下。也有很多人对秦始皇的棺材很感兴趣,不知道他的棺椁到底是什么材质的?过了两千多年,还是否能保存完整呢?

      从政治角度讲,用什么样的材质作葬具,是墓主人为显示其地位和豪富。秦始皇自喻功过三皇五帝,生前大修宫殿,死后盛葬空前,他的至高无上,唯我独尊。追求高大的功利主义思想价值观,在修建其陵园工程中也得到了真实体现,如规模宏大的兵马俑坑、号称“青铜之冠”的铜车马坑、大型石质恺甲坑等等,无一不体现着它独具一格的气势。那么,这位极其贪恋的皇帝陵寝地宫中所用的棺撑葬具,高人一等,那么秦始皇的棺材是用什么样的呢?

      最早死人葬具是无棺无撑,继而发展为有棺无撑,再发展为一棺一撑,最后按等级身份又出现单棺重撑。葬具的质地,以木为主,但也有石、陶、铜等质地。曾侯乙棺中的目形铜构架棺撑,则揭示了古代葬具质地不拘一格,也有出现金属棺撑葬具的可能,这些对我们研究秦始皇棺撑葬具的形制、质地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对于秦始皇陵地宫内的设置和棺撑葬具情况,有这样一段详尽的描述:“九月,葬始皇骊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撑,.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北魏学者哪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始皇陵遭盗扰的情况,“关东盗贼销撑取铜,牧羊人寻羊烧之。”唐代大诗人李白也有“金撑葬寒灰”的诗句,文献记载说明了秦始皇陵墓中的棺撑葬具质地极大可能为金属质的铜棺掉。然而,张占民先生在他的《秦始皇陵地宫探秘》一文中引用马振智先生的下面一段论述:“(秦始皇本纪》`下铜而致停’一句,由此推侧,始皇陵所谓`下铜而致撑’,可能与这种作法类似,所以秦始皇使用铜撑的可能性不大。”

      首先,我们对“下铜而致撑”的“下铜”释解为用铜液浇铸挖空的木节处是否成立?显然铜和锡这两种熔点不同的金属,用于浇铸挖空木节防腐的作用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也就是说,相对较低湿的锡液可用于防止木节处过早腐朽的处理,而强高温的铜液则根本不能用于这种“铸塞”处理。若将1083℃左右的铜液浇铸人已挖空的木节中,加之柏松木质本身所含有的易燃油质,不但不能防腐,而且当时就会引起失火而引燃撑木。

      若此,《秦始皇本纪》中的“下铜而致撑”还需进一步的合理论证,浇铸木节的论点是不能成立的。

      从棺撑葬具的发展角度讲,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中出现铜骨架的撑,而云南战国早期的墓中发现了铜棺。那么,铜棺撑葬具若在秦代出现,特别是秦始皇陵墓中出现,也在情理之中。据有关资料,古代历史上不但出现有木棺、铜棺,而且还发现有玉棺、金棺、革棺、水银实棺等葬具习俗。

      以秦代当时的物质文化,以秦始皇的性格,标新立异,贪图豪华,制作规格较高,质地优良的棺撑葬具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现实的。

      以上,我们从政治、技术、葬具发展三个方面论证了秦始皇帝葬具有可能是铜棺撑。当初修建秦陵时,秦始皇帝只是一个诸侯国君,按棺撑制度规定,他应享用天子四棺的外三棺,也就是说,秦始皇陵地宫中应有三重棺停葬具,三重棺撑质地也不必全用铜料。

      具体情况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呢?我们首先研究一下(秦会要订补)卷八中关于营造秦陵地宫的一段记载:“使垂相李斯将天下刑人徒隶七十二万人作陵,凿以章程,三十七岁,锢水泉绝之,塞以文石,致以丹漆,深极不可人。奏之日:`承相臣斯昧死言,臣将徒隶七十二万人,治哪山者,已深已极,凿之不人,烧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天状’。制日:`凿之不人,烧之不嫩,其旁行三百丈。乃止’。对于文中的“旁行三百丈”,有人提出是地宫再向四周扩大三百丈,也有人认为是按陵园南外城垣伸三百丈。按李斯是在向秦始皇汇报秦陵地宫工程完成情况,旁行三百丈,应与地面城垣无关。但若理解为地宫向周围延伸扩大三百丈,则地宫面积之大使人难以想象。窃以为这里的旁行三百丈,应看作是地宫范围外围周边的周长。如此面积也是相当惊人的人了。秦陵工作站的考古工作者,经对秦陵地宫的考古钻探,发现地宫宫墙的范围是:东西380米,南北430米,我们所推算的秦陵地宫面积,恰好在宫墙的范围之内。话说回来,没有较大范围的面积,地宫内的“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宫观”、“百官”也难以设置。据研究,文献中的“天文”就是绘画或线刻在墓室顶部的代表天体的日月星象图,“地理”就是在墓室底部的象征山川河流的地貌模拟,“宫观”似指宫殿观阁等豪华建筑设置。

      《汉书·楚元王列传》中就有“宫馆之盛”“不可胜厚”的描述。“百官”是指秦始皇生前上朝时在殿下的大批文武官员的位次在墓室内的排列,如此之多的设置,说明秦始皇陵地宫是一个具有上下左右巨大立体空间的墓室,而这一空间的构造,应该是用巨石和杭木构成。《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发北山石撑,乃写蜀、荆地材皆至。”说明所用石料、木材并非本地料材。如此,这一巨大的石墓室,实际上就构成了秦始皇地宫的外撑室,石撑之中,按照棺撑制度的发展,木撑之中就应该是秦始皇帝的主棺铜棺材了,这具铜棺就是秦始皇帝的最后归宿之所。当然棺外的彩绘图案,也应是秦代较流行的云纹、菱花纹、变形迪纹、几何形纹等纹饰范围之内。

      总之,秦陵地宫,施工量之大,修建时间之长,动用人力之多,在当时可以说是空前的,它的深度已“穿三泉”,它的范围“穿行三百丈”,是历代帝王陵所罕见。秦陵地宫的修凿在当时也应是使用了最优秀的工匠,发挥了最高的技术水平,应用了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地宫内富丽堂皇的景观远非为其陪葬的铜车马、兵马俑所能相比,我们期待着秦陵地宫的早日面世,期待着秦始皇棺撑葬具给人们带来的更大惊喜!究竟秦始皇主棺是铜是木还是水晶,只有待发掘秦陵后,真相才会大白于天下。

      不过我也期待秦陵地宫不要轻易面世,除非在有绝对的把握能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前提下。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4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