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祺祥通宝”是什么朝代的?

      说到祺祥通宝其实在市面上非常非常的紧俏,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它的价值非常的大罢了,最近很多人都想了解这个祺祥通宝的历史,话说祺祥通宝是真的很神秘,作为古币,价值大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存世量少,那么为什么这个祺祥通宝会这么少呢?其实还是和它的朝代有关啊,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祺祥通宝到底是什么朝代的吧有什么故事吧!

      祺祥通宝是清朝的,但是它的命运非常坎坷,祺祥通宝是在清朝开始铸造的,但是还没有发行就被废除了,“祺祥”年号仅存69天。铸币回炉铸为“同治”钱(1861年),与祺祥重宝一起并称为中国寿命最短的钱币。当时所铸多为样币,流通币几乎全被回炉改铸同治年号钱,固保存流传下来的祺祥钱极为稀少,被古泉界誉为清钱第一大珍。

      祺祥通宝背后的故事

      咸丰十一年7月,河北承德,避暑山庄,这是当年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最喜欢的避暑胜地。

      天空阴云密布,宫殿里传来一阵喑哑而悲伤的喊声,随即人声喧嚷,夹杂着密集的脚步声,宫殿外几公里外竖起了军队的营账。

      当了十多年皇帝的爱新觉罗·奕詝,他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寝宫里,恭敬的伫立着八个大臣和两个化了淡妆的女人,他们刚刚聆听了咸丰皇帝最后的叮嘱,奕詝的遗诏里,明确的要求八臣摄政。

      两个女人不时拿起绸帕擦拭眼角的泪水,偶尔还会发出阵阵抽泣声,其中一个女人,脸色苍白,双眼木然的看着床前忙碌的太监和宫女们,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另外一个女人,虽是脸有忧伤,神情憔悴,但是她的眼神却始终停留在其中一个男人手中紧紧拽住的那张黄缎绸卷上。

      不管是那个臣子还是这个女人,他们的内心都清晰的明白,这份遗诏,将不仅决定着他们这些人的命运,这份遗诏将开启一场权力争夺的战争,将决定未来近百年的历史走向,这个国家成千上万的命运将被他们紧紧拽在手中。

      或许咸丰皇帝并不清楚自己这份诏书的分量到底有多重,但咸丰皇帝毕竟还算个聪明的人,他临死之时昭命八臣摄政,最担心的其实就是这个叫叶赫那拉氏·杏贞的女人,他需要有人来钳制这个女人。

      但是,咸丰皇帝或许病入膏肓,诏书里犯了个最大的错误,他的本意是希望通过东西太后代表的皇族势力与八臣所代表的君权势力相互钳制,不至于出现哪一股势力独霸的局面。

      咸丰临终前,特别定制了“御赏”、“同道堂”两颗印章,作为日后颁布诏谕的符信。也就是说,所有的朝廷奏折必须经过八个顾命大臣的观阅,再递交给皇太后和小皇帝阅读后,盖上两个印章,奏折所奏的事宜才能执行。

      咸丰皇帝忽略了一件事情,小皇帝的年龄太小了,而小皇帝的生母叶赫那拉氏·杏贞,母凭子贵,她才是那个真正阅读奏折的人。

      后来的人以为,叶赫那拉这个姓氏从出现以来,就充满了各种神秘,其姓氏在蒙古语中所代表的意思是“太阳”,这种霸气外露的姓氏决定了这个家族未来的命运,甚至有巫师预言,叶赫拉那氏将是大清朝灭亡的罪魁祸首。

      不幸的是,这个预言最终成为了事实。叶赫那拉氏·杏贞的出现,就像上古时代所传说的牝鸡司晨,让大清朝的归宿回到了命运的转轮上。咸丰皇帝不信那个预言,终究是娶了叶赫那拉氏的女人。

      事实上,咸丰皇帝在地下世界可以略有欣慰,因为他并不是大清朝的末代皇帝。可是他临死前的决定,却让整个大清朝和整个中华民族,即将沦陷在沉重的痛楚中。

      八个大臣全部是咸丰身边最宠幸的臣子,根深叶茂,同气连枝,相互同盟,在朝廷中资深位重,掌握大权。后人以为,八臣匆匆忙忙想要上马的政策,甚至发行钱币祺祥通宝等,目的就是要让叶赫那拉氏这个女人承认既定的事实,可是他们的算盘打错了。

      八个大臣为了抵抗来自叶赫那拉家族和皇族势力的攻伐,在咸丰皇帝驾崩不久,就快马加鞭的回到了北京紫禁城。只有在这个城里,他们才可以调集他们的队伍,他们才能颁布自己的法令,他们以为自己可以掌控整个时局。

      可惜的是,他们错了。

      这个时候的大清朝,风雨飘摇,外忧内患,哪里是一个小小的紫禁城能够解决一切的。他们所倡导铸造的祺祥通宝,因为各种势力的牵绊,依然堆积在铸造钱币的官局里。

      在那幽深的房间里,这些精心打造的钱币,凝聚着八个大臣苦心孤诣的阴谋的钱币,注定了没有办法流通起来。

      祺祥,这是个比较喜庆的名字,强调的是幸福吉祥,我不知道八臣究竟是如何想到用这个名字来作为延续大清朝盛世的。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年号很是不受叶赫那拉氏·杏贞的待见,等到她垂帘听政的时候,她要马上改掉这个年号,她要用她喜欢的年号命名盛世大清朝。

      这个名字叫同治,何谓同治,就是她和那个叫钮钴禄氏的脆弱的女人同治。客气的时候她会尊称这个女人为东太后。

      同治的意思就是在小皇帝未成年前,她和她将协助小皇帝上朝,聆听大臣们的上奏,是为共同治理大清朝。当然,那个女人仅仅是陪衬,所谓同治,不过是叶赫那拉氏·杏贞掩人耳目而已,真正治理这个国家的,只有她一个人。

      当然,或许她本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可以扭转乾坤,可以改变大清朝的颓势。

      叶赫那拉氏·杏贞不是咸丰钦定的皇太后,咸丰钦定的皇太后是那个和叶赫那拉一起守候在临死的咸丰皇帝床前的钮钴禄氏,也就是咸丰朝名正言顺的皇后。这个皇后,完全不是她的对手。

      叶赫那拉氏·杏贞所代表的不是她一个人,而是叶赫那拉这个家族,她仅仅是这个家族的代言人而已,至少这个时候她只能代表这个家族。但是她的家族也只能选择这个强悍的女人。

      当然,我们也知道,在清廷的宫殿内,除了应对太后妃嫔甚至太监宫女们的尔虞我诈,还要面对朝廷帮派大臣们的指责,最烦恼的是,身边的这个叫爱新觉罗·奕詝的男人,居然临死还不信任自己,即便是把自己的儿子立为储君,还是要搞八个大臣来钳制自己。

      想想当初进宫时那媚眼低垂轻插凤簪的浅笑低吟,想那月色朦胧雕花门窗里的侬侬细语杯盏交流,如今已然是昨日黄花不复存在。

      作为女人,她必须强硬。作为皇帝的女人,她更应该强硬。作为一个巴心巴肝围绕着皇帝,为皇帝生儿育女暖被窝,却依然不被信任的女人,她没有理由不强硬。

      看着眼前这八个跳梁小丑,叶赫那拉氏·杏贞从心底里感到不屑。

      她只是感到彻底的绝望,当年在自己面前唯唯诺诺的臣子,如今站在了自己的对立面,只因为那些莫须有的罪名。

      她不想也不愿意把自己置身于这样的境地里。没有人愿意与人争斗不休,可是面对暴风雨般的进攻。她明白如果再不做点什么,自己,或许自己的家族都将被牵连。

      从一开始的躲闪、退让、明哲保身,到现在的主动进攻。叶赫那拉氏·杏贞这样一个知书达理的贵族的小姐活生生地变成了一个刺猬。

      她清晰的明白大清朝的时局已不如前,除了背后的家族,她知道自己还需要拉拢更多的人。皇族、汉人,甚至外国人,她都要拉拢。

      在某个阴沉的黄昏,几个红胡子蓝眼睛的外国人走进了紫禁城。

      那扇朱红色的厚重的门咿呀一声开了,然后又咿呀一声缓缓的关上。

      谁也不知道,这个女人从此刻起,已经取得了宫廷斗争的最后胜利,可是作为一个年轻的女人,她所不知的是,这扇门,未来的几十年还会有无数的红胡子蓝眼睛要走进来,他们给她的东西虽然很多,但她付出的,将远远超过她所得到的。

      我想起了圣经里的诗歌,他没有的,我将夺去他的所有。他有的,我会给他更多。

      叶赫那拉氏·杏贞重新换了一副装扮,踏上了一条漫漫的长路,这条路上将有无数的人臣良将陪伴她,当然也有很多懦弱庸臣,这些人在她的引导下,将一个接着一个的,把自己的名字镌刻在历史的画卷上。

      1861年的冬天,北京城里刮起了凛冽的冷风。

      叶赫那拉氏·杏贞伸出双手,缓缓的推开了养心殿的大门,四顾之下,她冷冷的笑了。

      除了那个临时安置的宝座外,这里的一切都将唯自己马首是瞻。

      仅仅花了两个月时间,六十个日日夜夜,她终于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坐在那中外闻名的珠帘背后,她端坐如钟,面无喜怒,轻启朱唇,跪在帘外的臣子们就会脊梁骨发凉。

      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道光,这道光把我拉回到一百多年前的紫禁城里,我站在叶赫那拉氏·杏贞的面前,我能感受到她的瘦削的脊背传递过来的一种不以为然,她背对着我,但我终究从她脊梁上方那轮昏黄色的月亮里,看到了她在微微颤抖。

      历史交托了大清朝的重任给她,她却无能为力。我想大声呐喊,想质问她为什么要签订那些丧权辱国的条约,为什么不集全国之力抵抗列强的侵略,想质问她为什么要封杀戊戌变法。

      话到嘴边,却喊不出口。她也似乎很是明白我的心意,一声不响,只是迈着缓慢而略带蹒跚的碎步向前走去,向着那珠帘的背后走去。

      她无能为力,我也无能为力。

      任何权力的斗争必然以失败者的血来祭奠历史,叶赫那拉氏·杏贞所发动的此次政变也无法摆脱这个循环。

      八大臣被弑杀的弑杀,被流放的流放,最终保全自身的只有那

      些见风使舵的人,他们心甘情愿的拜倒在这个女人的裙下,他们的筹码不足以与这个女人相斗。

      是的,未来的几十年大清朝历史,将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与这个女人抗衡,皇帝、变法、洋务、外交、战争等等等等,将被这个女人完全掌握。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4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