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函谷关和潼关是不是同一个地方?

      山口隘路形势险要、风云激荡,激情萦怀,自古兵家必争、兵家必守。因此,关口成为古代征战打仗和文学作品中的关键词。

      《蜀道难》中,唐代大诗人李白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形容剑门关的重要性。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韩愈用“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形容来路艰险。

      在《凉州词》中,王之涣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分不度玉门关”来形容边地苍凉。

      而在《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王维用“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把战争的残忍、家国安危、人生无常、朋友情谊给写绝了。

      山海关前的血雨腥风,居庸关上的铮铮铁骨,嘉峪关的巍巍杨柳,大散关的气势如虹,雁门关的猎猎威风等等,都承载着跌宕起伏的历史印迹。每一个关口,都充满历史的烽烟。每一个关口,都充满不同的故事。

      那么,函谷关和潼关是一个地方吗?

      因为都靠近黄河,相距较近,有人把函谷关和潼关误以为一回事。其实,函谷关和潼关是长安城和洛阳城之间的咽喉不为,是我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两个关隘。

      函谷关占据崤函咽喉,北依黄河,南挽秦岭,西接衡岭,东临绝涧,深险如函,盘踞谷中。一直有“天开函谷壮关中”的说法。

      而潼关之名的由来,据《水经注》的说法:“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它南依华山,北靠黄河,东向豫西,西接长安,鸡叫一声听三省。“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在谭嗣同的诗句里,潼关的硝烟远了,他憧憬未来。

      其实,函谷关比潼关更早出现在历史舞台上。西汉初年,贾谊在《过秦论》的开篇便写道:“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这里所说的“崤函”,便是崤山和函谷关的统称。

      先秦时期,秦国依靠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要地势阻挡敌人。即使是后来六国联合抗秦,但“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由此可见,函谷关的地位非常重要。

      然而,在坚固的关隘,终有被利箭射穿的一天。

      秦末农民起义的爆发,让函谷关瑟瑟发抖。

      因为秦朝的严刑峻法,深受其害的百姓们揭竿而起,以楚怀王为名义领袖的起义队伍终于形成燎原之势。

      为了尽快消灭秦王朝,楚怀王下令道,抢先攻入函谷关的人便可以称王。刘邦本想攻关,但张良认为函谷关实在难以攻取,于是便绕道尽快入了关。

      到了东汉末年,因为函谷关牢不可破,大军阀董卓看重此地。他西迁长安,靠函谷关抵御诸侯。

      在时间的洪流中,黄河逐渐改道,函谷关的险峻地势逐步变迁。这时候,位于崤函到另一端的潼关逐渐显现出重要作用,它代替了函谷关。

      所谓崤函道,在周朝时称“桃林塞”,魏晋南北朝后又称“潼关道”,它连接着长安、洛阳两大都市,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道路。东汉末年,为了防备西来之敌,曹操修建了潼关,并将函谷关废弃。

      之后,无论是曹操与西凉诸侯交战于渭水之畔,还是安史之乱时哥舒翰在潼关抵御叛军,以及抗日战争时期艰苦卓绝的潼关保卫战,都体现了潼关的重要性。

      不过,像函谷关、潼关这样连接中原腹地和关中平原的关卡,都逐渐因为黄河流域的相对安宁而渐渐失去了曾经的战略地位。山海关,嘉峪关等关卡逐渐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函谷关和潼关存在着承接关系,东汉以前,函谷关烽火相连;东汉以后,潼关更为让人牵心。所以有些人会觉得这两个关卡或许是同一个地方。其实,就函谷关而言,尽管历经了秦朝、汉朝、魏朝时的三次变迁,但都大体位于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境内;而潼关则位于今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一带,二者相距八十余公里。

      无论是“君不见函谷关,崩城毁壁至今在”(唐代岑参诗句)的慨叹,还是“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唐代崔颢诗句)的潼关,都是历史抹不去的记忆。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4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