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古代哪些官员有资格上朝?

      古代的上朝制度是什么样的?什么官阶的大臣需要上朝?

      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中会看到这样一个场面,皇帝坐在龙椅上,一群大臣站在殿上,高呼“吾皇万岁万万岁”,这就是古代的列班上朝,是皇帝可以与大臣商议国事的一种大型会议。

      不过对于上朝这件事情,有的皇帝有时候也不会天天去上朝,既然连皇帝都嫌上朝麻烦,那么那些每天要起那么早去上朝的大臣呢?说到这个那你可真是想多了,在古代的大臣中可以分为地方官和京官,京官虽然可以留在京中任职,但是也不一定能有机会体验早起上朝的痛苦。

      那么留守在京城任职的京官都有机会去列班上朝吗?上朝的官员都有什么标准呢?

      上朝又称朝会、会朝,算是国家中最高的议事会议,因为几乎全程都会有皇帝参加主持并裁决意见。不过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皇朝律法,对于上朝的日期与时间,以及上朝官员的标准都有不同的规定与限制。

      在唐朝时,皇权加强,君主专制不断发展,三省六部制也得到进一步完善,官员的数量大规模增加。在当时的律法中规定,所有的在京中任职的官员都要上朝,只是品级不同的官员有不同的上朝日期。

      唐代的早朝主要分为大朝会、常朝和五月朔朝会,五月朔朝会的时间较短,在《董公行状》中有记载:“初,公为宰相时,五月朔会朝,天子在位,公卿百执事在廷。”遇到五月朔会朝,天子和百官共同处理政务,而作为宰相的董公自然是要去的。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上朝是一种君臣协商性的活动。

      在《唐六典》中记载“凡京司文武职事九品已上,每朔、望朝参;五品已上及供奉官、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每日朝参”。而唐代官员可以入朝参与朝会的品级都要在六级以上,“朔”是农历每月初一,而“望”是农历每月十五,也就是说品级在九品以上五品以下的官员,每个月只有初一和十五去上朝就可以了,而五品以上的所谓的“大官”以及供奉官、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则需要每天去处理朝政。

      等到了宋朝,文官数量也大大增多,可以去参与朝会的官员的数量也不少。后来经过宋神宗的元丰改制后,不仅恢复了唐初的三省制,明确规定了一些人作为朝官参与朝会。如果说宋初还具有一些皇权的专职独裁性,仅让一些在京无所事事的京官每日上朝,那么在元丰改制之后,则具有进步性,规定了上朝官员的品级,根据三省制的恢复,门下省以起居郎为底线,中书省官员的品级要在起居舍人以上,而尚书省和御史台要在侍郎以上和御史台中丞以上,那些每天都要参见皇帝的官员称为为“常参官”,也就是“朝官”。

      而至于元朝的官员上朝,由于元朝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除了朝官要上朝以外,还不能缺少一位重要的人物,这个重要的人物就是通事官,相当于我们现代社会的翻译这一职业,通事官需要将汉族官员的话翻译成蒙古语,所以每天的朝政都要在场,来减少君臣交流的障碍。

      到了明朝,明朝的朝会分为侯朝阶段,入朝阶段和早朝阶段,朝会的种类则分为大朝、朔望朝和常朝三种。

      人数因不再受品级的限制而庞大,连地方官四品以上都可以列班上朝,但级别越高位置可以越往殿里,级别低的一般在外面或者旁边,后来由于上朝秩序的混乱。

      在洪武二十四年,于是规定了“将军先入,次近侍官员,次公侯驸马伯,次五府六部,又次应天府及在京杂职官员”的入朝顺序,但也看得出,“将军先入”是对武官的一种看重,相比于宋代的重文抑武,是统治者思想的一种反思与变化。

      而像明代的大学士和六部的尚书和侍郎以外,三品以上的官员也没有多少了,因此按照朝会时的位置,也几乎是这几位大员与皇帝共讨政务罢了。

      等到了清朝,由于清朝官员品级众多,共有九品十八级,所以清朝官员数量庞大,而能够参与朝会的京官只限制在了三品及以上的官员中,并且受明朝按照官员品级安排位置的影响,一品官可以在太和殿内朝见君主,二品官员可以在门外,三品官员则要在更外面。

      据记载,一品的官员有太师、太傅、太保、总督、驻藏大臣、三殿三阁和太子太保、少师等,二品则包括总督 、山东巡抚、巡抚和漕运总督等,三品有大理寺卿、太常寺卿和按察使等。也就是说除了上面的官员和一些三品及以上官员以外,其他的官员则连朝会面见皇帝的资格都没有。

      除了官员以外,一些享有爵位但没有品级的皇亲国戚也可以在殿内参与朝会,这主要可能是受清朝早期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影响,不过在前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皇权,但是后来可以参加朝会的一些皇族大都成了皇帝的同盟军了。

      所以说在真正的古代历史中,不是所有的官员都有机会上朝,甚至有些人做了一辈子官连皇帝的长相样子都不清楚,但这样的官员大多都是没有得到晋升没法提高自身品级的,换言之就是没有好好提高政绩好好做官。

      不过每个朝代有每个朝代不同的标准,对于不同朝代的朝会,时间不同,人员不同,秩序位次不同,程序也会不同,唯一不会不同的恐怕就是坐在龙椅上的都是皇帝了吧。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4“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