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明朝的宗室制度是怎么样的?

      明朝灭亡时,真正如万历皇帝的爱子福王朱常洵那样,自己肥得流油,却于天下大乱一毛不拔的朱姓藩王,其实只占宗室子弟的绝少部分,而绝大部分朱姓子孙,都是不许科举做官、不许经商营生,只能守着被官僚几经克扣那点禄米,勉强糊口的可怜人。

      福王:朱常洵

      甚至贫困之极的远支宗室,上奏本想做小买卖贴补生计,皇帝都一边哀叹他们的遭遇,一边以祖制搪塞,不肯允许。他们本身就是明朝畸形宗室制度的直接受害人,又怎么能因明朝灭亡而批判他们呢?

      即使是锦衣玉食的藩王,离开四方天的王府超过几里就被当作造反。这些被皇帝和官僚们以层层祖宗法度软禁的高级囚犯,他们除了欺凌小民、聚敛财富、混吃等死,又还有什么人生价值可言呢?

      其实明朝衰亡一个很重要原因,就在于从朱元璋开国起,就彻底失败的宗室制度。相比于此前的汉唐宋各朝,最大弊端在于没有降等袭爵制,导致随着时间推移,每代帝王分藩各个皇子为亲王,每代亲王又分出许多郡王,枝繁叶茂下,给国家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而明成祖朱棣以藩王之身夺取皇位后,为防止其他藩王效仿,更是采用以经济特权换取藩王军事和政治权利的方式来削藩,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国家出钱从生到死,大包大揽,把藩王和宗室都当猪养废。」

      明英宗朱祁镇复辟以后,更有鉴于自己土木堡兵败被俘,在京城监国弟弟明代宗朱祁钰,被群臣拥立为帝的教训,从此对藩王更是严防死守。甚至到了连亲王的亲生母妃去世,想回京奔丧都不被允许的地步。

      明代宗:朱祁钰

      这样一来,明朝人数不断增长的众多宗室,既给国家财政造成了愈来愈重的包袱,又完全不能和此前各朝那样,成为皇权在政治军事上的助力,几乎是整个中国史上罕见的特例,即使是严防近支宗室参政、却重用远支宗亲(曹仁、曹真、曹休)的曹魏王朝,亦不能及。而由此产生的最大弊端,便是让皇室孤弱无依。

      从历史上的两晋南北朝一直到隋朝和唐初,以及北魏、北周、金、辽、蒙元、满清这些胡族王朝,宗王一直是各代皇室的最重要拱卫势力,出将入相,督军地方。

      即使唐朝玄武门之变后,唐朝以及之后宋朝的宗室,也可以正常参政做官,入朝可为宰相,在地方可以做知州、刺史,在边疆甚至可为节度使,统领大军。

      在唐朝,甚至那些争皇位失败者的子孙也可不被猜忌地得到重用,如废太子李承乾的孙子李适之,唐玄宗时为宰相,吴王李恪的长子成王李千里是禁军大将,孙子李祎更是唐玄宗时一代名将。而著名的权相李林甫,是李渊堂弟的后裔。

      在宋朝,如宋太宗赵光义的八世孙赵汝愚,宣麻拜相;如宋孝宗的亲兄长秀王赵伯圭,担任明州知州十年,加馆职龙图阁学士,还曾带兵驱逐海盗。

      宋朝允许宗室参政,除并无定论的“宋太宗烛影斧声”疑案,三百年内并没有一例藩王谋逆,

      大明朝从明成祖后严防死守,对宗室之打压纵观以往历朝皆不能比,然则即使不算朱棣这个“非法转正"的前任燕王,其他公然称兵造反的藩王就有3个,汉王、安化王、宁王们一一打脸,图谋不轨有谋逆之心的藩王,还得再加十个不等,如赵王,荆王,辽王……这就是堵不如疏的道理。

      宁王:朱宸濠

      历史上的明朝皇帝,正是相信了不欲宗室来分享权柄的官僚士大夫们那套言辞,真以为宗室就是皇权的天敌该被严防,更因此把外戚和武官勋贵的参政渠道也一一堵塞,代价就是朝堂上科举士大夫一家独大,最后皇帝却不得不依靠太监的内官集团来制衡。

      可那些挨了一刀的太监们,寡廉鲜耻和聚敛财货原是理所当然,公忠体国才是凤毛麟角,他们连自己的身体和荣辱都不顾惜,又有多少会真心为皇帝不惜一切?就算太监们忠于某个皇帝私人,也只是以天子家奴自居。既然明朝太监并不像唐朝宦官那样形成了宦官家族,世代掌有神策军兵权,成为王朝支柱,那他们又怎会真将国家社稷和王朝福祉放心上?

      所以,无论汉晋隋唐宋,除了明朝皇帝外,还有谁将自己原本足可制衡士大夫官僚的依靠力量都一一废掉的?

      而明朝皇帝之所以会相信士大夫,竭力压制宗室、外戚、勋贵、武臣,很重要一点,就在于他们与生俱来受到的教育,自己也“儒生化”“士大夫化”了。越到后期,越是如此,如崇祯帝这样笃信儒家经典和学说不疑的皇帝,和朱元璋朱棣这种马上天子,已经完全不是同一类人。

      根据满清官方档案资料,他们入关时八旗总人口不过区区34万,其中还有26万是历次战争俘虏投降的”汉军八旗”,真正的满洲八旗只有5万多人。而明末的宗室子弟丁口之兴旺,远比当时的满清八旗人数更多。

      这些从明成祖朱棣起兵靖难后,就被打压了二百多年的天潢贵胄龙子龙孙,原本应该是明朝皇帝真正的统治基础,是明朝皇室的天然拥护者,也可能是如汉朝之刘秀、刘备那样,朱氏皇朝最后起死回生的备份。只因为其他所有人都可以投满清,投李闯,只有他们在大明灭亡了,就是死路一条。

      然而当明朝中原大乱时,唐王朱聿键(后来的隆武皇帝)率王府护军千人北上勤王,和农民军交锋数次,互有胜负,最后却被勃然大怒的崇祯帝废为庶人,囚禁凤阳高墙,折磨整整七年几乎被整死。

      唐王、隆武皇帝:朱聿键

      都死到临头了,还拘泥于所谓“祖制”,不肯放下对几十万宗室子弟的约束猜忌,不肯让他们和其他国民一样不受约束地为官从军,白白抛弃了这些皇室之屏藩,是不是明朝皇帝和大臣的责任呢?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4“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