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扯淡碑真的是古人写的吗?

      现如今是留存了有很多古代的碑文,碑文上面的文字对于研究古代的一些文化、人物等都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却有人发现有一块“扯淡碑”,这个名字的命名怎么看都不像是古人会写会用的一个词,但是对于扯淡碑的介绍却煞有介事,让人不禁对扯淡碑的真假产生了怀疑。那么,究竟这个扯淡碑到底是怎么来的,真的是古代人写的吗?

      1.扯淡碑

      扯淡碑,是相传为明代的一块墓碑。碑首横刻“再不来了”4个字,碑正中竖刻“泰极仙翁脱骨处”7个大字,而“泰”字左右“扯淡”二字特别明显,因此民间称其为“扯淡碑”。

      全碑共刻111字。这块碑无墓主人姓名,也无确切立碑时间,碑文藏头露尾,扑朔迷离。1984年由河南淇县城北下关八角楼西寺院迁至摘心台公园内。

      2.墓碑简介

      名称由来

      扯淡碑是河南淇县名胜之一,原在北关八角楼西祖师庙内,文化大革命时被推倒在农机公司井台上,1984年4月迁入摘心台公园,并复制完好。

      该碑无墓主人姓名,无立碑时间,碑文藏头露尾,扑朔迷离。 墓主人尚未考证,学者写了许多文章。有人说是明朝勋臣沐氏的墓碑,还有人说是明崇祯皇帝的墓碑。

      碑身形制

      碑身高178厘米,宽86厘米,厚18厘米,碑座宽102厘米。

      高15厘米。碑圆首上端一行横字“再不来了”,下面是两个醒目大字“扯淡”。这就是扯淡碑的名称由来。

      碑阴圆首处竖刻“碑阴”2字。正中竖刻“为善最乐”4个大字。两侧各有联语一幅,右刻“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鬼神不欺贫”。左刻“有人问我修行法只在虚灵自然间”。碑阴共刻34字。全碑共刻111字。因碑上有扯淡2字,所以群众都称其为扯淡碑。该碑的奇特之处在于墓碑无墓主人姓名,无立碑时间,碑文藏头露尾,扑朔迷离。

      碑文介绍

      碑首横刻“再不来了”4字。碑的正中竖刻“泰极仙翁脱骨处”7个大字,“处”字已残。“泰”字右刻“扯”,左刻“淡”。扯字下竖刻“翁燕人水木氏明末甲访道云梦修真事迹已详载甲申记矣予等不敢再赘翁”2行32个字。淡字下面竖刻“生不言寿莫考其纪或曰一十有二纪卒曰然四空门人清琴棋书画抱病老人立”2行32个字。正面共刻77个字。

      经历

      扯淡碑的经历可谓坎坷,然而也侥幸。经过直奉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扯淡碑都没有遭到破坏。1948年,八角楼也被国民党的军队拆掉修炮楼了,扯淡碑仍安然无恙。大跃进的年代,平坟墓、修水利,许多石碑都被垒在了水渠上、水库里,扯淡碑也仍完好无损。20世纪60年代,淇县在扯淡碑处建淇县农机公司,扯淡碑也没有被推倒砸碎,又站在了农机公司的院中。“破四旧”时,扯淡碑就躺在了农机公司的井台上。改革开放后,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扯淡碑这个淇县的著名文物又理所当然地被请进了摘星台公园。通过修复,扯淡碑除下端断掉一个“处”字外,其他部分基本保持原貌。后来,又得到了特殊保护,外面加了玻璃护罩。

      3.扯淡碑主人是谁

      这块碑之所以被称为“扯淡碑”关键就在于石碑上面的字。全篇111个字,有105个字是很正常的叙述,但扯淡的地方就在于碑上有两个词六个字,分别是“扯淡”和“再不来了”。相信大多数朋友看到这里都会不由自主的冒出一句话:“扯淡”。当真是有些扯,明末的石碑怎么会有现代词语的影子呢?

      关于扯淡碑是否为真,持肯定态度的学者专家占大多数,也有一些人认为这是现代人的炒作。学者们认为看碑文不应将“扯淡”和“再不来了”两者连起来看,因为两者字体不同,一个是隶书,一个是行草;刻法不同,一个是平底,一个是空心。而且在明朝也是有“扯淡”这一词的,而且意思与现代相似,但除了闲扯、胡说八道之外还有不相干、没意思的意思。像明朝纪振伦在《三桂联芳记·征途》中就写道:“思量做这官儿,真个叫做扯淡,一连饿了三日,不尝半口汤饭。”

      专家对石碑上的主要内容的解读就是一位自称是修道的人在云梦山修道,身份不愿多说,自己的事迹全都记载在甲申年间(明崇祯17年),活了一百四十岁了,每日以琴棋书画相伴,已经四大皆空,对于明朝的灭亡很是悲愤,自己羞于与清人为伍,如今身体抱病垂老,故立此石碑。这些内容就是碑主人口中的“扯淡”,也就是说些不相干的话。而石碑最上面的“再不来了”应该是:我再也不来参与这世上的争名逐利了。

      那么石碑的主人是谁呢?有这么几种猜测:

      1、明末崇祯皇帝,有人认为崇祯是假死在煤山,偷偷跑到了云梦山隐居,后来见复明无望于是潜心修道。其依据便是碑主人说的自己的事迹都记载于甲申年间了,而这一年正是发生“甲申之变”清兵入关的那年。

      扯淡碑简介

      2、明朝沐氏后人,云南沐王府相信大家耳熟能详,说的就是云南沐氏,其创始人沐英作为朱元璋的养子和开国功臣,奉命世代镇守云南,直到明朝灭亡,沐府家主沐天波追随南明皇帝朱由榔入缅甸,后被缅兵包围力战而死。而其一位家族后人逃到了云梦山,想要伺机复国,迟迟没有机会,最终厌世,留下此碑。

      3、穿越者干的,这个说法我就不再赘述,相信大家能够自行脑补。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4“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