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鬼神”在中国历史中有什么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历来是敬鬼神而远之的。《论语·述而》里也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儒家相信有鬼神,但却不不主张去追求,去崇拜。所以古代传统士大夫,对神神叨叨的“巫术”之流都是敬谢不敏的。

      换言之,作为古代封建王朝顶端的皇帝们,大概对鬼神巫术之流也是抱着警惕和审视的心态。然而,我们再大量影视剧里,都存在巫蛊娃娃,厌胜之术的宫廷斗争桥段,一旦事发,无论真假,最后机会都会引起一场腥风血雨。在真实的历史位面里,最有名的当属汉武帝的“巫蛊之祸”了。那么,为什么巫术这种在古代社会精英里面并不太认真对待,或者说直接就是不太相信的存在,一旦出现会在政治上引起这么大的剧烈反应呢?

      巫术往往在宫廷斗争中作用极大,大刀能流血漂橹、江山易主,堪称最给力的政治核弹。这倒不是因为巫术本身存在什么大召唤术,大预言术,大诅咒术之类的神通,而是巫术能够引发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政治效应;巫术不是真的,可古人们在面对巫术时的极端化情绪表露却是真的。

      行巫蛊、诅咒之事,在古代往往会被重罚。“造畜蛊毒、厌魅”更被视为“不道”,列“十恶”之一。皇帝们的权力几乎可以左右世俗世界的一切,但面对超过自身认知的体验,却无能为力。这种“超自然”的体验,不在于有没有“真”的体验到,而是其强烈的舆论引导所带来的深深恐惧感,这是皇帝无法控制的存在。

      是故,古代帝王们都竭尽全力地禁止巫术之流在宫廷中的发生,一经发现,施术之人基本没救。而巫术这种东西,又不能验证,对于古人而言,在他们的世界观里,超自然实践尽管不能体验到,但不代表将来不会发生,所以对巫术的恐惧也因为世人的认知而无限放大。所以,对于古代皇权政治斗争而言,它就成为一种相当犀利的武器。

      在残酷的权力游戏中,巫术的使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施害于征地,诅咒对方死亡。但从科学的角度看,这种方法并不灵验(完全没有作用),施害者往往弄巧成拙,使事情失控。另一种则是将“使用巫术”作为罪名,反诬政敌,皇帝们往往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一旦被诬陷的政敌,几乎在没有翻身的可能。

      将巫术直接施害与人并引发巨大政治风暴的,当属南朝刘宋时期宋文帝的太子刘劭、宋文帝刘义隆算得上南北朝少有的励精图治的皇帝,一手开创出“元嘉之治”的盛世局面。可他对儿子的教育却是失败的。

      刘劭就是把一个不折不扣的熊孩子,以致后世史家写到这位太子时,常称之为“元凶劭”。《资治通鉴》中对劭的这次超自然体验时间做了详细的记载。刘劭有个姐妹(不知是姐还是妹)封号是东阳公主,东阳公主有一个婢女叫王鹦鹉。这个王鹦鹉有一个好朋友叫严养育,是一个号称有特异功能的巫女。“自言能辟谷服食,役使鬼物“。

      严道育经常到公主家里串门找赵鹦鹉玩,很快就把公主给忽悠住了,时间久了,经常到公主府串门的刘劭以及太子的弟弟始兴旺刘濬也给迷住了。这两个傻兄弟读书不成,又比较顽劣,所以很怕自己的老子,看到有这么一个神人,脑子里就灵光一闪,希望通过严道育的“神秘力量“让皇帝老子发现不了自己平时犯下的错。

      可不知怎么的,或许是老爹太严厉,太狠了,给儿女留下了强烈的心理阴影,所以这三兄妹估计是鬼迷心窍,打算对皇帝老子行一下这个诅咒的事情。在巫女严道育的指挥下,太子、王爷、公主三个人,竟“琢玉为上(皇帝老子)形象,埋于含章殿前。

      这个事情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毕竟巫术根本不会有什么效果,只要没人发现和举报,时间久了当事人怕也忘记了。然而,十分不幸的是,其中一个亲身参与者,见证者黄门(小太监)陈庆国把三个傻孩子给举报了!

      这位小黄门之所以举报,并不是因为想要升官发财,毕竟他也参与其中,而是他害怕太子杀人灭口。当然,以太子这么二的表现,是不可能想到杀人灭口这个事情的,主要还是因为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情。王鹦鹉作为参与者之一跟另外一个知情者公主府的奴仆陈天是男女朋友,后来公主病死,陈鹦鹉想要嫁给清白人家做妾,但又担心她跟陈天的奸情曝光,于是以担心巫蛊之事外泄,教唆太子杀人灭口。太子想都想就把陈天给杀了,这一下子陈庆国就吓成了惊弓之鸟,为了保住小命,果断向皇帝举报了。

      宋文帝知道了这个事情,并没有掀起什么政治风暴,比如把太子废掉,王爷废为庶人之类的操作,而是仅将王鹦鹉抓了起来,命令有关部门审查而已,只是其中的一个关键人物严道育跑掉了。至于两个傻儿子,只是派人去“切责“一番。

      宋文帝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他认为这件事会发生的主要原因时严道育,自己的三个傻孩子只是被迷惑了,只要断绝了与巫女的来往,剩下的两个傻儿子还是可以拯救一下的。

      但到了第二年,在缉拿严道育的过程中,发现了一条线索,那就是他的两个傻儿子依然跟严道育有所来往,并且给她提供隐藏的住所。宋文帝愤怒、惆怅、惋惜、恐惧,决定废掉太子,赐死刘濬。毕竟,他是真的怕啊,这两个傻儿子在事发之后依然跟巫女来往,难道还想对自己“出手”?

      但宋文帝的这个想法是在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生出来的,所以冷静之后他开始犹豫不决,于是就召集信任的大臣十分机密的商量这个事情。保密工作做得十分之好,他的这个想法并没有通过什么渠道传出去。但他却把这个事情告诉了睡一张穿的潘淑妃,而这位潘淑妃恰恰就是刘濬的亲母,(《资治通鉴》里说是亲母,《南史》里为养母)。

      潘淑妃想都没有想,就立即通知了儿子,然后刘濬又迅速通知了刘劭。刘劭连夜召集东宫亲信武装,杀入宫,把老子宋文帝干掉,宋文帝死得很惨,在抵抗过程中五个手指头都被斩断。宋文帝死后,通风报信的潘淑妃,宋文帝的亲信大臣以及近臣悉数被杀,随后,刘宋王朝大乱。

      在整个事件过程中,双方其实都是害怕的,皇帝怕的更多并不是巫术所带来的可能性效果,而是太子的想法,太子没有断绝跟严道育的往来,这说明他对严道育的巫术深信不疑,保护一个自己必杀之人,这不仅是在挑战皇权,同时也是站在了自己的敌对面,刘劭未必没有真想“咒”死自己的心思。

      而太子这个傻儿子,或许第一次是鬼迷了心窍,但事发之后,必定是心生恐惧,怕老子哪天就翻脸了,所以庇护严道育,想要借这种“鬼神之术”来自保。

      巫术有时候也被用来自保,比如隋文帝的太子杨勇,在感受到自己太子之位岌岌可危时惶恐不安,开始寻求巫术,以求保住皇位继承人的身份,于是他“使新丰人王辅贤造诸厌胜”,也就是一种辟邪祈吉的巫术道具,算是一个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但终究还是什么也改变不了,最终被废,弟弟杨广成功上位。

      巫术的运用中,用来对付政敌,最惨烈的,也是最冤枉的某过于汉武帝“戾太子”刘据了。汉武帝本人就是一个极其热衷于求神问鬼,寻仙求长生的人,因此,他对超自然神秘既追求又极为忌惮,对巫蛊之类的事情零容忍。

      据《资治通鉴》记载,年事已高的汉武帝,跟大多数掌握权力的老年人一样开始疑神疑鬼,特别是他晚年身体不太好,所以总是怀疑有人用巫蛊来害自己。与太子刘据不和的江充,担心汉武帝挂了之后自己没有好下场,就十分巧妙地利用了汉武帝的这种心思,以“巫蛊之术”来反诬太子,酿成了汉武帝晚期最惨烈的政治灾难。“在京师、三辅连及郡、国、坐而死者前后数万人”。

      这种事情根本解释不清,谁也没有办法证明这个小木头人放在家里就是用来咒死老爹的。于是刘据为了自保,无奈只能起兵杀掉了江充,而后武帝派兵镇压,刘据兵败自杀。

      关于刘据是不是被诬陷,也就是有没有真地行巫蛊之术,学术界有一些争议,但这一事件也从而证明“巫术”这个神秘武器在皇权斗争中的可怕性。也正是因为汉武帝的巫蛊之祸,给后世帝王们生动地上了一课,从而再也没有发生过过这么惨烈的巫术案件。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除了一时间智商不在线的汉武帝以外,历代遭遇这种事情的皇帝心里大概明白所谓的“巫术”本身并没有什么效果,他们真正在意的干这个事情的人脑袋里的想法。你既然都能想到这么恶毒的方法来“咒”我,那么当咒语不起效果的时候,是不是想要直接干掉我?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4“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