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鹤唳华亭》射柳是什么习俗?

      不得不说《鹤唳华亭》对于古人的生活还算是比较还原的了,在新的剧情当中安排了一场“射柳大赛”,射柳这个词可能有很多人并没有听说过,其实这是一种鲜为人知的传统习俗,是在端午节时候举行的,今天我们就详细给大家介绍一下射柳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举办射柳活动,有什么意义呢?

      1.射柳的起源

      指春秋养由基精于射箭的故事。《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左右观者数千人﹐皆曰善射。"后用为善射的典实。

      以柳为的,驰马射之。上溯其源,匈奴、鲜卑有蹛林习俗,中原自古有射礼。辽金时盛行。在场上插柳﹐驰马射之﹐中者为胜。源于古鲜卑族秋祭时驰马绕柳枝三周的仪式。

      亦有说法,称射柳活动最初作为一种萨满黑巫术在契丹产生,因为柳是女真祖先保护神的象征,契丹人希望通过这种巫术的举行,射死女真人的始母神,使女真失去神灵的佑护,以巩固契丹对女真的统治。

      金之射柳:“插柳球场为两行,当射者以尊卑序,各以帕识其枝,去地约数寸,削其皮而白之。当先一人驰马前导,后驰马以无羽横镞箭射之,既断柳,又以手接而驰去者,为上。断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或断其青处,及中而不能断,与不能中者,为负。每射,必伐鼓以助其气。”

      宋之射柳:“壬辰三月三日,在金陵预阅李显忠马司兵,最后折柳插球场,军士驰马射之。”

      元之射柳:“三军旗帜森然,武职者咸令昔斤柳,以柳条去青一尺,插入土中五寸,仍各以手帕系于柳上,自记其仪,有引马者先走,万户引弓随之,乃开弓昔斤柳,断其白者,则击锣鼓为胜……此武将耀武之艺也。”

      直到清朝中叶,这项活动才渐渐消失。

      2.射柳是哪里的活动

      “与南方的赛龙舟不同,最具北方特色的是射箭和打马球”。

      我国北方各民族从来没有端午节竞渡习俗,更不知道南国汉族还有一位爱国大诗人屈原。但是,在辽、金、清各朝历史上都有端午节契丹族、女真族和以后的八旗将士驰马射柳、打马球的竞技遗俗。

      北方人民的端午节庆游戏——射柳。据说,这项竞技活动在辽时便已出现,一直延续至清末。

      驰马射柳在端午节清晨举行,先将柳树干中上部削去青皮一段,使之露白,作为靶心。然后参赛者依次驰马拈弓射削白处。射断柳干后驰马接断柳在手者为优胜。《金史·礼志》:“金因辽俗,重五日插柳去地约数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驰马前导,后驰马以无羽横簇箭射之。既断柳,又以手接而弛去者为上。断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每射必发鼓以助其气。”至明代,是把鸟雀贮于葫芦中射之。这种节日竞技相沿成习,直至清末。

      3.射柳历朝的发展

      所谓“射柳”,字面理解就是冲着柳树射弓箭。从其起源来说,这项活动可以上溯到南北朝时期,那时候匈奴、鲜卑等北方游牧民族先后进入中原,其在祭祀天地神灵的时候纵马向柳树射箭的风俗,也一并带入了中原。

      不过那个时候,这种向柳树射箭的游牧民族习惯还没有成为端午节节俗,甚至连“射柳”这个名字都没有获得正式命名。真正出现“射柳”之名,已经是1000多年前的辽代了,这时候的射柳已经成为辽代的重要祭祀活动,不仅马匹和人员的转给都有明确要求,而且还有了作为竞赛的基本结构,这就是奖惩,射中的人有奖励,射不中的人会相应受罚(当然是比较轻的惩罚,比如要求射不中的人向射中的人敬酒)。

      射柳活动之所以在辽代很受重视,而且已经在我国北部辽王朝的统治范围内广泛推广开来,就是因为当时的契丹等少数民族把射柳当成了重要的祈雨仪式,这是因为柳树的生长环境通常比较湿润,比如河岸堤坝之类的地方,因此古人就把柳树视为多水的象征,向多水的植物射箭也就成了祈雨仪式的一部分。

      虽然辽代的人已经开始在端午节期间举行射柳活动了,但是这时候的射柳活动还没有跟端午节绑定,属于一年里很多时候都可以举行的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在与辽王朝对峙的北宋王朝内部,当时也流行过一阵子射柳,而且比辽要先进一点,明确规定在每年的三月初三和五月初五这两天举行射柳活动,不过,北宋的这个射柳活动主要是限于军队内部,目的还是要锻炼军队的战斗力。

      有了辽朝人在我国北部的推广射柳活动,以及北宋军队对射柳的尝试,射柳这项活动在我国广大地区就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因此,到了后起的金朝统治时期,明确规定射柳活动在端午节(金朝规定,每年举办大型射柳活动一共三次,分别是五月初五,七月十五和九月初九)举行,射柳很快就成为当时金朝上下普遍参与的节日活动。

      金朝的射柳活动已经完全从祈雨活动转变为一个节日娱乐活动,再也没有宗教活动的种种条框,同时也延续了射柳的奖惩措施,这时候射柳中射不中的失败者,必须脱掉衣服,可以简单理解为古代的裸奔惩罚。

      这里大锤需要补充说明一下,咱们所说的这个射柳,可不是弄一副弓箭射中柳树树干就行了的,古人的射柳是用弓箭射柳树的柳枝,这些柳枝往往是折断之后插在地上的。而且各个朝代要求的射柳难度要求也不一样。比如金朝就规定,射柳不仅要射中柳枝,而且还必须射中提前准备好的柳枝上面刮掉皮的白色部位,而且射手必须骑在马上捡起射断的柳枝。

      金朝的这套在端午节射柳的活动,完全被后续的元朝所继承,而且在元代,这套射柳活动日益成为蒙元军事贵族的炫耀武力和娱乐的工具,而且元代射柳还在娱乐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那就是允许王公贵族的家眷妇女们观看射柳,也就是女性观众出现在射柳场上。

      而到了明代,这一套射柳活动被全盘继承了下来,明太祖朱元璋以及明成祖朱棣,都留下过端午节观看射柳的记载,而且这种习俗不仅在上层流行,在民间也有保留,《万历野获编》就提到过,当时北京周边地区的民众仍旧保有端午节射柳的习俗。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明武宗朱厚照还在西苑宫中专门设置了射柳的检阅台,后来这个检阅台后来经过改建,又取了一个后世的咱们非常熟悉的名字——“紫光阁”。

      射柳作为端午节期间的重要节俗活动,一直延续到清代中期,乾隆皇帝也留下过参加射柳的一些记录。不过到了清朝后期,端午节射柳活动迅速衰落,在清末民国时代,端午节已经基本没有人再玩射柳游戏了。

      这其中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清朝中后期,虽然当时清军的装备世界范围内已经逐步落后,但是在其内部,弓箭在军队中的地位也同样受到火器的强有力冲击,这导致以军事活动为基础的射柳活动随之失去了最大的活动人群。

      而且越到清末,洋枪洋炮的优势越加明显,弓箭更加乏人问津。而且,任何一个封建王朝到了中期以后,都有尚武习俗锐减的麻烦,清王朝也是如此,曾经悍勇的八旗战士迅速蜕变为为提笼架鸟的八旗子弟,没有尚武风尚的指引,端午节射柳活动也从此一落千丈。到这时,已经持续了近800年之久的端午节射柳习俗,终于走到了终点。

  • 热点推荐
    01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2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3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4“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5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6河西之地是哪里?07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08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09“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0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1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4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5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16古代的瘟疫是什么发生的?17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18西周五礼之一军礼:大师、大均、大田、大役、大封19将军打了败仗而归却被赏赐嘉奖?20宋朝时期的一场大瘟疫!“救荒之术”如何拯救疫情?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