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怎么出现的?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思想派别和伟大的思想家,他们中包括:儒家:孔子、孟子、荀子;道家:老子、庄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李斯、商鞅;兵家:孙武、孙膑;名家:邓析、惠施;阴阳家:邹衍;纵横家:苏秦、张仪;杂家:吕不韦;农家:许行。

      先秦诸子

      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动以及历史文化转型是分不开的。春秋时期,代表奴隶制的礼乐制度逐渐崩溃,社会处在一个急剧的大变革时期。此时的生产力已经有了一定的提高,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冶炼技术已经出现,社会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出现了冶铁技术,造成了铁制农具广泛的用于农业生产之中,农业生产的效率大幅提高,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私田的面积不断扩大,新兴的奴隶主掌握了越来越多的私田,经济实力大大扩张。他们不满足于原有的政治权利,与原先的大贵族地主阶层的矛盾越来越大。

      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赋税制度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之前井田制时期的劳役地租向实物地租转变,以及新型农具和耕作技术的推广,让更多的人可以从繁重的生产劳动中解脱出来,去从事其他的工作,使得社会分工也得到了进步。这都会导致社会阶级结构的再一次分化,出现了商人和手工业者等新兴的社会阶层。这些社会变化,都是春秋时期政治、文化多元化的一个根本原因。

      动荡的春秋

      从政治上说,礼崩乐坏导致了周天子为代表的旧的权威的丧失,出现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新局面,周朝的分封制不断被否定,一些诸侯国被其他诸侯国灭掉,诸侯国的国君们的权力也受到新兴的卿大夫的冲击。鲁国就出现了季孙、孟孙和叔孙的“三桓为政”,晋国更是直接被三家卿大夫瓜分掉了。至于诸侯不遵守礼制,享用天子才能享受的待遇,喝酒时演奏“八俏”舞之类,更是数不胜数。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因为利益,也发生了许多战争。这些战争都是为了满足国君们的私利,所以有“春秋无义战”之说。为了维护战争,各个诸侯国都加大了对老百姓的剥削力度,劳动者担负着沉重的负担,正如管子所说“民参其力,二入于公,衣食其一”,阶级斗争趋于激烈化,许多国家都发生了国人驱逐或者杀死国君的事情。

      中国历史告诉我们,在政治稳定的年代,思想发展是比较平衡的;而在动荡不安的年代,思想文化的发展速度会有一个增速。这个时期,有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知识分子也就是“士”这个阶层的出现和活跃。

      孔子办学图

      周朝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权去学习文化的,只有王公贵族的子弟才有资格进入学校学习。而到了春秋时期,私人办学热潮兴起,提倡“有教无类”,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这使得受教育的人群大大增加,这些人就是“士”。

      由于“士”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可以为统治者所用,所以很多贵族中兴起了养士之风。著名的战国四公子,都养有几千门客,“士”中许多优秀人物受到重用,甚至担任卿相。为了笼络人才,各诸侯国对“士”往往都采取宽容的政策,给予这些“士”一定的思想和学术自由。这就为“士”著书立说、发表个人的意见,形成自己的思想创造了条件,促进了思想解放。

      我们以齐国为例,来说说思想解放和百家争鸣的产生过程。

      齐国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这与他们发达的经济,开明的政治和良好的文化教育环境是分不开的。为了吸引“士”,齐国给了这些人优厚的待遇,将各国的人才汇集在稷下学宫,使这里成为一个最先进的学术研究场所。

      稷下学宫

      从作用上来说,稷下学宫是齐国的智囊团。他们根据齐王的政治需要,制造舆论、设计蓝图、拟定典章制度,各路人才在这里进行学术交流和文化传播,“不治而议论”,虽然不担任实际职务,但可以议论时政、国事,这种议论是在宽松自由的政治氛围内,对齐国统治者的政治建议,对齐国的强大帮助很大。

      稷下学宫为各派学者利用齐国提供的良好的环境与条件,使得无论是儒家、法家,还是纵横家、阴阳家,都在这里交流思想,让各种思想能在这里相互研讨,互相争鸣,取长补短,丰富和发展了各自学派的学说。

      除了齐国之外,其他的国家也纷纷加大对知识分子的待遇,各国的学术研究也方兴未艾。魏国西河学派中,也有不少人成为治世良臣。

      从政治上来说,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林立纷争。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在争斗中取得霸主地位,竞相招贤纳士,运用不同思想学说以使自己的国家富足强大起来。这便给百家睥形成和争鸣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

      从经济方面来说,春秋时经济有了极大发展,这使得有某些人成为有闲阶层,有时间从事自己的学术活动。

      从科技上说,当时的科技取得了较大进步,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水平也不断提高,具备了认识和研究人的精神世界的资本。

      从文化上说,原有的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私学勃兴",越来越多的人具备了学习的资格,加大各种思想的产生的土壤。

      思想家们

      总体上说,当时社会激烈的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使得各种文化思想得以生根发芽。这些不同流派的文化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对后来的中国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4“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