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合纵与连横之战交锋了几次?

      进入战国中期,天下局势发生巨变,西秦、东齐双雄并立,为求自保,列国不得已签订盟约、组成联军,以此抵御秦、齐的威胁,因为楚、赵、魏、韩、燕之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合纵攻秦之战历经五次,虽有因种种原因,联军不敌秦军,导致六国竞相割地求和;也有胜仗,迫使秦国不得不归还所占领的土地,但就结果来看,最终还是倡导连横的秦国攻灭了六国,这是为何呢?

      一、初次交锋,连横小胜

      战国中期,山东六国发现,远在西边的秦国已经不一样了,其势之强非一国能够抗衡。为抵御强秦,苏秦奔走六国,借山川之势、姻亲血缘说服六国合纵抗秦,使得地域相接、利害相关的六国,依靠联合的力量,在强秦面前生存了百年之久。魏人张仪入秦见惠文王,以“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为说资,赚得高位。张仪深谙人心,他知道所谓六国合纵联盟,不过是将一群人齐心不齐的家伙们聚在一起,各国利益不同,所重自然也不同,因此只要也连横游说诸国,必能瓦解联盟。

      而张仪第一个盯上的便是魏国,他运用连横策略,先是与齐、楚大臣会于啮桑,结成盟约,以消除秦国东进的忧虑。随后与秦惠文王一唱一和,惠文王故意罢黜张仪,使其离秦入魏,明为魏相,实则以秦武力使魏国屈服,胁迫其成为秦国的附庸。然而在犀首公孙衍的阻挠下,魏、赵、韩、燕、楚五国组成联军合纵攻秦,此外公孙衍还联合秦国后方的义渠国,想要让秦国陷入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合纵联军声势浩大,然而张仪一眼识破合纵的弊端,首先说服暂时受秦威胁不大的楚、燕退军,作为合纵长的楚怀王都下令退兵了,剩下的联军士气大衰,秦军更是大败魏、赵、韩三国,第一次合纵攻秦之战失败。

      二、铁板一块,秦国惨败

      第一次合纵攻秦之战失败后,作战双方都在分析胜败的原因。秦国这边,秦惠文王深感义渠之祸,为安定后方,于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借巴、蜀之乱,命张仪、司马错率兵进攻,击灭巴、蜀及苴等各国,使得秦国百年“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随后大举北进,攻占义渠二十五城,使得义渠实力大大衰弱,暂时退出攻秦的队伍。至此,秦国基本达成“富国”、“广地”、“强兵”目的。此后,秦国再度将兵锋转向中原,不断向魏、韩、赵等国进攻,不是夺魏两城,就是攻韩三城,逐步蚕食三晋的土地。

      秦国肆无忌惮的扩张行为引起了各国不满,随即齐、韩、魏组成联军,发动二次攻秦。在经过三年的交战,秦国惨败,联军在齐国名将匡章的率领下攻入秦国函谷关,秦昭襄王甚至被迫割地求和,归还了韩之武遂及魏之封陵等地。此次胜利打出了合纵的气势,第二次合纵攻秦之战的胜利,一方面是秦国大军远征楚国,都是疲惫之师,比不上联军精锐。而且秦国内部也是青黄不接,名臣甘茂出走,“智囊”樗里疾病重,秦昭襄王初立而人心未稳,名将白起、魏冉还未掌权。另一方面则是与齐、魏、韩组成了坚固的盟约,与内部不稳的秦国形成鲜明的对比,可见若是合纵盟国都能摒弃前嫌,铁板一块,秦国自然难以取胜。

      三、三战未曾交手,四战合纵再胜

      秦国战败后,为了休养生息,同时瓦解合纵联盟,秦国暂时停止出击,并且主动与楚、齐两大强国修好,天下又暂时处于一片祥和。这样的祥和并没有持续多久,周赧王二十一年(前294),秦国楚无力、齐无暇过问中原之际,又发兵染指魏韩,伊阙之战,白起率秦军歼灭魏韩联军二十四万,斩尽魏韩精锐。随后秦昭襄王为连横齐国,自号“西帝”,又尊齐湣王为“东帝”,天下大恐,各国这个时候可积极了,其中魏与赵合谋,派李兑联络各国共同反秦。著名合纵家苏秦,亦为燕国利益入齐游说,劝湣王取消帝号,共同反秦。齐、赵、魏、韩、燕五国还组成联军攻秦,然而五国目的不同,各有打算,互相观望,不肯首攻。秦为破坏五国联盟,昭襄王主动取消帝号,还归还了之前所占土地,联军撤走,合纵未攻自破。

      秦昭襄王亲政后,依范雎“远交近攻”之策,与远方的齐、楚交好,同时将打击重点指向最近的韩、魏、赵,任用名将白起多次取得对三晋攻势的胜利。长平之战,战国后期继齐、楚衰弱后唯一能与秦国抗衡赵国战败,白起歼灭赵军四十五万,还攻灭西周、东周及义渠,蚕食了大片土地。这又逼迫各国不得不再次组成联盟攻秦,关乎生死,因此诸国都尽心尽力,联军大败秦军,第四次合纵攻秦之战胜利。

      四、始皇亲政,灭亡已定

      第四次合纵攻秦之战的胜利,只是为列国取得了一些苟延残喘的时间,此战并没有削弱秦国战力,亦不能逆转列国覆灭的结局。秦王政继位后,秦相吕不韦依旧采用远交近攻方针,在稳定齐、楚后又对三晋发起攻击,占据有利地形,切断了燕、赵与魏、韩间联系,并在战略上造成对赵、魏、韩三国侧翼包围态势。为求自保,山东诸国再次组成第五次合纵攻秦,但最终失败。不久,秦王政亲政,用李斯“灭诸侯,成帝业”、“数年之中尽兼天下”的建议,加快了各个击破的步伐,不给各国再次联合行动的机会,合纵战略至此破灭。

      就结果而看,合纵之策输给了连横,但真的是这样吗?若是山东六国始终是铁板一块,一直将合纵策略贯彻下去,秦国与连横还会胜利吗?说到底,再好的策略不过只是辅助手段,输的不是合纵大策,而是人心,中原各国合纵攻秦失败,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只顾暂时利益而不能建立牢固的联合,看似气势汹汹的联军只不过是纸老虎,一戳就破。而嬴得也并非是连横,因为对其提供支持的是秦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弱国无外交”,只有真正的实力,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5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4“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