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明朝的疆域包括西藏吗?

      在谭其骧版本的1433年明朝版图上,将整个青藏高原都滑入其版图并且标注了乌斯藏都司、朵甘都司、俄力思军民元帅府等机构。在较为详细的明朝上还标注了明朝册封的各大法王的驻地。但是,谭其骧的地图一直都有“地图开疆”的问题,如元朝的地图上不封顶就是一个例子,因此小编决定专门写下一篇文章讨论青藏高原到底算不算明朝的疆域范围。

      一,明朝的军事力量是否进入青藏高原

      首先,确立疆域的概念和标准。小编认为,疆域必须是有军事驻扎和行政管辖并存的地方,如果没有行政管辖,只有军事驻扎就算势力范围。如汉朝的西域都护府、唐朝的安北都护府、明朝的奴儿干都司就是军事据点,没有行政管辖,应该是势力范围。但是本文放宽疆域的含义范围,将军事驻扎地区也算作疆域也是可以的。

      凉州会盟

      1370年,邓愈和徐达远征甘肃,攻陷了洮州、岷州等,其势力范围开始扩张到了青藏高原的边缘一带。于是元朝的吐蕃等处宣慰使司投降于明朝,史书记载为“河州以西朵甘、乌斯藏诸部悉归附”。然而实际情况是,明朝的军队并未进入青藏高原,朵甘(青海)和乌斯藏(地区)也只是少部分宗教首领接受了明朝的册封。同等情况对比,清朝灭准噶尔汗国后,中亚的哈萨克汗国大小玉兹和浩罕都接受清朝的册封,臣服清朝,但是这些并未划入清朝版图。同理,明朝这种情况也是不能的。

      关于明朝初期的疆域记载,《明史》记载为“计明初封略,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这里的“吐番”,很多人认为是唐宋时期的“吐蕃”,实际上概念很大的区别。元朝时候,在青藏高原分别册封了三个宣慰司,分别是乌思藏宣慰司、吐蕃宣慰司和朵甘思宣慰司,其中吐蕃宣慰司位于河湟地区。因此,明朝文献中的吐蕃是指河湟一带。1370年,吐蕃宣慰使何锁南普投降明明朝,于是明朝在该地区册封了一些卫所,如河州卫(原吐蕃宣慰司,在今甘肃宁夏)、西宁卫(青海西宁)、洮州卫(甘肃临潭)等。为了进一步控制该地区,1386年,朱元璋派遣长兴侯驻扎西宁卫。

      古代中国王朝想要抵御青海一带的羌族进攻,必须要控制河湟谷地。汉朝、唐朝都曾经在河湟地区争夺。后来吐蕃强盛,占据了河湟各地。明朝占据河湟谷地,也是对汉、唐政策的继承。但是,由于农耕民族青藏高原内部高寒环境无法适应,因此无法进入高原内部,只有蒙古、女真等习惯于游牧的民族才能长驱直入。在西南地区,虽然西藏和四川、云南接壤,但是古代王朝的军队无法翻越高耸入云的横断山,因此这里就是天然的疆界线了。综上所述,明朝的军事势力只到达了河湟地区,并未到达青海内部和西藏,更别说阿里地区了。

      二,明朝对青藏高原的册封性质探讨

      在中国古代的皇帝的观念中,“普天之下,非莫王土”,因此将世界(天下)都看作是自己的。因此,古代皇帝喜欢册封,他们往往将周边少数民族和来中国交流的国家都册封为比皇帝低的爵位。所以中国古文献中只有中国有皇帝,外国没有,就算是罗马帝国的皇帝,也被记载为“王”。然而,这只是中国“天朝上国”妄自尊大的表现,并不值得赞美,更不能将这种册封算作上下级关系。明朝时期是对外册封的一个高峰期,明朝皇帝册封的有王、宣慰司、都司等称号。

      许多人将明朝册封的都司,宣慰司都算入明朝的疆域,殊不知,这实际上和唐朝册封南诏国、吐蕃松赞干布、回鹘是一个性质的。都司、卫所是明朝在地方设置的军事机构,不过明朝也会给周边的民族冠以这些的封号,如朵甘都司,乌斯藏都司、俄力思军民元帅府等。宣慰司是明朝一级土司的称号,主要分布在云贵地区。但是云南和贵州都是有几十万大军控制的,并且有行政管辖。而所谓的“三宣六慰”、旧港宣慰司就是明朝名义上的册封,没有实际控制。

      1373年,乌斯藏萨迦派宗教领袖摄帝师喃加巴藏卜,和南哥思丹八亦等到南京朝觐明朝,于是朱元璋册封喃加巴藏卜为乌斯藏都司指挥使,册封南哥思丹八亦为朵甘都司指挥使,并且还对其推举的60人册封为元帅、招讨、万户、千户、监藏、指挥同知,下设佥事、宣慰使同知、副使等。这实际上就是一件比较荒唐事情,例如明朝对俄力思军民元帅府的册封书是这样写的:

      朕君天下,凡四方慕义来归者,皆待之以礼,授之以官。尔搠思公失监,久居西土,闻我声教,能委心效顺,保安境土,朕用嘉之。今设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命尔以元帅之职,尔尚思尽乃心,谨遵纪律,抚其部众,使疆土靖安,庶副朕委任之意。可怀远将军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元帅宜令搠思公失监。准此。

      谭其骧版本明朝藏区地图

      意思很明显,只要来明朝的外国使者,都“皆待之以礼,授之以官”。在谭其骧的地图上,将俄力思军民元帅府标注在了阿里地区。我们来看看当时的西藏局势。当时的西藏主要分为前藏、后藏和阿里三部分,前藏是拉萨和山南地区,后藏是日喀则地区,阿里在藏北高原上。在前藏地区,从元朝到清朝初期出现了萨迦、帕竹、仁蚌巴、藏巴汗四个小王朝交替。在阿里地区,有拉达克和古格两个王国,1633年,拉达克王国吞并了古格王国。

      古格王朝遗址

      然而事实上,明朝对乌斯藏地区根本就不了解,不仅不知道这里政权状态,就连基本的地理知识也没有。明朝后期,利玛窦画了一幅世界地图,于是明朝人在地图上面标注中文名字,以及加入了明朝所知道的地名,然而该地图既没有乌斯藏地区的任何名字,就连青藏高原都几乎不存在。在地图上,印度直接和河西走廊的安定、阿端、曲先、罕东、沙州等连在一起。可想而知,明朝可能认为乌斯藏等只是河湟谷地周边的小羌族部落。

      明朝还在乌斯藏地区大规模的册封一个高僧。1372年,朱元璋派遣使者册封帕竹政权的首领释迦坚赞为“灌顶国师”,册封萨迦派宗教领袖摄帝师喃加巴藏卜为“炽盛佛宝国师”。此后,明朝陆续在前藏册封了一些宗教领袖,如大宝法王、大乘法王、大慈法王、阐化王、辅教王、赞善王、护教王和阐教王等。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册封的法王都只是宗教上的意思,类似于唐玄奘被册封为“三藏法师”,并非行政意义上的册封。

      三,明朝和青藏高原等地的经济关系

      一件重要的常识,那是在同一个王朝管辖的范围内,是没有关税的,也是没有多少贸易的。例如山东人可以去河南做生意,也可以到云南来做生意,古代和现在都是如此。但是,如果超越了国界线,就是贸易,那就有关税,有贸易的限制。明朝在对外贸易上采取的是“海禁”,实行了200年才在月港开放了一个口岸,允许民间贸易。

      明朝的“海禁”实际上不仅仅针对的是海上国家,而且针对亚欧大陆内部国家。从陆地上和明朝的明间贸易也是被禁止的。明朝只允许通过“朝贡”的方式来进行贸易。但是,明朝对陆地上的贸易不可能完全禁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明朝需要马匹,如果完全禁止,那明朝的骑兵就没有了优势。于是,明朝推行了“茶马互市”的政策,规定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进行“茶马贸易”。而西藏、青海等地也就和蒙古一样,属于明朝“茶马互市”的范围内。从这个经济政策来看,明朝自己也没有把乌斯藏、蒙古当做疆域范围。

      明朝在朝贡贸易上采取了“厚往薄来”的政策,也就是只要来朝贡,必定以高额的金银珠宝来回报,于是周边的各国都纷纷向明朝“朝贡”,明朝财政压力很大。如日本在大战后,经济萧条,于是决定向明朝“朝贡”,得到了大量的资金。乌斯藏的法师被册封后,于是经常跑来明朝朝贡,开始是几年一次,后来变成一年几次,甚至出现了当地的部落长官冒充明朝册封的法师来朝贡。后来明朝的财政压力很大,于是在1465年规定只准三年来一次,并且规定国师以下级别的不准来朝贡。

      为了打通通往西域的交通,朱元璋下令吐蕃地区修建驿站,许多人误认为驿站是通往西藏的,实际上,这些驿站处于河湟一带,其主要的功能也是“以通西域之使”,而洮州、河州、西宁三卫负责马匹的供给。这也说明,明朝的势力是无法到达青藏高原内部的。

      综上所述,明朝在青藏高原并没有势力存在,只是一些名义上的册封。并且,明朝对青藏高原的形势也不太清楚,并不知道当地一些地方政权的存在。因此,这些并非明朝的疆域范围。之后的清朝派遣军队进入青海和西藏,设置驻藏大臣和西宁办事大臣等,才真正算是把西藏青海纳入了版图之内。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5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4“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