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水浒传中的刑具“枷”有几种?

      《水浒传》中,不少好汉都曾因为杀人犯罪而被刺字,刺字后还要发配到其他地方,比如宋江、武松、林冲、杨志、卢俊义等。由此,原著里也提到了不少刑具,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刑具,就是枷。

      我们看影视剧中,犯人戴的枷基本上只有一种,就是套着脖子和双手,方方正正的枷。实际上,古代的枷并不是这样,而且也不止一种。在水浒里,就出现过长枷、行枷、方枷、盘头枷、护身枷等不同种类的枷。

      这些枷都是什么样?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宋代是否有这样的枷呢?下面,就分别说说这些枷。

      枷的历史

      说刑具枷之前,简单说一下枷的历史。

      其实,最初的时候,枷并不是刑具,而是泛指架子或者工具连枷。

      比如《礼记》中有“男女不同坐,不同椸枷”,这里的“枷”就是衣架;《释名》中说“枷,加也,加杖于柄头以挝穗而出其谷也”,说的是用来捶打麦穗或者稻穗的农具“连枷”。当然,连枷也可以用来作为兵器。

      最迟在两晋时,“枷”就已经作为刑具。

      《晋书》中曾提到,东晋郭阳、张隆俘虏不少胡人,为了方便驱赶,他们让这些人“两胡一枷”,石勒当时才二十多岁,也在这群俘虏中。这段故事,在《魏书》《十六国春秋别传》等史料中,也都有提及,且都说了是“两胡一枷”。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两晋时,“枷”就已经是刑具了。

      第一种:长枷

      长枷在原著中多次提及,百二十回本的《水浒传》中,一共出现13次,林冲、武松、宋江、刘唐等人都戴过长枷。林冲被高俅陷害,误入白虎堂,后来被下在狱中,戴的就是长枷。

      府尹回来升厅,叫林冲除了长枷,断了二十脊杖,唤个文笔匠刺了面颊,量地方远近,该配沧州牢城。

      长枷是一种特殊的枷,因此很长,所以称之为“长枷”。《魏书》中说过,当时的枷“长一丈三尺,喉下长一丈”。北魏时期,尺分三种,最小的尺有27.9厘米。换算一下即可知道,当时的枷有三米六之多,足有两个人高,可见很长。正因如此,所以北齐的萧子良在《净住子》中说是“抱长枷”。

      到了唐代时,枷有所缩短,杜佑的《通典》中说过枷的尺寸。

      诸枷长五尺以上、六尺以下,颊长二尺五寸以上、六寸以下,共阔尺四寸以上、六寸以下,径三寸以上、四寸以下。

      换算后可知,这时的枷和人体长度差不多。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长枷并非长方形,也不是正方形或者圆形,而是两片长短不一的木片制成。长的木片是“五尺以上、六尺以下”,而短的木片则是“二尺五寸以上、六寸以下”,只有长木片的一半。

      从唐宋时期的绘画中,还可以发现这种长枷。比如唐代敦煌手抄彩绘卷《佛说十王经》中,就出现了这种长枷。另外,宋代高平开化寺壁画中,也有这种长枷。

      长枷上,长木片较之短木片伸出来的部分,称之为“枷梢”,这在水浒中也提到过几次。

      插翅虎雷横被白秀英所告,结果被县令责罚,戴着长枷示众。雷横母亲前来探望,和白秀英争吵,白秀英怒极就上前打雷母。雷横一看,就用枷梢打白秀英,结果“一枷梢打个正着”,白秀英被打死了。

      另外,解宝反出登州牢狱时,包节级迎面走来,“被解宝一枷梢打重”;一枝花蔡庆对卢俊义行刑时,“扶着枷梢”;史进在东平府越狱时,“只一枷梢”,打倒小节级。

      因为枷梢较长,所以可以被当成武器使用。实际上,枷梢主要用来拉扯囚犯,或者把犯人头发绑在上面。有些枷梢上会有小孔,可以用来吊挂犯人,方便拷打刑讯。

      从明代时,长枷逐渐减少,有些长枷两头齐平。《三才图会》中,还把长枷称之为“长板”。

      第二种:方枷

      影视剧中,基本上都是方正的枷,这种枷叫“方枷”,没有枷梢。

      明代初期,长枷与方枷并存,比如《大明会典》记载,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时有规定,“刑部每年用长枷五百二十面……方枷二百六十面;都察院每年该用长枷一百二十面……方枷二百六十面”。

      到明代后期,方枷越来越多,清代时则都是方枷了。水浒中,仅第36回的诗里有一句“方枷铁锁并临头,坐守行监不少休”,提到了“方枷”。

      明代方枷尺寸如何?《三才图会》中有说到,而且说到了不同枷的重量。

      枷制,长五尺五寸,头阔一尺五寸,以干木为之,死罪重二十五斤,徒流重二十斤,杖罪重十五斤。盖旧有长短而无轻重,自宋太宗始也,今从之。

      这里的“枷”,指的就是方枷。从图中也能看出来,长枷也罢,方枷也罢,都只是套住脖子,不会像影视剧那样,连两手都套住。束缚手部的刑具,其实是“手杻”。

      第三种:行枷

      古代犯人坐牢和发配时,都会戴着枷,但形制不同。通常而言,坐牢时戴的枷重。

      比如白胜被抓,就是戴“二十斤重死枷”;王婆下狱时,戴的是“重囚枷”;宋江写反诗,戴的是“二十五斤死囚枷”;解珍解宝被毛太公陷害,也是戴二十五斤死囚枷;柴进被高廉、殷天锡所诬陷,仍然是二十五斤死囚枷;卢俊义最倒霉,他下狱时,戴的是“一百斤死囚枷”。

      但是,发配地通常很远,若戴几十斤的重枷,不可能走远。所以发配路上戴的枷通常很轻,这样方便行走,因此也叫“行枷”。水浒中,多次提到过行枷。

      武松就把这十两银子一发送了两个公人,再带上行枷,依旧贴了封皮。

      另外,宋江、朱仝、王庆等人在发配路上,也都是戴行枷。

      枷的长短已定,如何减轻重量呢?办法是减小枷木的厚度。但如果厚度太薄,枷可能不牢固,于是人们就会用铁叶钉在上面,辅助固定。

      基于此,所以行枷也叫“铁叶护身枷”。水浒中,林冲、武松等人被发配时,就是戴这种枷,只有七斤半重。比如林冲,他被发配到沧州时,当厅打一面“七斤半团头铁叶护身枷”戴了。

      第四种:盘枷

      行枷中有一种特殊的枷,叫“盘枷”,也就是水浒里提到过的“盘头枷”,。

      “盘枷”出现于唐代,起初没有规定重量,到宋代时,仁宗规定重十斤。北宋末年,因为超重的盘枷很多,宋徽宗还特意下诏,规定“狱具盘枷,止重十斤”。盘枷是为方便犯人生活所制,所以是圆形,没有拐角,与圆盘相似,故名“盘枷”。这种圆形的枷,从唐代《佛说十王经》,明末绣像本《水浒传》中,都能看到。

      盘枷重量也很轻,为了稳固,上面也会钉着铁叶,所以这种枷也叫“铁叶盘头枷”。

      武松刺配恩州时,戴的就是“七斤半铁叶盘头枷”。卢俊义也曾戴铁叶盘头枷,不过,蔡九知府可能考虑到卢俊义武艺高,所以给他戴的是“二十斤铁叶盘头枷”。

      《宋会要辑稿》中说过,因为当时只有“盘枷之制不着令式”,所以“天下有司常所用之”,其主要用于“县送徒于州,州送囚于他所”等。可以发现,盘枷也是犯人发配时所戴。

      写在最后

      《水浒传》里还提到过“枷号”,意思就是戴着枷示众,枷上还会写清犯人姓名、罪名,是一种精神方面的惩罚,能起到警戒众人的作用。李逵坐堂时,就曾让被告“枷号在衙门前示众”。

      综上可以发现,不论长枷、方枷,还是行枷,都只是套着犯人的脖子,而不会套住双手。因为犯人在路上需要解决吃喝拉撒问题,若双手也被套住,就大为不便了。

      还有,枷上会贴着写犯人名字、罪名和发配地的封皮。水浒中,蔡九知府第一次看到发配来的宋江时,就问他“为何枷上没了本州的封皮”,两个公人说被雨水淋湿弄掉了。其实古人早就考虑到了这种情况,押解犯人时,公人一路会带着多张封皮,每隔几天就会换掉。

      明清时期的枷还有几种,比如可以两人、三人甚至五人共用的连枷,让犯人一直站立的立枷等。因水浒中没有提及,故而不再赘述。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5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4“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