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明朝的诏狱是什么地方?

      明朝崇祯元年,晚明直臣瞿式耜上《陈政事急着疏》,以悲愤笔墨痛骂明朝黑暗诏狱:只要有人被抓进诏狱,那后果就是“魂飞汤火,惨毒难言”。但同样是获罪,倘若没有被抓进诏狱,而是进了刑部监狱呢?那可真是“便不吝天堂之乐矣。”同样是蹲监狱,没蹲进诏狱,竟然就能乐得跟到了天堂一样?

      这雷人景象,也恰恰戳中了明代一个事实:作为中国古代有着悠久历史,明代时由锦衣卫北镇抚司直接掌管的诏狱,就是这么如地狱般恐怖。

      理论上说,诏狱作为“天子之狱”,虽然也关押了许多草根犯人,但蹲诏狱的“主力”,大多都是官员。对待这些曾是“官身”的犯人,待遇规格自然也比较高。特别是自明朝天顺年间起,诏狱里的犯人都从此享受“米日一升”的待遇。遇上天寒地冻的节气,明朝官府也常给诏狱犯人发放“袢袄裤鞋”。诸如杨溥黄文焕等有过“高官经历”的犯人,还能在狱中读书写作,比如黄文焕,就在诏狱里完成了《陶诗析义》等大作,文学意义十分重大。

      乍看这些,似乎诏狱里的犯人们,“小日子”过得还算凑合。事实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诏狱到底有多恐怖?可以先看看环境。以《万历野获编》的形容说,那真是“不比法司”,也就是环境比刑部监狱恶劣得多。诏狱的空间十分狭窄,一群犯人拥挤在里面,不但守备森严,每送进一件东西都要层层审查。而且其建筑阴冷无比,且牢房里严禁生火,哪怕是严寒的冬天,也是白白挨冻。每一分每一秒,基本都是活受罪。

      虽然一些重臣,也有可能得到些额外的关照。但大多数的犯人,绝不会有这种好命。比如在明朝吏治相对清明的天顺年间。刑部郎中陆孟昭一次去诏狱查验囚犯,当初就被诏狱的恶劣环境惊呆了:只见诏狱里的犯人,各个身戴枷锁躺着,任凭成群的老鼠肆意啃咬,现场一片血肉模糊。看得打哆嗦的陆孟昭,一咬牙买了一群猫送进来,这才“鼠患顿息”,救活了好些人命。

      但是,倘若陆郎中没来诏狱呢?这老鼠肆虐的景象,又要持续多久?多少人会在这黑暗中默默死去?细思极恐。

      虽然,为了降低监狱里的“死亡率”,诏狱也有给犯人送药等福利,但事实是杯水车薪。成化年间的明代典籍《菽园杂记》记载,当时诏狱里最好的药物叫“轮回酒”,“原料”其实就是人尿。而且还真有效,比如南京吏部侍郎陆公纶,就靠着喝这玩意,在六七年的“诏狱生涯”里,多次从病魔里逃脱出来。

      而比起这严苛的生存环境来,诏狱里的另一大“死亡威胁”,就是锦衣卫的腐败。

      作为“天子之狱”,诏狱在皇权的眼皮底下,随着明王朝的日益腐败,自然也就越发“灯下黑”。看管诏狱的锦衣卫官吏们,也是极尽勒索压榨之能事。比如大儒王阳明的得意弟子冀元亨,由于受恩师株连,开罪于许泰等明武宗宠臣,竟被罗织罪名下了诏狱。然后在这阴森的监狱里,被收足了钱的狱卒们各种折磨。虽然最后幸运出狱,但由于受刑过重,出狱五天后就溘然长逝。

      而且如冀元亨这样,能够活着熬出狱的人,都算是幸运儿。更多的情况是,在这环境恶劣的诏狱里,且时时受到酷刑拷打,带着各种伤痛,死亡是随时会发生的事情。就连诏狱里的看守,日久天长都形成了套路:每当有犯人死于诏狱,狱卒们往往先不报告,而是假意先说犯人生病,假模假样拖了好几天后,才把死讯报上,以此来逃避责任。

      明代的史料里,那些关于某某人“病死诏狱”的记载,简略几笔的背后,往往都是这样触目惊心的过程。

      而与死亡同样恐怖的,还有诏狱里漫长的煎熬。以明朝的司法制度来说,诏狱只是个暂时羁押犯人的地方,蹲诏狱的时间不会太长。但随着明朝行政效率的低下,一个犯人被投入诏狱,往往就成了“被遗忘的人”:案子久拖不决,犯人也就被关押的遥遥无期,经常是经办的官员们,往往都忘了牢房里还有这么个人。

      比如天顺初年,一位曾因上书言事而被捕入诏狱的广东老百姓,就在被羁押了十八年后出狱。嘉靖年间的礼科给事中沈束,更是被羁押了十八年。到了万历年间,由于明神宗常年消极怠政,许多案件一压再压,监狱里也就人满为患,诏狱更成了重灾区:临江知府钱若庚,三十九岁那年获罪下诏狱,然后一蹲就是三十七年。他入狱时儿子才一岁,等到儿子三十八岁了,竟还没见过父亲……

      而到了风雨飘摇的明末,极度腐败的诏狱,更是变得黑暗无比。天启年间魏忠贤乱政时,那些被捕入诏狱的东林党人,几乎都在酷刑下死于牢狱中。甚至犯人死后,连家属都不告知,直接从诏狱的后门,把尸体用席子裹了扔墙外。对于那时的诏狱来说,这凶残一幕,已是司空见惯的操作。看过此情此景,就可知这明王朝,已是末世。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5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4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5“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