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历史上明朝的服饰是怎么样的?

      服饰,从最早作为保暖御寒的遮蔽物,到逐渐演变为社交礼仪的装饰物,它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又一大进步。

      最近,古装历史剧《大明风华》的热播,掀起了一阵热议,其中,人物的服饰穿搭尤受争议。

      整体上看,《大明风华》电视剧中的人物服饰穿配精美华丽,无论是从衣裳、面料、剪裁,还是从腰带、纽扣以及凤冠头饰等来看,都足于看出服饰的精致讲究。

      《大明风华》剧照

      不过,虽然如此,还是被指出服化道不够严谨,服饰错误多,与历史不符等问题。

      那么,历史上的明朝服饰到底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从明朝的官服(补服)入手,来聊聊明朝官服特色及其所寓意的文化。

      一、明朝官服的历史演变

      早在古代,人们就非常重视服饰的礼仪交际作用,如汉应劭《风俗通·正失·叶令祠》 曰:“天帝独欲召我!’沐浴服饰,寝其中,盖便立覆。”官服的出现,更是充分地说明了这点。

      官服,最早发展于商周时期,随后历经秦、魏晋南北朝、唐宋等朝代,直至明清时期,逐渐趋于完善,尤其是明朝时期,官服制度达到了最完备与最繁缛的地步。

      明朝官服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为了维护统治,朱元璋提出了出“上承周汉,下取唐宋”的衣冠理念,并对官服制度作出了更为详细的要求和规定。

      这点在我们前面写到的明朝服饰的演变发展中提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翻回去看看。

      从明朝服饰看明朝社会,浅谈冠服制度下的明朝服饰如何演变发展?

      明朝官服的制定,前后历经了数十年。

      《明会典》记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规定,补子图案:“公、侯、驸马、伯:麒麟、白泽;文官绣禽,以示文明: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 ( bái xián),六品鹭鸶( lù sī),七品鸂鶒( xī chì),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武官绣兽,以示威猛: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罴( pí),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杂职:练鹊;风宪官:獬豸( xiè zhì)。”

      从文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官服样式相当繁复,多样,且文武官员的官服,均设有动物的图案。

      注:“补子”,指补缀在品官补服前胸、后背上的一块织物,这是明清官服制度的一个显著特色。

      《大明风华》剧照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官服补子最早起源于唐朝,武则天在位时,为了赐赏百官,特意在服饰上绣上不同的锦纹,上面包括文字及禽兽图案。到了明朝时期,逐渐发展为补子样式,文字被图案所取代,最后只留下了图案内容。

      ▲补子最大的特色:

      文官与武官的补子图案不同,文官补子上的图案为飞禽,武官补子上的图案为猛兽,即“文禽武兽”。为此,人们用“衣冠禽兽”来形容这种服饰穿着。

      二、那么,官服上为何要绣补子图案纹样呢?

      1.古人用飞禽走兽图案作为纹饰的历史由来已久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华夏民族不断创造和丰富自己的文化,图腾文化便是由此而衍生出来的。

      早在很久以前,华夏民族的祖先就习惯于将飞禽走兽等图案纹在器物、饰品上。比如,1957年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的鸟兽纹铜镜,上面就雕饰有鹿和鸟形的花纹。

      鸟兽纹铜镜

      之所以将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等纹饰在器物、服饰等上面,这其中体现了古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神灵的崇拜、信仰。

      在过去,社会生产力低,人们的生存环境比较艰苦,先民们为了祈求平安、吉祥,将美好的愿望寄予在图腾、鸟兽图纹等上面。所以,上面提到的“衣冠禽兽”并非贬义词,而是有着崇高、美好的意味。

      2、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礼制”观念

      受儒家思想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一直以“别尊卑,明贵贱”的等级观念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此基础上,服饰也被赋予了政治功能,被用作巩固统治,维护等级制度的工具。

      根据考证,我国的冠服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已出现。按照 《周礼》规定,举行祭祀大典或朝会时,帝王和百官必须衣着弁服或冕服,具体的穿戴视不同身份、等级而有所差异。之后,随着朝代的更替,时代的发展,冠服制度不断改革和完善,并渐渐固化成为了封建君主专制的一种政治手段。

      《明史》记载:“古昔帝王治天下,必定制礼以辨贵贱,明等威”。

      从中足于看出服饰在维护封建等级制度方面的重要性。而明朝官员官服上的补子,即前胸与后背的章补纹饰就是用以区别官品等级的重要标志。

      三、文武官员的补子图案为何不同?这些图案纹样又具有哪些文化意蕴?

      上面提到,文官补子图案:一品为仙鹤,二品锦鸡……九品鹌鹑,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九品海马。

      不同品级文武官的补子图案

      从图表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文武官员的官服,其各自的补子图案纹样与其身份、个性是相符的。

      我们都知道,文官一般都比较温文尔雅、擅长“弄文舞墨”,官服补子上绣飞禽图案纹样,凸显文官的儒雅灵秀之气。而武官一般都比较勇猛彪悍,擅长舞枪弄棒,官服补子上绣猛兽图案纹样,凸显武官的阳刚威武之气。

      不同身份、不同等级的官员,其官服图案纹饰不同,所代表的意义也不同,但是总的来说,均寓意了一种美好的希望和寄托。

      下面,我们从文武官补子图案中各取两个例子来说明。

      1.文官官服的补子图案

      ①仙鹤

      《诗经·小雅》云:“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答贾支使寄鹤》道“瑞羽奇姿踉跄形,称为仙驭过青冥”,这些都是古人们对仙鹤的美好描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仙鹤有长寿、吉祥、高雅的意蕴,被视为高级的文禽,其地位仅次于皇家专用的龙凤纹饰,有 “一鸟之下、万鸟之上”的美誉。一品文官的补服绣仙鹤图案,象征着高官、吉祥与尊贵。

      仙鹤图案纹样

      ②锦鸡

      锦鸡(也称为“金鸡”),雉科动物当中最为华丽的一种类型。宋徽宗在《芙蓉锦鸡图》当中,曾借鸡宣扬人的五种道德品性,包括仁慈、守信、英武、勇敢、有文化等。

      《芙蓉锦鸡图》

      《韩诗外传》载:“鸡有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者,信也”,即是此意。

      二品文官的补服绣上锦鸡图案,象征着五种美好的品性,而这些道德品行正是君主对臣子的最基本的礼仪和职业素质要求。

      2.武官官服的补子图案

      ①狮子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狮子一直被视为吉祥神兽。比如文殊菩萨的坐骑,就是以狮子为原型;又如达官贵族大门前安放的石墩,也是狮子;再如中国古建筑屋檐上雕刻镶嵌的也是狮子等神兽。

      中国人认为,狮子是保护神,是智慧的化身,权力的象征。另外,狮子还与“太师”等谐意,有高升、高位等意思。此外,狮子,百兽之王,具有勇猛的特性。

      明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兵部·武弁僭服》:“今武弁所衣绣胸,不循钦定品级,概服狮子。”

      将狮子图案纹样绣在官服上,表现了武官的英勇无畏与威严等个性特征。

      狮子图案纹样

      ②犀牛

      犀牛,食草动物,古人认为,犀牛是一种吉祥如意的动物。杜甫曾在《石犀行》中写道:“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五犀牛。”根据史料记载,当年蜀守李冰在修建都江堰时,曾雕刻五尊石犀用以镇水。可见,在古人心中犀牛是一种吉祥之物。

      此外,犀牛体型庞大,皮糙肉厚,毛被稀少而硬,且带有尖锐的犀牛角,其皮可作铠甲,牛角可作兵器。武官八品饰犀,表达了一种美好的希望寄托,即希望武官能像犀牛一样,既有灵性柔和的一面,又有犀利强韧的一面。

      犀牛图案纹样

      当然,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种补子图案纹样之外,还有其他多种动物的图案纹样,它们都被赋予了不同的寓意。

      评价

      总而言之,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服饰一直带有政治色彩。明朝时期,统治者更是重视服饰的政治功能,从官服的装饰、图案以及颜色和穿搭等均做出了细致、严格的要求。

      “补子”,一块小小的织物,既有审美功能,又体现了政治功能。在官服“补子”上纹饰飞禽走兽等动物来区分官员的身份,通过“祥禽瑞兽”的图案纹样来表达美好的心愿,祈求吉祥如意,彰显谨严有序的等级对位关系,其所体现的正是封建社会尊卑贵贱的宗法等级制度及思想体系。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5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4“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