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同源,但诗词并不是一个东西。
所以,写诗词要不要遵守格律,得两说。
诗
其实诗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凡是遵守诗歌三原则的文字作品,我们都可以称之为“诗”。
诗的三个核心原则是通顺清朗、有节奏感、押韵。即便是号称完全背离传统规则的当代白话作品,同样在明里暗里遵守着这三条规则。否则的话就是散文、散文诗、短文、金句、段子,唯独不是“诗”。
那么在如此宽泛的原则下,我们就会发现所谓唐诗宋词元曲、近代诗、当代诗、顺口溜、打油诗,其实都是“诗”。但是诗在发展的过程中,随着这些新的格式不断出现——诗是歌词,所以这种发展其实是伴随着音乐的不断丰富而变化——文人们开始对诗、词、曲进行划分。
当我们把“诗”、“词”连接起来成为一个词语“诗词”的时候,其实我们是特指在文言文体系下的诗歌文艺作品,也就是说实际上是排除了白话文现代诗的。
诗大概是在汉朝,随着文化的普及,开始出现大量不再依附于音乐的文字作品,我们称之为“徒歌”。东汉、魏晋时期的诗也开始随着汉字本身音韵、节奏感调整自己作为文本文学的结构,逐渐发展出格式更为整饬(单句长短一致),节奏更加强、灵活(五言、七言)、声律清亮流利(四声八病)的诗歌作品。
这种格式整饬的诗发展到唐朝,宫廷诗人们为了科考,对这些规则进行了官宣,这些规则就是平仄格律。这种平仄格律只是在求学科举方面作为规则存在,就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命题作文,写得好就能拿高分,但是并不要求你在生活中使用。
所以,即便在平仄格律形成以后,还是有大量不遵守平仄格律的诗歌诞生,并且和格律体共同发展、齐头并进。
因为使用平仄格律(平仄、句式、押平声韵、有限对仗)创作出来的诗和不使用平仄格律的诗有明显的区别,唐人为了进行区分,就把按照平仄格律写出来的诗称为“今体诗”,而不守平仄格律的作品则称为“古体诗”。到了宋朝,文人开始大规模整理唐诗的时候,自然不能再称格律诗为“今体诗”,所以改称为“近体诗”,而“古体诗”的称呼不变。这两个称呼就一直流传了下来。
所以,近体诗就是格律诗,古体诗就是非格律诗。
搞清楚了这个问题,写诗要不要遵守格律就很简单了。
写近体诗,必须遵守平仄格律。那么如果你出律了,你的作品就只能算作古体诗。
这只是一个格式上的划分问题,与诗歌质量关系不大。近体诗因为有格律的保障,基本上通顺清朗,语音没有语病。而古体诗则需要注意保障句子的吟诵性,同时在意境上要更加抓人,因为格式自由,自然也就更加浪漫、奔放。
词
如上所述,其实“词”也是大概念“诗”的一种。词首先出现在唐初的敦煌文卷中,当时称为“曲子词”,因为体式自由,相对于较高端的整饬诗句,词最开始是被当作“诗余”的。就是正经写诗剩下来的玩意。
随着音乐的丰富,整饬稳健的诗无法再配合长而复杂的音乐演唱,词就正式取代了乐府诗的功能,成为文人宴乐的必需品。虽然在格调上无法与讽喻、言志的诗相比,但是在受欢迎程度上要强于孤清的诗。
词牌的快速发展始于晚唐、流行于五代、昌盛于两宋。我们知道,平仄格律于武则天时期就已经成型。而平仄对于文字作品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在平仄格律产生之后,即便是不遵守格律的古体诗,也只是在句法、字数上依旧自由,在每一个句子的平仄中会无意地去符合平仄规则(相替、相对等),因为平仄本身就是音律上的进步。这种遵守平仄的古体诗,我们称之为“律古”。而律古如果有对应可以演唱的音乐格式,极有可能就成为词牌——只要有人使用相同的格式,用平仄相同的其它文字重新写一首律古,并引起别人效仿——这种律古的格式就会成为词牌。
这是在词牌发展中的现象,到周邦彦汇集所有词牌名进行确定之后,词牌就正式定型了。而词牌的诞生在中晚唐,所以词的出现到全盛,一直是和平仄规则共同完善、共同生长。
词牌就是完全格律体。它不是象近体诗一样只有那么几种格式,而是一种词牌一个固定格式,这些都是已经规定好了的。我们要写词,就必须按这个格式创作,就好像填空一样——所以才叫做“填词”,和“写诗”不一样。
填词必须遵守格律。
说了这么多,其实真正的答案就是加粗的这两句话,只不过我们知其所以然,要比知其然有意思一些。
写近体诗,必须遵守平仄格律。写古体诗,无须遵守。
填词必须遵守词牌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