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宋不然,以区区一殿前都点检,自始未尝有赫赫之功也,亦非敢蓄异志觊非常也。陈桥之变,醉卧未起,黄袍已加,夺国于孤儿寡妇手中,日未旰而事已毕。故其初誓诸将也,曰:汝等贪富贵,立我为天子,我有号令,汝等能禀乎?”
这一段话取自于梁启超先生的《王安石传》,意思是说:赵匡胤在这件事情中完全就是一个被动者,他在自己由都点检变为皇帝这一过程中没有丝毫的主动权,从头到尾都是被下属所胁迫。
宋太祖赵匡胤也算是一代开国之君,文治武功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对陈桥兵变这么的事件真的就一无所知,轻易被胁迫而从么?
看看史料是怎样记载的。在司马光所写的《涑水记闻》中关于“陈桥兵变”的记载是这样写的:
建隆元年正月辛丑朔,镇、定奏契丹与北汉合势入寇,太祖时为归德军节度使、殿前都点检,受周恭帝诏,将宿卫诸军御之。癸卯,发师,宿陈桥,将士阴相与谋曰:“主上幼弱,未能亲政。今我辈出死力为国家破贼,谁则知之?不若先立点检为天子,然后北征,未晚也。”甲辰将旦,将士皆擐甲执兵仗,集于驿门,欢噪突入驿中。太祖尚未起,太宗时为内殿祗候供奉官都知,入白太祖,太祖惊起,出视之。
诸将露刃罗立于庭,曰:“诸军无主,愿奉太尉为天子。”太祖未及答,或以黄袍加太祖之身,众皆拜于庭下,大呼称万岁,声闻数里。太祖固拒之,众不听,扶太祖上马,拥逼南行。太祖度不能免,乃揽辔驻马谓将士曰:“汝辈自贪富贵,强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也。”众皆下马听命,太祖曰:“主上及太后,我平日北面事之,公卿大臣,皆我比肩之人也,汝曹今毋得辄加不逞。近世帝王初举兵入京城,皆纵兵大掠,谓之‘夯市’。汝曹今毋得夯市及犯府库,事定之日当厚赉汝;不然,当诛汝。如此可乎?”众皆曰:“诺。”乃整饬队伍而行,入自仁和门,市里皆安堵,无所惊扰,不终日而帝成焉。
而在《宋史》中关于陈桥兵变这一事件的记载是:
“七年春,北汉结契丹入寇,命出师御之。次陈桥驿,军中知星者苗训引门吏楚昭辅视日下复有一日,黑光摩荡者久之。夜五鼓,军士集驿门,宣言策点检为天子,或止之,众不听。迟明,逼寝所,太宗入白,太祖起。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即掖太祖乘马。
太祖揽辔谓诸将曰:“我有号令,尔能从乎?”皆下马曰:“唯命。”太祖曰:“太后、主上,吾皆北面事之,汝軰不得惊犯;大臣皆我比肩,不得侵凌;朝廷府库、士庶之家,不得侵掠。用令有重赏,违即孥戮汝。”诸将皆载拜,肃队以入。
无论是从《涑水记闻》或《宋史》中,我们都可以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两处的记载都没有出现赵普。作为宋太祖的首席谋士,这种事情无论如何是不能忽略掉赵普的。有人或许会说这是一次突然爆发的事件,事前并没有经过谋划,所以把赵普就忽略掉了。也有人或许会提出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的记载来证明在陈桥兵变中有赵普的参与:
都押衙上党李处耘,具以其事白太祖弟匡义。匡义时为内殿祗候供奉官都知,即与处耘同过归德节度掌书记蓟人赵普,语未竟,诸将突入,称说纷纭,普及匡义各以事理逆顺晓譬之,曰:“太尉忠赤,必不汝赦。”诸将相顾,亦有稍稍引去者。已而复集,露刃大言曰:“军中偶语则族。今已定议,太尉若不从,则我辈亦安肯退而受祸。”普察其势不可遏,与匡义同声叱之曰:“策立,大事也,固宜审图,尔等何得便肆狂悖!”乃各就坐听命。普复谓曰:“外寇压境,将莫谁何,盍先攘却,归始议此。”诸将不可,曰:“方今政出多门,若竢寇退师还,则事变未可知也。但当亟入京城,策立太尉,徐引而北,破贼不难。太尉苟不受策,六军决亦难使向前矣。”
普顾匡义曰:“事既无可奈何,政须早为约束。”因语诸将曰:“兴王易姓,虽云天命,实系人心。前军昨已过河,节度使各据方面,京城若乱,不惟外寇愈深,四方必转生变。若能严敕军士,勿令剽劫,都城人心不摇,则四方自然宁谧,诸将亦可长保富贵矣。”皆许诺,乃共部分。夜,遣衙队军使郭延赟驰告殿前都指挥使浚仪石守信、殿前都虞侯洛阳王审琦。守信、审琦,皆素归心太祖者也。将士环列待旦。太祖醉卧,初不省。甲辰黎明,四面叫呼而起,声震原野。
普与匡义入白太祖,诸将已擐甲执兵,直扣寝门曰:“诸将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太祖惊起披衣,未及酬应,则相与扶出听事,或以黄袍加太祖身,且罗拜庭下称万岁。太祖固拒之,众不可,遂相与扶太祖上马,拥逼南行。匡义立于马前,请以剽劫为戒。太祖度不得免,乃揽辔誓诸将曰:“汝等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众皆下马,曰:“惟命是听。”太祖曰:“少帝及太后,我皆北面事之,公卿大臣,皆我比肩之人也,汝等毋得辄加凌暴。近世帝王,初入京城,皆纵兵大掠,擅劫府库,汝等毋得复然,事定,当厚赏汝。不然,当族诛汝。”众皆拜。
这些记载很明显是基于《涑水记闻》之上的,是把《涑水记闻》中关于“陈桥兵变”的记载加以细化和一些细节上的改变。
《涑水记闻》、《续资治通鉴长编》及《宋史》等史料里,对陈桥兵变这件事记载的最为细致的当属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在这里面他加入了赵普与赵光义与众将谋划的部分,赵光义的作用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通知的作用,而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里出现了几处矛盾的地方。
首先、在陈桥兵变发生之前,众将就在同赵光义与赵普讨论立赵匡胤为天子这件事,他不仅筹谋划策要把赵匡胤的坚定支持者石守信与王审琦从前线调度回来作为推动陈桥兵变的军事力量,而且还建议赵匡胤要进京之后的军队纪律问题,赵匡胤对此也是听取了他的建议。然而我们从《涑水记闻》的记录中可以看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赵匡胤发兵的当晚就驻扎在了陈桥,根本没有时间去先头部队。而《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我们可以看到赵光义安排了人去调遣先头部队,这个是矛盾之一。
第二、诸将都有谁。虽然说宋太祖有其所依靠的义社十兄弟,但他最为信任的人只有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慕容延钊、韩令坤(后二人不在十兄弟之列)。可诸将中除了韩重赟之外其余的四个人根本没有出现。这五个人是最大受益者,也是最坚定的支持者,如此重要的事情有四个人竟然都没有参与讨论,这是矛盾之二。
第三、这写资料中无论哪一份资料都提及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契丹犯边,出兵的目的是要与契丹作战。可问题来了,在陈桥兵变之后我们没有看到有什么记录来记述如何解决的契丹问题,好像就是契丹人自己退兵了一样,这是矛盾之三。
接着我们再来看看宋太祖在这件事中的表现。
《续资治通鉴长编》中的记录是太祖“惊”,这里表现的是一个手足无措的赵匡胤。整个局面完全由赵光义所把控着,是赵光义通知的赵匡胤,也是赵光义建议赵匡胤要控制好部队记录,而这与赵匡胤的一贯形象是相违背的。但是在《涑水记闻》和《宋史》中我们可以看出来,赵匡胤虽然说是被众人拥戴,看上去有些突然,但他的态度很坚决:“汝曹今毋得夯市及犯府库,事定之日当厚赉汝;不然,当诛汝。如此可乎?”众皆曰:“诺。”我们可以从这里看出来赵匡胤的强硬,能够从语言中感受到他并非是受到胁迫而不得已为之的。
从这三个地方的对比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一个观点:《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所记载的陈桥兵变发挥主导作用的人是赵光义。
那么有关于这个记载是否真实是有疑问。因为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所记载来看,赵光义在陈桥兵变的作用未免过于重要了。
癸未,以吏部侍郎兼秘书监李至,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张洎,右谏议大夫史馆修撰张佖、范杲同修国史。先是,上语宰相曰:“太祖朝事,耳目相接,今实录中颇有漏略,可集史官重撰。”苏易简对曰:“近代委学士扈蒙修史,蒙性选怯,逼于权势,多所回避,甚非直笔。”上曰:“史臣之职,固在善恶必书,无所隐尔。昔唐玄宗欲焚武后史,左右以为不可,使后代闻之,足为鉴戒。”因言:“太祖受命之际,固非谋虑所及。昔曹操、司马仲达皆数十年窥伺神器,先邀九锡,至于易世,方有传禅之事。太祖尽力周室,中外所知,及登大宝,非有意也。当时本末,史官所记殊阙然,宜令至等别加缀辑。”故有是命。
从这里来看,赵匡胤在陈桥兵变的时候毫无作为。这里未免有篡改历史之嫌疑,因为据王禹偁的《建隆遗事》中所记载,宋太宗在陈桥兵变的时候其实并不在军营,而是在家中同自己的母亲也就是后来的杜太后过新年。王禹偁是宋太宗时期的重臣,在这种事情上如果宋太宗确实有大功他是不可能忽略的。
然而,我们反观之陈桥兵变之前,我们或许能够发现一些端倪,据《涑水记闻》中的记载:
周世宗时及第,为拾遗。是时,太祖已为时望所归,徽之上书言之。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信息,赵匡胤在周世宗时候就已经有了极高的威望。虽有极高的威望,但是不是有反叛之心就不得而知了。
但在《龙川别志》中有这样一段话:
“周显德中,以太祖任殿前点检,功业日隆而谦下愈甚,老将大校多归心者,虽宰相王溥亦阴效诚款。”
我们细读其中的一句“功业日隆而谦下愈甚”这句话实在是话中有话。在历史上的凡是有这种表现的人,都是立志成大事的人。
例如,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晏婴预言:“齐政卒归田氏。田氏虽无大德,以公权私,有德于民,民爱之。”后来果然发生了田齐代姜一事。
白居易的一句“王莽谦恭未篡时”其含义深刻啊。
假如是这样的话,那么在显德中期赵匡胤或许为自己立下了鸿鹄之志。
根据这两处的记载,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柴荣在世时,赵匡胤已经不满足于做一个殿前都点检了。未来的赵匡胤即便不做皇帝,也有可能像霍光一样。后来事情的发展果然应验“点检做天子”这一传言,而赵匡胤的鸿鹄大志也实现了,他成为了一代天子。
《旧五代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
“以今上为殿前都点检,加检校太傅,依前忠武军节度使。帝之北征也,凡供军之物,皆令自京递送行在。一日,忽于地中得一木,长二三尺,如人之揭物者,其上卦全题云:“点检做天子”,观者莫测何物也。至是,今上始受点检之命,明年春,果自此职以副人望,则“点检做天子”之言乃神符也。”
这里面出现“点检做天子”的时候,当时的都点检是张永德,在柴荣看到这一木牌后对张永德起了疑心,提拔赵匡胤做了都点检。而这个“点检做天子”就是在说赵匡胤做皇帝是一种天命,他的意思就类似于“山无崖,海无边,早晚天下归他管”这种谶语,他们是一个作用的,就是为自己做皇帝来找一个合理性。有人或许会怀疑张永德即便因此而被免去都点检那替代的人又怎么能是赵匡胤呢?所以这个谶语造的没有意义。其实不然,当时能够取代张永德而做都点检的人只有赵匡胤,其他人从能力和威望上,以及与柴荣的关系上都不足以作为替代张永德之人。
据《旧五代史》的记载,柴荣是四月生病,五月的时候“点检做天子”这个谶语开始出现,之后他就免了张永德,提拔了赵匡胤,而他的去世则是在六月。
从以上这些资料中我们可以做出一个假设:在陈桥兵变之前,赵匡胤就已经有自己的想法。而“点检做天子”就是赵匡胤自己策划的一个阴谋,从柴荣生病开始策划,直到柴荣病故,不满7岁的柴宗训继位,赵匡胤终于等到了篡位的机会。于是假借契丹入侵而集合部队,演出“黄袍加身”一幕,自己却站在一个道德的高度上,完成了一场不流血的政变。如果历史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赵匡胤在这件事上并非是“一无所知”,而是“一手导演”。
由于历史的特殊性,人们对许多历史事件的真相都永远无法知道,它成为了永远的迷。可是我们可以根据历史留存的资料,加上个人的智慧,就像猜灯谜一样,对陈桥兵变一事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与猜测。